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呢?
  一、充满情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情感是审美感知的动力,只有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情感时,才会产生审美感知。
  1、入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气氛,使学习“变苦为乐”呢?我觉得必须让学生“入情”。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我鼓励并带领学生到河边欣赏美丽的日出,再看看菜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然后到学校北边的建设路边观察上班的车流和人群。有了较丰厚的生活积淀,学生在学习课文是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领略小镇早晨的无限美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就把最感人的内容先介绍给学生,也可设计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深深的吸引过来并锁定。
  2、动情。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入情”到“动情”呢?儿童情感的产生、发展与他们的认识紧密相联。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例如:《黄山奇石》,精读课文第三段时,从“抱着、蹲着、望着”和“一动不动”等词让儿童体会此时的猴子不同于往日的顽皮。接着出示“猴子观海”的教学挂图,引导想象:猴子在想什么?它怎么会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促使观察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张扬个性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时,当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一学习组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迟迟不能进入正题。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学生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准要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化。
  1、鼓励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样的语文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我爱你啊,中国》时,有的同学提出:“‘浓妆淡抹’通常用在女子身上的,可这里为什么说杭州西湖浓妆淡抹?”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审视、去发现,让问题把学生从课文带回个性化空间。
  2、鼓励对作业选择的个性化。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满足个人的需求,从而促使个性化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三种作业:(1)自主型作业,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2)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3)鉴赏型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鉴赏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加文化沉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自由完成作业。
  三、积极合作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力。”
  1、师生合作。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合作。比如:在教者、学者、作者三情聚焦,产生共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孩子语言单薄影响了共振的效果,这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提升孩子的语言。如在指导学生观察珍珠鸟一文的主题画时,师问:“你会给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呢?能说说理由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2、生生合作。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而小组讨论正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学习标点符号的争吵,我让学习小组排练小话剧。不少学生将“争论不休”、“大笑不止”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教室里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学生表演的间隙,我扮成记者对“标点符号”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孩子有的说:“我懂得了个人的作用小,集体的力量大”;有的说:“我们今后在集体中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你看,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中心,明白了道理,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合作力量大吧!
  四、引导感悟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当今“感悟”一词可算是语文课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然而,是否每次的感悟,都能让学生有所收益呢?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课文都没读完,就让学生谈感悟,这从何而谈。且收不到实效,还隐藏着负面效应。我结合实际教学,认为引导学生感悟可以这样:
  1、渲染气氛悟情。小语教材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思想教育性强,文学欣赏价值高。《船长》一文,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在轮船被撞坏,即将沉没的危急关头,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为了再现这位英雄临危不惧的铮铮铁骨,教师制作了船长屹立舰桥,轮船渐渐下沉的课件,让学生目睹这一悲壮的一幕。然后播放一段雄壮的《国际歌》乐曲,全体学生起立朗读课文第29、30自然段。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都会感悟到这位船长人格的伟大,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2、朗读质疑悟意。我们要注重感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抓住课文重点时,先让学生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味,继而细细地思,让学生说感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质疑、赏析、品味等。如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经过指导,学生已经能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但突然有学生提出对“五彩缤纷”一词不理解。于是,我利用素材库,让同学们亲眼观赏了迷人的蝴蝶谷,同学们在看时,不时惊叹,因为画面上有各种颜色的蝴蝶,他们对“五彩缤纷”一词就不难理解了。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在学生有所感悟时,给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感悟。
  新课标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成功的未来,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付诸行动,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仅是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教育整体,还包括一些外部环境的研究等等,但只要我们在广泛地吸取传统的语文教育营养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勇于探索,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就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的。  【关键词】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
期刊
一、情景激趣,主动阅读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无处不在”。就课程资源而言,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显形的,又有隐形的。具体点讲:书籍报刊,影视网络,文化场馆,板报广告,人文自然,演讲报告,重要事件,生活经验,生成性知识,校园文化等等。对于低年级学童来说,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一本书,呈现给孩子的这部书丰富多彩,奥妙无穷。大至天上人间,江河湖海,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海水的潮涨潮落,杭州的西湖十景,草原的
期刊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样,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施以点拨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
期刊
【摘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依然是投入多,见效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导不得法;作文“乏真”现象严重;急功近利。其成因是作文教学目的的偏差;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阅读能力缺失。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要培养写作兴趣;回归生活;注重阅读积累。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文指导不得法   语文
期刊
听说读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部,其中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绝大部分课文都配备了插图, 这些插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单幅图,对比图和连续图。插图的配备为训练学生说话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插图训练学生说话。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骄傲的孔雀》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挖掘教材心育因素,陶冶学生性情  小学的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的课文组成的。每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字、词、句、篇,学生
期刊
【摘要】 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擂台赛这种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其气氛激烈活跃、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小学生所喜爱。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擂台赛的特点,同学们互相抢答问题,既能培养他们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性格活泼好
期刊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考试,不再是高分,而是增强交流能力,增强理解能力,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满足就业需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快教材改革  1、提高教材质量。中职生刚从初中毕业,教材依赖性强,教
期刊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语文的内部交流活动促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感情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人格变得健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思想教育主要通过“语文”这个中介来实现。人文思想的传承发扬,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生又将在教学内容中获得具体而丰富的真善美的精神陶冶。  一、以“爱心”为核心,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从《背影》《挖荠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