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彩无限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追求热热闹闹,而害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静”。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拥有真正的活跃,宁静的课堂更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静静品读、思考、倾听,每个学生的思维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关键词:数学课堂;静中品读;静中思考;静中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3-0048-02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追求热热闹闹,而害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静”。 有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气氛热烈”,一旦提问后出现“静”,就马上和学生频繁“过招”,一问一答,一题一议,小组讨论,制造出热闹的课堂氛围。有教师以为课堂上一出现“静”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常常为这种“静”而产生急躁情绪,于是,不断明示或暗示学生怎样思考、怎样讨论、怎样回答,直至迫不及待地自己说出结果。然而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拥有真正的活跃,宁静的课堂更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静静品读、思考、倾听,每个学生的思维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一、感悟文本因宁静而深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从头到尾都不用数学书,有的教师给孩子看书也只是流于形式,让孩子自学,匆匆地读完,就让他们说说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看完一段文字,教师马上就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觉得哪些地方重要?学生毕竟是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不可能在初读文本后就不假思索地立刻作出正确的反应。阅读是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之根本。
  每一次复习课也是整理和阅读的好时机。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并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看书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应用”是复习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中高年级我采用让学生看书直接把各知识点进行整理的形式。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画出网络结构图,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示。学生一般会用表格、括线图、枝状图、集合图等,但不管哪种图都要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最后在反馈评比中完善,不断发展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安静阅读感悟与整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这个时刻,课堂是静的,但是感悟却很炙热、深入。感悟文本,系统整理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才能真正运用思维去“感受、理解、评价”。
  
  二、思考问题因宁静而精辟
  
  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①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而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回答不得要领。②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害怕课堂出现“冷场”,便把好学生视作课堂的主角,于是出现了“几多红花争艳,大片绿叶沉默”的现象,或后进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正确答案已呈现在自己的眼前。
  如:教师让学生在钝角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画高,学生上台演示,但是三角尺怎么摆也摆不好,请了好几位都不知道怎么样画。这时已经花去了不少时间,但是老师还是自己不出手,让学生自己体验,静静地思考。终于有学生发现应该在底边的延长线上画高。当在困难中想到解决办法:在底边的延长线上画高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从他们兴奋的神采中,我分明感受到,这掌声不光是为这位同学,也是给老师的。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提问后,首先要给学生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学生只有经过了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观点可讲,才有心灵交汇,思维的碰撞,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识、新观点。
  课堂上的宁静有时是一帖思维的清醒剂,在静静的思考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因此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别忙着“点将”,应该给学生留一点宁静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没有讲完,思维出现暂时的空白时,教师也不要过于热情,唯恐学生回答不够完整,马上补充学生的回答。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实实在在地享受“教育平等”的权利。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给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动起来,数学教学有时需要“绿色冷场”,让学习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
  
  三、喧嚣浮躁因宁静而平和
  
  上课的铃声刚响完,学生的思维还滞留在下课愉悦的游戏之中,还在漫无边际地乱跑。教师进入课堂,不急于打开教案,只是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此时的“静堂”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兴奋的学生逐渐安静下来。“老师的第一句话会讲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这“静”化了的心境,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想说我就说,想做我就做,课堂上常常是一片混乱,老师的一个问题刚刚提出,底下的小手就会举得一个比一个高,“老师,我!老师,我!”一声赛过一声。请一个学生发言,下面插嘴的比发言的声音还高,什么也听不清。此时老师的忽然安静,会让这些同学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继而较长时间的沉寂,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会让他们猛然醒悟,原来自己刚才太浮躁了。此时的宁静会让课堂上喧嚣浮躁的氛围变得平和一些。
  
