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研究展望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s08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未来期望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发生的预期程度,影响计划和目标的设定,从而指导行为和发展。青春期是风险轨迹确立的重要发展时期,青少年可能低估一些问题行为相关的负面结果,这时就需要让青少年明确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以及提高对未来期望的水平。青少年未来期望涉及的因素较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研究较少。为此,拓宽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相关研究具有必要性和急切性。
  关键词:青少年未来期望;经济期望;学业期望;家庭期望;幸福期望
  Abstract:Teenagers' future expectation refers to the degree of people's expectation of a certain event, which affects the setting of plans and goals, so as to guide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peri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isk trajectory. Adolescents may underestimate some negative results related to problem behaviors. At this time, it is necessary for adolescents to make clear 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and improve their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volved in adolescents' future expect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mental health.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adolescents' future expectation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broaden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eenagers' future expectations.
  Keyword:Young people's future expectations; Economic expectation; Academic expectation; Family expectations; Happiness expectation;
  目前国内关于“未来期望”的研究文献较少,在中国知网搜素主题为“未来期望”的核心期刊,共21篇,其中有关心理健康的2篇。知网中以“未来期望”为主题的学位论文中,没有明确关于青少年未来期望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父母期望与学生未来规划的研究。
  一、未来期望的内涵解读
  未来期望(Future Expectations)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发生的预期程度,影响计划和目标的设定,从而指导行为和发展[1,2]。虽然从童年便开始具有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能力,但它的形式、内容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其中,自我引导能力在青少年时期会变得更加重要[3]。而且,为成年生活做准备,本身就是一项青少年的进化任务。青少年时期是建设一个重要的、有意义的、有区别的项目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这也是此阶段要完成的发展任务之一。大约从12岁开始,一个人开始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认识。[4]对自己未来的决策越来越担心,并开始做出决定。未来的期望是设定目标、探索、规划和决策的基础,它们对青少年时期的成功至关重要,被认为是通往成年期的积极途径。[5]
  青春期是儿童与成年之间的过渡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生命阶段的特征是实质性的生物学变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6]。在此期间,青少年形成了未来取向,这是指他们对未来的考虑程度和对当前行为对未来后果的预期程度[7]。青春期是年轻人开始认真准备成人角色和责任的时候。[8]这种准备的一部分包括围绕一些事情做出越来越多的独立决定,比如在学校选择选修课,参加课外活动,选择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探索可行的就业选择。青少年的未来取向,被定义为对未来的主观看法,开始在这些决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决定反过来又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二、未来期望对青少年的影响
  先前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未来生活事件和过渡的期望是相应的。青少年的生活决定是基于对未来的期望,反过来又对未来生活的多个领域,包括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实现产生深远影响[9]。青少年对未来的期望与父母的期望,以及自尊、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指标相关。[10]而且,对未来抱有积极期望的青少年往往比其他个体具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业方面的期望就是如此,未来期望能有效预测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当青少年有较高的学业期望时,他們会自发地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像大家常说的,考一个好的大学是我们许多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期望。此外,通过提高青少年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减少儿童时期发生的不良事件对未来的负面影响。未来期望在塑造共同健康行为方面具有影响作用,如体育活动、饮食、吸烟等相关的健康行为为以后生活中的慢性疾病风险奠定了基础。[11]低水平的未来期望可能导致这一发展时期的高风险行为,如不安全的性行为、暴力、犯罪和自杀未遂等[12],青春期是风险轨迹确立的重要发展时期,青少年可能低估一些问题行为相关的负面结果,这时就需要让青少年明确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以及提高对未来期望的水平。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在身体、文化和信仰方面各有不同,但他们成长的环境中有四个共同的未来生活领域:教育、工作、家庭和自我关注[13]。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对其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包括青少年对未来在受教育情况、工作情况、社会和学校中的适应情况以及自我能力感知等方面的预想。[14]因此,青少年对未来的取向受到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性别、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经历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机会的可用性以及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国外已经验证青少年未来期望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15]。目前,由国内学者曾练平等人翻译的国内青少年期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国内青少年群体[16]。根据该量表的结构,总共可以将其分为经济期望、学业期望、家庭期望和个人幸福期望四个维度。   三、未來期望的研究展望
  根据青少年未来期望量表的结构,国内对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经济期望方面
  国内外有许多研究都已经证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青少年教育期望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性指标。青少年对未来经济期望的水平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方向,青少年对未来经济期望水平提高,他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的明确程度也会随之调整。虽然青少年对未来的经济期望水平不是越高越好,但经济期望水平过低也不利于激发青少年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投入。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可以多结合青少年未来经济期望因素进行一些探讨,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对青少年未来经济期望进行适当水平的激发和培养,树立青少年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二)学业期望方面
