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在徐州市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体育博览·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在分析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研究讨论“快乐体育”在徐州市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以待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扩大体育教学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型人才。
  关键词:快乐体育 徐州市 学校体育 素质
  一、前言
  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在如今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一句口号。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浓厚的爱好,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将育体和育心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在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能在其中塑造良好个性,发展特长,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著作,并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章,分析、归纳概况出本文的见识理论基础。
  (二)专家访谈法
   对徐州市部分高校教育学教师、体育教师等带头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快乐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查阅各个事例,分析比较得出一定的现象。
  三、快乐体育的定义、内涵分析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唤起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的参加体育教学,并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
  (二)快乐体育的内涵分析
  1、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快乐体育在传统体育教学体育学习的基础之上,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结合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进行排球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中国女排荣获“五连冠”为国争光的成功事例,竭力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去引导学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快乐体育强调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放于第一的位置,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比如:教师在进行武术三路长拳套路的动作教学时,在讲解示范后,将学生分组,使学生进行自主地模仿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观察对方的功架姿势、手型、步型等是否正确,将观察的结果及时用语言反馈给对方,使练习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
  3、思想品德和运动技能的相辅相成
  体育教学在育体的同时也育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时代对人的道德情感和适应社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合理的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是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个性的同时,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所谓的思想品德是要和运动技能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得到以下数据: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今的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教师对教学大纲的领会不够透彻,仅仅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内容老套;考核形式单一。第二,领导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达不到要求,场地器材不够完备。第三,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未将学生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只为追求运动比赛竞技成绩,注重培养几个运动尖子,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运动的欲望,使学生从乐中学,从趣中练,将兴趣变成志趣,从而拓展其个性、体质、水平的发展;同时使得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由运动带来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和身体素质,达到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体育”,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快乐体育”通过趣味性、愉快性和体育游戏等方式的结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轻松自如,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在使其对体育感兴趣的基础之上达到教学效果。
  (二)建议
  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表现,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完美地展现自身各项素质。
  2、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体育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体育概念、原理和方法,还要会做会练,甚至会说会教。不仅丰富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口才。因此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配合、创造性的学习,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体育的真谛,同时感受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魏艳华. 如何将快乐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中[J]成才之路,2007
  [2] 路利卫.快乐体育教育教学[J]考试周刊,2007
  [3] 谢春霞.浅论学校快乐体育[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