  四、倾听回答因宁静而广博
  
  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完,旁边的同学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其余举手的同学则显得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上听讲,当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丝毫没有用心去倾听同伴的发言,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的问题,抢着说话却不乐意倾听,这也是造成课堂表面热闹的一个因素,看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课堂活动,然而教师是否想过,在这样的热闹背后,课堂上还缺少了一份宁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回答的宁静,一份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宁静。
  如:低年级的《统计》。上课伊始学生数一数图形管理员——乐乐猴管理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各有多少个。由于课件出示图形的速度比较快,图形的种类较多,学生数出的结果各不相同,随之产生正确、快速统计的需要。
  师:怎样才能正确、迅速地数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多少个呢?看看谁的脑袋转得快?
  生1:一个一个数。
  生2:太快了,不好数。
  生3:出来一个就记一个。
  师:出来一个正方形就记一个正方形,出来一个三角形就记一个三角形,出来一个圆就记一个圆。
  生4:伸手指头。
  师:你把自己的宝贝都用上了。我们来试试。唉,不够了吧!如果再找几个小朋友的手来帮忙就好了。想一想图形除了用手指头来数,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
  生5:用小棒。
  生6:用数字。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7:出现一个正方形就在正方形的后面写1,再出现一个正方形就写2。
  师:真有创意,你想到了用符号来代替。
  生8:打勾。
  生9:画星。
  ……
  师:小朋友,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一记,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圆各有多少个?
  当学生的思维在原地打转,静静地倾听将学生的思维向纵、向横延伸。如案例中有学生说:“可以一个一个地数”,立刻有学生反驳“太快了,不好数”,因为倾听,学生的思维立刻改变了方向。再如学生说:“可以用伸手指头来数”时,教师点拨:“想一想图形除了用手指头来数,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因为倾听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思维向代换方面发散,随之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出现了“用小棒”,用“用数字”。宁静地倾听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博的天地。
  倾听是一种习惯,让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
  只有将“动”与“静”有机统一,追求“动”与“静”节奏的和谐,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真、善、美的境界,共创课堂教学活动的和谐共振,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心随我“动”,“静”彩无限。
  【责任编辑 高洁】
其他文献
I never considered myself unique, but people are constantly telling me, “you are a miracle.” To me, I was just an ordinary “guy” with realistic goals and big dreams. I was a 19-year-old student at the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主题性读书活
1. as…as 结构。该结构的意思是“与…一样”,其间应接形容词原级,不能用比较级或最高级。如:  He is as tall as his father.  他与他父亲一样高。  He is as busy as before.  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忙。  在否定句中第一个as也可换成 so,其意为“不如”:  He is not as [so] tall as his father.  他不如
内容提要熊十力以体用问题为纲展开中西哲学比较,其比较贯穿了“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基于比较,熊十力彻底地批判张之洞倡导的“中体西用”论及其思想影响,并以“体用不二”作为会通中西的“大通之道”。“体用不二”既是其思想的立言宗旨,又是其中西会通的内在逻辑理路与间架结构,更是其会通性运思的机杼与关键。熊十力的中西会通创新在实质意义上并非理论升级且精致化了的“中体西用”论。就中西会通以及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而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即将来临,为人之子都会在父亲节那天为父亲祝福。在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里,有一群特别的“动物爸爸”们,他们担当起哺育、照顾后代的重任,在父亲节那天,我们是不是也要记住他们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可敬的“动物爸爸”们吧!      雄蟑螂——哺育后代 甘食鸟粪   Cockroach (蟑螂): A father cockroach eats birds
内容提要 总体而言,存在着两种对现代性的理解——启蒙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主要揭示自我意识的普遍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总体性确证,历史辩证法视野中的现代性则侧重于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性生成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塑造。二者的区别是观念论与唯物史观的区别,同时,历史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又是一种批判性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关键词 启蒙现代性 历史现代性 商品拜物教 资本生产  〔中图分类号〕B0
关键词:冀教版小学数学;一道数学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63-02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2页“整理与自评”的第五题:  一种淡蓝色涂料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1混合配制的。  (1)现在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几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2)粉刷1平方米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根植于生活。让英语课堂回归生活,就是要更好地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英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1-0041-02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应用于沟通、交际的一种工具。语言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根植于生
内容提要 本文立足于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厦门PX公共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认为要科学、合理的应对不断爆发的公共危机,必须实现从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向现代的公共危机“治理”转型。所谓公共危机治理,在其浅层意义上,追求的是通过构建政府与公众互动、彼此沟通的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治理系统,从而能够找到化解公共危机的最优路径;而在其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造就具有公共参与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公民和公民
关键词:小学数学;面积计算;化数为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61-01  多次品味数学家华罗庚关于数形结合的论述:数与形,本是相依倚,焉能分做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每次教学遇到困惑,细想此言都有警示、提醒的作用。这种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