  学业在青少年阶段占比是比较重的,尤其是现在社会压力增大,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学业成为了众多学生和家庭的中心因素。青少年的学业一般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完成的,而学校里有关学生学业方面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还是人格魅力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个体,学生能积极看待自己的能力。学生将这种积极主动与外部教育者的激励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就能取得好的成效。青少年在学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学业的未来期望或许就会发生改变,以致影响到未来的人生目标。
  (三)家庭期望方面
  家庭期望与青少年未来期望是相互影响的,原生家庭对青少年未来期望的适恰性密切关系着青少年对未来家庭的期待。国外许多研究也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教育期望以及认知能力、社会行为、学业成绩等发展结果的影响机制时,发现父母观念、物质投入、养育活动等一系列父母参与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17]当亲子间教育期望在高水平匹配时,孩子的学习投入更高。[18]对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研究可以结合家庭期望方面的因素进行探讨,比如家庭的情感支持、学业支持和经济支持等方面会对青少年未来期望产生什么影响或与其有什么关系。通过探讨家庭期望和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相关影响机制,从而为家庭培养和提升青少年未来期望水平提供方向和思路。
  (四)个人幸福期望方面
  不管是青少年对未来的经济期望、学业期望还是家庭期望等,这些都与青少年未来的个人幸福期望息息相关。个人的幸福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随指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家庭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青少年的个人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已经成为了新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有提到提升学生幸福感,使其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提升青少年的个人幸福感和对未来的幸福期望对目前和未来的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目标。在已有的研究中,学校幸福感相关的主要有四个因素,即学校状况、社会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健康状况和自我实现[19]。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已经探讨的各种关系中,寻求提升青少年对未来个人幸福期望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四、小结
  青少年未来期望对青少年走向成人生活、走向未来,设定人生目标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关于青少年未来期望的相关研究较少,这方面的研究空白需要得到关注。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未来期望水平的培养都具有重要责任、承担众多任务。青少年未来期望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国内青少年未来期望进行研究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Rachel Seginer(2009).Future Orientation.Springer, Boston, MA.
  [2]Albert Bandura.(2006).Toward a Psychology of Human Agenc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 doi:10.1111/j.1745-6916.2006.00011. x.
  [3]Kurt Lewin.(1939).Field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Methods. (6),. doi:10.1086/218177.
  [4]Oppenheimer, L. (1987). Cognition and social variables in the plan of action. In S. H. Freidman, E. Kofsky-Scholnick y R. R. Cocking (Eds.) Blueprints for thinking: the role of planning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Sánchez-Sandoval Y, Verdugo L. Desarrollo y validación de la Escala de Expectativas de Futuro en la Adolescencia (EEFA). Anales de Psicología/Annals of Psychology, 2016,32(2): 545-554.
  [6]Brittian, A.S., Humphries, M.L., 2015. Prosocial behavior during adolescence. In: Wright, J.D.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Elsevier, pp. 221–227.   [7]Daniel Offer.(1969).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5),. doi:10.1001/archpsyc.1969.01740230123023.
  [8]Erin Hiley Sharp,Jayson Seaman,Corinna Jenkins Tucker,Karen T. Van Gundy,Cesar J. Rebellon.(2019).Adolescents’ Future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a Shifting Rural Economy.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9-01152-6.
  [9]Jamieson, P.E., Romer, D., 2008. Unrealistic fatalism in U.S. youth ages 14 to 22: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J. Adolesc. Health 42, 154–160.
  [10]Yolanda Sánchez-Sandoval,,Laura Verdugo & Francisco Javier del Río.(2019).Adolescent Future Expectations Scale for Parents (AFES-p):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6),. doi:10.1007/s10826-019-01375-y.
  [11]McDade, Thomas W..(2011). Adolescents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predict health behaviors in early adulthood.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1 Vol.73 No.3 P391-398.0277-9536.
  [12]Borowsky, I. W., Ireland, M., & Resnick, M. D. (2009). Health status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for youth who anticipate a high likelihood of early death. Pediatrics,124(1), e81ee88.
  [13]Bryan D. Edwards.(2010).Book Review: Timothy A. Brown. (2006).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applie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1),. doi:10.1177/1094428108323758.
  [14]Richard F. Catalano.(2004).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Findings on Evaluations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 doi:10.1177/0002716203260102.
  [15]Sánchez-Sandoval Y, Verdugo L. Desarrollo y validación de la Escala de Expectativas de Futuro en la Adolescencia (EEFA). Anales de Psicología/Annals of Psychology, 2016,32(2): 545-554.
