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边疆思想史的视角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兼论中国立场下的边疆“人—地”关系维度及其整合框架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立场与共同命运何以中国,源于有疆.自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成为政界和知识界重点关注的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中国从王朝体系向近代国家结构的转型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中国王朝边地治理传统以及近代域外国家政治军事层面的影响.在帝国主义步步紧逼的历史背景下,努力捍卫中国神圣疆域版图与中华民族的完整和不可分割,成为当时一代又一代爱国学者的共同追求,并形成了清末西北史地学与民国边政学这两大知识潮流,其影响尤为深远.到了当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的相互扭结,关于“何谓中国”的叙述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而与中华民族相关的论述又构成了这一“何谓中国”叙述与讨论的关键环节,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民族与国家两者关系、国家的历史书写、民族与国家认同等相关重要议题的讨论与深化.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资源,其质与量的高低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尤其在人口繁杂的城市之中,供水系统建设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市政建设对中国
期刊
民族院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厚育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西北民族大学的使命担当和实践探索,系统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遵循,确保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主线展开;深入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主线工作的着力点、发力点,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理论、文化等支撑体系。本文通过个案分析,研究
摘要:教师将英语课程的新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语音、视频、听力、影音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了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一方面,它克服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弊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最大化地创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多
会议
会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在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延续性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这些科学论断
期刊
保值储蓄的停办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股市的陡起波澜、债市的骤然升温便是明证。因此如何调整相应的投资对策,便成为当务之急。 保值储蓄停办后,投资者若有一笔短期内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