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于该院消化内科就诊的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抽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例)与对照组(n=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三联用药方案,观察组则予以患者序贯用药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5.35%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4,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6.98%vs 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9,P<0.05)。结论:与三联用药方案比较,序贯用药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结果提示通过序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序贯用药方案在临床疗效方面要优于传统的三联方案,效果更加理想,这是因为在前5 d的用药治疗中,通过口服阿莫西林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突破Hp的细胞壁,且Hp对于阿莫西林的耐药性较低。在进入第二治疗阶段,再给予患者口服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则能够对细胞流出通道的形成产生良好的阻碍效果,同时可以保持细胞中的药物高浓度,防止耐药发生。此外,结果呈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进一步证实了采用序贯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