  [16]曾练平,姚良莎,曾垂凯,陈思洁.未来期望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03):549-553.
  [17]Davis-Kean Pamela 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 education and family income on child achievement: the indirect role of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the hom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5, 19(2):294 -304.
  [18]吴贤华,刘永存,孙利.中小学生教育期望匹配、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基础教育,2021,18(02):42-52.
  [19]Anne Konu and Matti Rimpela,“Well-being in Schools:A Conceptual Model,”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7,no.1(2002):79-87.
  作者簡介
  袁碧钰(1997—),女,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县人,学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冒名顶替出卖不动产不是无权处分他人之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是为了保护无权处分中,善意相对人交易安全的制度,其只能补正处分权的瑕疵,无法对主体资格权限予以弥补。冒名顶替应适用的规则乃无权代理制度。冒名顶替中,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应由表见代理制度提供保护。  关键词:冒名顶替;不动产;物权变动;无权代理  一、案件事实  2001年10月左右,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开盘,金女士支付150万
期刊
摘要: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将于2021年8月举办世界大运会,届时成都地铁将担当重要的外籍旅客运输职能,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现有成都地铁站名英译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指出现存的站名英译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成都地铁站名英译工作。  关键词:成都地铁;地铁站名;英译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兼具历史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对外贸易;教育、医疗等,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吸气式火灾感烟探测器逐步替代红外对射火灾感烟探测器,运用在半封闭和封闭的库房中,新的探测方式(吸气式火灾感烟探测器)与传统探测器有差异,本文重点在环境应用的优势、劣势及相关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时提出安装验收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吸气式;感烟探测器;火灾  一、吸气式感烟探测器简介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空气管路采样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主要用于需要高灵敏度
期刊
摘要:作为西班牙著名女性作家卡门·拉福雷特的成名作,1945年出版的《一无所获》迎合了时代的潮流,以巴塞罗那为原型描绘了战后西班牙民生凋敝、颓败消沉的景象。本文试图从恐怖主义这一独特的文学视角出发,解读作品中所包含的相关元素,证明《一无所获》不仅是一部备受推崇的女性主义作品,更是符合40年代西班牙恐怖主义文学趋势的一部佳作。  关键词:恐怖主义文学;战争;社会现实  一、政治之殇:西班牙恐怖主义文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人热衷于旅游,特别是各种风景名胜景区,随着游客的增多,逃票进入景区的现象也日益增多,部分景区甚至出现逃票人数大于购票游客。如何在不影响游客体验的情况下,找到未购票人员,就亟待解决。本文提供的系统,可以通过人脸抓拍、识别等手段,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字:逃票现象;人脸识别;智能比对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观念的改变,以及我国旅游业兴起,人们每年规划旅游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
期刊
摘要:为了解家庭教育资源利用现况,把握其发展脉络,揭示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运用CitespaceV.5.5.R.1软件对家庭教育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该研究年度发文量趋势与关键词聚类分析。分析发现近年来对家庭教育资源的研究较为分散,特对家庭教育资源整合予以分析,得到中心性和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并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得出目前对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意识较为匮乏,尚未受到重视,研究多提及学校对
期刊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是我国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梳理对该问题的已有观点,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将已有文献分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两大类,并根据当下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作出分析。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发展  一、相关概念  生产性服务(也称为生产者服务)指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
期刊
摘要:《妻妾成群》以霏靡的语言感觉和现代的叙事方法讲述了一个女性婚姻悲剧的古典故事。作为苏童小说“先锋派”的代表作在文坛影响甚大,由它所改变的电影、电视剧、芭蕾舞剧等也广受好评,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离不开作家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本文以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和“符号矩阵”模型来分析小说《妻妾成群》的叙事结构,以揭示小说是如何令观众信服、接受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妻妾成群》;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叙事
期刊
摘要: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原理,联合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制作一个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检测到火灾的探测报警装置,可完全避免复杂的安装天线,还拥有超高密集的连接数,即使同时接入数万台设备,也能安全稳定的工作。借助NB-IOT无线网络的超强的信号覆盖范围,可以有效避免森林中没有信号的情况。接下来,文章重点对NB-IOT物联网森林安防系统展开分析。  关键词:NB-IOT物联网;森林;安防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全日制硕士生学习模式,探究国内外关于新时期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新,针对全日制硕士生学习被动,态度懒散等状态,提出创新性育人机制模式,促进学生能够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提高全日制硕士生自主探索式学习模式发展,创新高校全日制硕士生现有的被动式育人机制体制。  关键词:创新、全日制研究生、自主探索式学习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