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政治文明的建构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互构统一的过程.笔者借助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政治也分为两个层次,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国内和国际两层内涵,而且国际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国际政治文明建设主要面临经济全球化、WTO与和平崛起这三大挑战,这就涉及到中国'主动融入'、'民主建设'、'按规则办事'和'发挥积极作用'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
结合大学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从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着眼,论述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认识。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区别于其它类普通高校的特点之一。而加强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则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北宋后期的文坛,苏辙是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辞赋观和苏轼相近,相当重视辞赋在造就、展示文人胸襟方面的价值.苏辙赋与苏轼赋一样,追求情、理与物象的相融,以展示脱俗的
党中央历届领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后提出了"任人唯贤"、"人才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人才思想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人才的内涵标
中国加入WTO的历史进程与改革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政治社会化必须与社会时代背景相一致,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政治社会化运行模式的转变主
按照国家关于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和销区应按保障6个月市场供应量建立粮食储备的总体要求,厦门市现有的有效仓容已趋饱和。根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5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