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方案是新课程改革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导学方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导学方案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剖析,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导学方案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
导学方案,就是教师通过编制一些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它是教师上课的一个指针,通过编制的导学方案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将学生的无限潜能挖掘出来。
小学英语和小学数学、小学语文相比较,更加具有开放性,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此外,小学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启蒙阶段,它需要学生对这种语言有更多地运用。所以,教师需要探讨如何将导学方案运用到小学英语的自主学习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积累。
课前预习,生成知识的前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英语的一个初始阶段,简单的26个字母,简单的发音,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富有新鲜感的。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者心理上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的时候才是学习的契机。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学生原有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变成主动学习,用导学方案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5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预习方法的引导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粗略的阅读,找出自己之前学过的单词或是短语,并把它标记出来,然后对于这一部分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就可以适当予以省略。之后,就是将文章细致地读一遍,找出自己完全陌生的单词或是句子,这部分内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能够重点去学习。如这一单元有的学生就把Australia、Canada、UK等一些单词整理出来;然后,就是将文章朗读一遍,标出不会读的短语或是句子;在上课的时候好好听老师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哪些地方不足,从而为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探究,促自主学习
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地。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提上了日程,所以,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体现出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当然,导学方案在此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利器,它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能够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些情感性的交互体验,让学生在小学英语的课堂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Hobbies中,在这个单元,因为都是和自身相关的东西,课堂探究组织起来就更加容易,老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分组,从而在课堂实践中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爱好和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也可以小组内两两配对,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运用“what are your habbies?”然后另一个人可以回答:“I like playing football/watching films/reading stories…”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被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课后拓展,思学习效果提高
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要设计到课前、课堂,还需要涉及到课后。教师应该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为他们定制一套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探究任务,并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所涉及的课后任务。根据导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5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时,因为这个单元是介绍人类的动物朋友,老师就可以通过导学方案在课程上完之后设计一个主题为“The animal friends around us”的一个animal名称搜集比赛,让学生分小组搜集到一定数量的animal的图片,并且能用英文说出这些图片上小动物的名称才算搜集成功。这样,最后看哪个小组搜集成功的小动物名称最多,给予这个小组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发挥出导学方案未雨绸缪的作用,实现了老师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导学方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教师在导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导学方案是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茅之怡.导学案:小学生强化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南针[J].基础教育研究,2015(01):70-71.
[2]殷霞.试析导学案在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4(10):61-62.
[3]张丽.运用“学案”导学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2(12):67-68.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关键词:导学方案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
导学方案,就是教师通过编制一些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它是教师上课的一个指针,通过编制的导学方案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将学生的无限潜能挖掘出来。
小学英语和小学数学、小学语文相比较,更加具有开放性,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此外,小学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启蒙阶段,它需要学生对这种语言有更多地运用。所以,教师需要探讨如何将导学方案运用到小学英语的自主学习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积累。
课前预习,生成知识的前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英语的一个初始阶段,简单的26个字母,简单的发音,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富有新鲜感的。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者心理上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的时候才是学习的契机。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学生原有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变成主动学习,用导学方案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5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预习方法的引导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粗略的阅读,找出自己之前学过的单词或是短语,并把它标记出来,然后对于这一部分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就可以适当予以省略。之后,就是将文章细致地读一遍,找出自己完全陌生的单词或是句子,这部分内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能够重点去学习。如这一单元有的学生就把Australia、Canada、UK等一些单词整理出来;然后,就是将文章朗读一遍,标出不会读的短语或是句子;在上课的时候好好听老师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哪些地方不足,从而为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探究,促自主学习
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地。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提上了日程,所以,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体现出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当然,导学方案在此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利器,它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能够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些情感性的交互体验,让学生在小学英语的课堂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Hobbies中,在这个单元,因为都是和自身相关的东西,课堂探究组织起来就更加容易,老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分组,从而在课堂实践中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爱好和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也可以小组内两两配对,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运用“what are your habbies?”然后另一个人可以回答:“I like playing football/watching films/reading stories…”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被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课后拓展,思学习效果提高
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要设计到课前、课堂,还需要涉及到课后。教师应该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为他们定制一套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探究任务,并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所涉及的课后任务。根据导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5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时,因为这个单元是介绍人类的动物朋友,老师就可以通过导学方案在课程上完之后设计一个主题为“The animal friends around us”的一个animal名称搜集比赛,让学生分小组搜集到一定数量的animal的图片,并且能用英文说出这些图片上小动物的名称才算搜集成功。这样,最后看哪个小组搜集成功的小动物名称最多,给予这个小组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发挥出导学方案未雨绸缪的作用,实现了老师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导学方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教师在导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导学方案是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茅之怡.导学案:小学生强化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南针[J].基础教育研究,2015(01):70-71.
[2]殷霞.试析导学案在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4(10):61-62.
[3]张丽.运用“学案”导学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2(12):67-68.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