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色素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品种火龙果果皮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火龙果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含量都有所差异,白肉品种火龙果果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浸取液40%乙醇、料液比1∶40(g/mL)、浸取时间25min、浸取温度40℃;红肉红皮品种则为:浸取液40%乙醇、料液比1∶30(g/mL)、浸取时间15min、浸取温度30℃。稳定性分析结果:高温不利于色素的稳定,Mg2+、Fe2+、蔗糖、VC和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而Zn2+、Cu2+和H2O2对色素有强烈褪色作用,两种火龙果的色素稳定性差异不大。
其他文献
简要分析阐述了香菇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深入分析了用柞枝开发香菇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了香菇目前开发现状和以后的开发趋势.
本文采用了冷却法测定盐水比热容,介绍了本次实验所用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通过测定标准情况下的盐水的比热容,再改变影响实验的不同条件再次测定不同情况下的盐水的比热容,
介绍了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Ⅱ期烟气脱硫自投运以来,在吸收塔强制氧化装置设备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改进后效果明显,提高了装置设备
伴随国内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采矿业及有关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岩矿分析鉴定是实施各类地质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拥有很关键的指导性功能。为了有效开展矿产资源的相关勘查
王若飞,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在提取实验中,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叉分蓼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extracts of Polygonum divaricatum L.,TFP)
研究一类四阶时滞微分方程.首先,通过对相应特征方程特征根的分布分析,得到方程的线性稳定性区域,并发现当系统中的参数经过一系列临界值时,系统经历了Hopf分支,进而发现可能有稳定
本文考虑变系数测量误差模型的估计问题,得到该模型变系数函数修正的最小二乘B-样条估计,同时得到非参数函数估计的最优收敛速度.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UA-IL-DLLME)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食品中超痕量铅镉。以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铵(DDTP)为配位剂,离子液体1-丁基-
建立同时定量测定肉鸡各组织中游离棉酚及其代谢产物棉酚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以鸡血浆为基质,甘草次酸作为内标物,乙腈/1%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