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变革中参照系的作用与意义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总是伴随着相应参照系的改变,甚至某些变革本身就是在参照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不同,实际上是两个参照系原点选择的不同;近代力学通过惯性原理确定了惯性参照系,从而使各物理量获得统一的经验和理论意义,并由此区别于古代力学;而狭义相对论革命则是在相对性和光速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以新的变换关系(洛伦兹变换)代替了经典力学的变换关系(伽利略变换)而实现的。参照系作为连接主客体的实践中介系统,通过投影和变换而确定一定学科的经验一理论符号系统,并通过原点、维向的选择和重构使科学变革得以实
其他文献
基于科学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回顾了科学知识的生产函数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分析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相对简化但更具有解释力
2008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在江苏南京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年以来的研究会工作,听取了过去一年研究会和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各项学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的偏离是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比较优势判定方法的总结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度量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程度的方法,即投资
在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技术购买和技术联盟又很难获取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技术并购获得核心技术。在比较技术型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差异的基础上,运用"互适性"等相
理论构建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对于理论构建的方法、意义等相关层面的探讨就显得极为必要。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和理论构建的方法等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
作为知识基础的信任,在科学事业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社会认识论和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考察信任的可能性基础,并阐述信任对于知识的必要性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实质
<正>~~
期刊
认为随着基础研究生产方式和功能发生拓展与延伸,科学组织的运行模式也表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形成了认识驱动型、战略均衡型和动态组合型三种运行模式并存的态势。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区域R&D知识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8个不同区域1984—2003年R&D知识存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以IT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七种界面整合机制、界面整合度、环境不确定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等四类因素间六类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明晰了各因素相互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