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松鼠一样培育“森林”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发生在我去北海道时的事情。清晨去散步时,我察觉到树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松鼠。
  松鼠有一个习惯,一旦发现橡实,就会到处挖洞,把它们埋起来。但松鼠会忘记自己埋橡实的地方,或者干脆忘了埋橡实这件事。所以,凡是松鼠所在之地,都会长出成片的森林。被遗忘的橡实萌发出嫩芽,发育成长,最终变成了森林。
  很多时候,正如被松鼠遗忘的橡实长出的森林一样,又如沉睡在父亲书橱里的那本书引导我走上学问之路一样,它们本没有任何意图,却在不知不觉中对某个人提供了帮助,最终培育出了茂密的森林。
  (大浪淘沙摘自《老去的勇气》)
  《像松鼠一样培育“森林”》:
   从我记事起,妈妈辅导哥哥和我功课,总说哥哥比我聪明,让我要更勤奋一点!我一直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不敢贪玩,不敢偷懒,学习时间很长,但是成绩不见上升,记忆力还直线下降。有一天,我无意间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文字展现出的景象很有画面感,让我清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苦和寂寞。从那之后,我开始真的热爱上读书这件事,我感觉自己在和书中的那些人物对话。有时看到精彩之处,我会用图画和关键词把故事情节串起来,渐渐地,我发现这是特别有效的记忆方法。之后,我用这个方法背诵课文、学习历史,不仅知识不再枯燥,记的效果也很好,对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阅读,带给我真正的成长。读书的目的不是读完多少本书,而是学以致用,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                    (張烨丹)
  《像松鼠一样培育“森林”》:
   我是美术生,最初只是那种文化课不出众,为了应付考试才开始画画的的美术生。所以,画画其实并不是我的强项。去年,在网上看到好多人画手账的分享,我特别羡慕。于是,我找了好多简易的手账来模仿,然后自己按照喜好又加了些文字和手绘画,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虽然看上去做得有些拙劣粗糙,但是给了自己很多信心。从此我就开始了手账生涯,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和制作方法,渐渐地,我画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整体构图、细节设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我还和一群朋友组建了手绘群,一起相约画画、做手账。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最初做的时候并没有预期到结果,但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却收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有了兴趣以后,就要开始行动,并有所坚持,否则就只是白日梦一场。   (沈晓彤)
其他文献
保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独立风景画的开创者。农村是勃鲁盖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环境,由于擅长描写居住乡间的乡民生活,他被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描绘尼德兰壮观的自然景色,这些风景画不是假想和拼凑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观察写实,将景色和人物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些画作往往在尺幅之间展现出一个庞大的世界,细细品味,就能发现画面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出现的
期刊
沈昌文,著名出版人、文化学者,1951年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编辑生涯中,策划出版了《情爱论》《宽容》《第三次浪潮》《随想录》《蔡志忠漫画》《金庸选集》《新世纪万有文库》等中外文化、文学著作,引发广泛影响。其主编的知名杂志《读书》,被誉为中国图书界的典范,延续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近日,这位出版界的泰斗级人物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小伙计出身的文化人  沈昌文1931年出生
期刊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诗,一只蚂蚁,看起来弱小,但它并没有因为“小”而显得卑微,奔波、劳累和责任也不曾减少分毫,它生机勃勃、满怀信心地在大地上搬运,甚至像骏马一样奔跑,要“跨过日出与日落”。  诗篇开头就以“奔跑”奠定了蚂蚁灵性而自信的形象,它奔跑在青草尖上,坦荡而自在,就像在自己的草原上一样无拘无束。将蚂蚁比成姿态优美、擅长奔跑的骏马,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比喻,凸显出了小身躯中
期刊
“空气里满是桂花的味道,突然很想念你。” ——题记  我喜欢桂花,这是全家都熟知的,每至深秋,家里都是桂花的芳香。今年,他走得很远,远得让人望不到头,每隔两三个月才有一次通话。  就在前几天,刚结束第三次通话后,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今年的秋天他不回来了。“今年的秋天就不回去了,工期没到。”即使知道他很忙,但也觉得伤心难过,不是矫情,他确实是答应过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陪我。说话做事都要算数,这也是他
期刊
弈园、竹韵园、荷塘月色、染尽铅华、茶风、玉门春风……17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中国式小花园,统统出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以及园林专业一群95后学生们之手。而这些美景,源于一门课程的期末作业。  取名为“屋里乡”的小花园,红砖外墙上有网上淘来的“洛川东路200弄”的号码牌、自己铺设的地砖、留声机、滴答的时钟、上了年代的行李箱、上海里弄里左邻右舍在小竹椅上“嘎三胡”(闲聊)的意境都扑面
期刊
我当老师后,一直顺风顺水。学校突然安排我接手二年级的一个困难班。这个班级的各项表现都比较差,尤其是课堂纪律糟糕。  接手的第一年,我绞尽脑汁想要镇住这帮“匪娃”,但都失败了。班级如同一盘散沙,每天我疲于应付其他班级学生的告状、各种各样的通报批评。  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我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认真反思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些焦虑和痛苦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荣誉建立的虚荣心。当我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时
期刊
在我家,母亲是不懂烹饪,也不大进厨房的。问原因,她回答:“我是西医内科,不动刀。”小时候不懂西医内科究竟是什么,只觉神秘。放学后去诊所等她下班,认真打量她工作的样子,想参透其中奥秘。发现她会向病人细细提问,略作思考,说出病症的名字,然后快速写出一张药单,病人道谢,去药房取药。我问她:“病会好吗?”她说:“当然会啊。”我又问:“那是因为你猜对了病的名字吗?”她笑:“我不是猜的,但你说的也对。”  更
期刊
我摔了一跤,两条腿都摔断了,得拄着拐走路。我妈愁眉苦脸地说:“这下怎么办啊,我们家有三个瘸子了……”  其中有一个瘸子是小狗“赛虎”。半个月前,赛虎和大狗花花在房前屋后追着玩儿,结果一下子冲到了马路上。我们这里地广人少,司机开车都疯了一样地没顾忌,于是就一下子给撞飞了,左边的眼睛和左边前爪都撞坏了。  花花闯了祸,吓坏了,一下子跑掉了。怕挨骂不敢回家,在荒野雪地里整整躲了两天。后来我妈打着手电筒找
期刊
太阳从地平线上爬出来露出红彤彤的脸,绚丽的朝霞像溶化的水彩,在学校里朦胧地渗开。我站在阳台,还在为昨晚成功的表演而感到高兴,当然这都归功于先前练习时努力地尝试。  两个星期前,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举行一次文艺晚会。我们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决定编排一首曲子——《平凡之路》,并很快决定下来:我和YY来弹吉他,另一个同学弹电子琴,其他的合唱。  当然,弹吉他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要把谱子背得滚瓜烂熟,不能有
期刊
给它拍的熊生里的第一张照片,是2011年,憨萌的它坐在我新买的厚厚的《西夏旅馆》的封面上。素白色的纸上坐一个暖色调的小熊,再衬上“西夏旅馆”那几个格调过高的字,画面顿时文艺到极致。  那是个夏天,我们在去草原的路上,一群乌泱泱的人因为这张照片,礼貌又捧场地短暂围观了我这只九岁的熊。说九岁,并不是出厂时间,而是它来到我身边的时间。虽然颜色略旧,可它还是保持着作为一只熊憨态可掬的娇俏,而且又面相乐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