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本源内涵初探(二)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讲课的外表外义与内涵”中,初步提出了讲课三要素的概念。
  此乃基于,遵循前人的解释、教导,经过认真思考,感悟到教师的讲课问题,只有在维护讲课的语言文字图形功能的基础上,在传授学科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功能要求下,将教师讲课继承传统、回归本源,才会得以提升讲课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结合作者自己几十年在讲课及听课等实践所得的教学经验或心得体会,并在明确讲课的定义,理清讲课的涵义之前提下,便能自然顺理地探寻出教师“讲课”有三个基本硬件要素-― 教材、教案、板书。
  本文将对教师“讲课”三要素作如下一些具体阐述,并着重罗列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里普遍出现的、且急须也可能厘清与纠正的一些现象。试图为我国教育教学优秀传统的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提供一些有的放矢的参考,继续“抛砖引玉”吧!
  一、教材
  什么是教材?《辞海》的解释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用和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并指出其分类“有文字教材,如教科书、教义、讲授提纲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音带、录像等多种形式。”换用现今的行语来说,主要就是指书(课本)和PPT(课件)。近些年来,其书均是由出版社出版的,而其PPT 有出版社配套出的与教师自制的两种。
  对此,可以理解并联想到当今高校中的一些实际:
  (l)讲课一定要有教材,它是其基本要素之首。其中的文字教材是教材之主:现今也一定要辅有视听教材。有主有辅,讲课生动,还与时俱进有现代氛围。可现今不少院校放任学生可有可无所选编的教材。
  (2)选用的文字教材其内容知识一定要科学、正确。否则,讲课的语言文字图形功能就失去了根基,或学利知识的功能中掺了假、冒、伪、劣,必定会误人子弟。当今,存在不少七拼八抄、买卖书号、错误百出的教材,包括一些美其名曰的所谓“特色教材”及目的不纯的人情教材。
  (3)课堂上师生定要同时有文字教材。教师不带或带而不用文字教材的讲课不算真正的讲课,应该称之为一种讲座、讲演或报告;带而照本宣科者当然也不算真正的讲课。学生不订或不带文字教材的听课难算真正的听讲课,只可算为是一种听讲座、听讲演或听报告。
  (4)文字教材可以相对稳定,即一种版本的教材可连续多年选用。但尽量要新,尽量不选十几二十年前版本的书而时髦的PPT 课件等辅助教材则有必要时常(至少每年一次)补充更新。
  (5) PPT 为教材之一,具有影视动画功能,辅助某些内容生动形像。但那种整堂课甚至整课题一学期全放讲PPT ,照念课件,不能算做真正讲课,也只能算作是一种讲座、报告或论坛或放节目录象。
  二、教案
  对于教学进度计划,所有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均制订了一些表格,包括有学年或学期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进度计划表格,教师能精心填写、严格执行即可。但对于教案,主要指课时教案,由于课程的千差万别,即使有统一表格或型式,也难适用各个教师,何况现有不少学校反倒没有也不重视。可教案尤其课时教案却实为必不可少!
  何为教案?《辞海》解释为:“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上课的重要依据,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可分为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两种,有时仅指课时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标、课的类型、课的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题、师生活动设计)及教具等”。现今,因各级各类学校均很重视课题(程)教学计划,且被要求上交检查、管理,而往往忽视课时计划。这种忽视与轻视课时计划即教案的行为,乃是轻重倒置或“捡了芝蔗而丢了西瓜”。
  由此,并联系某些现实,在高校和教师中存在以下一些做法:
  (l)没有教案。无教案与不要求有教案现象当今较为普遍。但是,依据上述对教案的解释,应该是规定教师对每门课、每堂课必须在课前编写出教案来,尤其是课时教案,即课时计划具体教学方案。50分钟这节课,一定要备好课、写好教案。教案形式可多样,例如,写成一张纸或卡片,正反两面,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自用,等等。
  (2)教案被讲稿所替代。近些年在評估与检查中,有一项“讲稿”的要求,还可替代教案。这种现象是一种概念混淆的反映。教案不能被“讲稿”所替代,也不能两者,“二合为一”。倘若将此种“讲稿”理解为教师编写的讲义,则它应属于文字教材了。讲课已必有课本,故不应该要求一定要有讲稿。此与讲座、讲演、报告及主持节目不同。
  (3)教案多年不变。有的虽然有教案,但它是几年前编写的,又未见有修改或补充。按上文述及,教案应随着学生班级、专业、人数、课时及环境条件等不同,而有动态修改或变化更新。一般应按学期或学年编写或修改补充,不应连年照用、多年不变。
  (4)教案被提前公开与检查。教学进度计划与教案统统被上交检查。此种做法,对于其中的课程进度计划而言属是合理可行的,但对于教案则不合情理。因为教案为教师各自设计的讲课具体方案,是教师的知识产权,属私人财产,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应该提前公开或被检查。优秀教案需要宜扬、推广,也应在教师乐意公开的前提下。
  三、板书
  什么是板书呢?《现代汉语小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均是:“① 教师讲课时在黑板上写字;② 指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这里的“字”应该是泛指的,包括各种文字、图、表及公式等。当今,板书出色者日趋诚少,普遍不很重视,导向与检查几乎没有。更为滑稽的是;日趋增多的各种讲课比赛(包括微课、PPT 课件比赛等)中均没有板书的要求,甚至压根儿没板书的讲课还能得到比赛奖励或听课者的评优表扬。由此看来,人们应该适时返归对板书的正确认识:板书本身就具有讲课的一种语言文字图形功能,这不仅要尽力传承,更要努力发扬。
  基于此,显易明白板书之优与久并联想到目前的一些认识和作法:
  (l)讲课教室必须配备好有黑板和粉笔,此是教师能一定有板书的前提条件或专用场所。而教室、黑板和粉笔是构筑课堂教学、完成讲课的专门场所,也是与讲座、报告、讲演等其它教育场所不同的地方。此乃前人的智慧,今人须传承。
  (2)讲课过程中教师的嘴巴讲和手写字画图,要相隔换行和互为衬映。一堂课里光讲不写(画)那不叫讲课,叫讲演:而光写不讲(或少讲),满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那也不叫讲课,叫抄课、记课。
  (3)在课堂上将提前写好而拿出来(即便是老师自己的字体、笔迹)贴粘在黑板上面的东西,如文字、图表等,不能作为板书。虽然它能起到补充、辅助教材内容的作用。
  (4)那种认为有了PPT便可以不板书,让学生全看PPT屏幕,黑板空着或被遮掩,当然不能代替板书的功能,不能称之为讲课。其实,板书还起到增加师生互动的作用。
  (5)应该认为,教师用嘴巴讲和手写本身就是教师给学生传承语言文字图形功能的重要手段,故板书不能太随意,而要认真讲究。所写(画)的字(图)须工整、规范,其位置恰当醒目。
  (6)板书为构成讲课的三个要素之一,而讲座、报告、讲演及主持节目等的要素中基本上均无此项构成。
  最后,需要指出,阐明讲课三要素及当今被异化的现象,正是为了维护讲课的本源特征,并非是要讲课一成不变地牢守本质及固守传统,而应该与时俱进地有一些形式上的发展及变化。
  例如,对于文字教材,有的学校或专业师生选用几种不同版本,当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视听教材或PPT课件,有的老师让学生复制,更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而对于板书,有的场合采用白板代替黑板,水笔代换粉笔,既改善了粉笔灰的污染,又增添了某种时代气息。再如,还可象在上文中最后提及的那样,教师在每节课里、每门课里,各所大学在百千门课程中的数门慕课的创新,包括那些高水平讲课艺术都是积极的,只要足巩固根基而茂盛枝叶的新颖做法都是肯定的、科学的。
  作者简介:
  卢险峰,南昌大学教授、博导,华东交大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公派幽学日本案京大学高访学者,教授本科生35 届(1981 一2015)。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同时,也要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我多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教学。  一、形象记忆识字法  在教学象形字时,画出与之相对应的简笔画,把较为抽象的汉字形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结合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学校不重视,教师不落实,家长不过问,学生无兴趣”的现状,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经验。  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学校要在有限的资金中拿一部分出来购买学生喜欢的图书,鼓励家长买给学生买书,鼓励孩子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要保证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前提。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教育,就必须整合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出更多的与英语教学紧密相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课程资源。  一、开发课内资源 创造精彩课堂  延伸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该在合理充分利用教材
期刊
一、什么是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个外来词,在英语中写作“Reportage”,在俄语里写作“OyePk”(缩写),在日语里写作“调∧ ’夕文学”(意思是经过调查研究的文学)。在中国,这个名词普遍认为是随同马克思列宁的作品从日本传来。①首见于1930年2月10日《拓荒者》第1卷第2期日本作家川口浩《德国的新兴文学》(冯先益译)一文,次见于同年3月1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日本作家中野重治《德国
期刊
开卷有益,强调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总结出读书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然而,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作为社会中核心元素的人,意识形态里滋生出不少消极的东西。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各个阶层、不同行业的人群中泛滥,教育系统也不再成为一方净土。读书离人们渐行渐远,成为一个让人纠结的现实。  笔者案头摆放的《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为自己而工作
期刊
睦剧是淳安县的特色文化之一,对睦剧进行保护是作为一位文化馆音乐干部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文化馆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音乐干部定期组织文化活动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位淳安县本土的文化音乐馆干部,深深的意识到自身工作对文化传承起到的关键作用。凭借本人多年在音乐文化馆的工作经验,结合近年来睦剧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几点睦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加强
期刊
“人活着不单是为了食物”,还要照看我们的精神、灵魂。这样人才活得有尊严,有意义。  大白天的,不去忙“正事”,却跑到郊区的长城拍照片,这照片不是工作需要,也不是为了卖钱,就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那一点点灵性的“冲动”,这个人就是王军。王军为了拍到清晨的长城景象,常常半夜就出发了。  通常会认为,拍那些照片有何用,又没有多少人欣赏,就是自娱自乐罢了。其实,这拍摄的过程,便是灵魂的洗礼,就是对自身灵性生命的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高中生午休期间的各项行为及午休管理策略。本文首先从高中生午休期间的各项行为调查状况出发,对高中生午休行为进行分析;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午休管理内容,提出相应午休管理意见和建议。文章对高中午休管理效益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午休;行为;管理  午休作为我们高中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我们下午学习效益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优质的午休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使我
期刊
摘 要:如何选择培养,如何优化结构,管理使用等问题,都需要体育理论界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讲究训练的“经济效益”,即想方设法地增大“产出投入比”,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比较中外运动员运动寿命之间差距并分析造成此类差距的原因,从而得出延长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相应措施,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最大的拓展和延伸,是当今竞技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问题已成事实,而作为公共服务主要内容的教育、医疗、社保也因为这一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地区之间差距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甚至可影响社会公平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及各地区的贫富差距,因此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国家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解决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高农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