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空间方所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是客观现实、人的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典型的“on/上”表示“目标物附着在二维的参照物表面,参照物支撑目标物”,表达该方所关系时,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而对参照物维度的认知和划分,英汉两种语言有各自的标准,本文拟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附着”这一方所关系上的异同做认知对比分析。
  【关键词】空间方所 认知语义 对比分析 上 on
  一、引言
  空间方位的认知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是其它概念或事物认知的基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语言的结构受人类认知特点的制约,语言的意义并非植根于客观的真值条件或严格、精密、符合科学认识的知识,而是某个言语社团共有的日常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对空间方所关系的研究开始由关注一种语言的方所表达转向对不同语言间方所表达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方所关系对于范畴化及语义类型学研究的意义。本文拟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附着”这一方所关系上的异同做认知对比分析,并揭示导致这种异同的认知因素。
  二、研究问题
  英语的方位关系通常由介词表达,而汉语则是介词加上方位词,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英语“介词 名词”相当于汉语“介词 名词 方位词”(沈家煊,1984)。例如:
  (1)书在桌子上。/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2)照片在墙上。/ 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以上例子表明,表达不同的方位关系时,英语要用不同的介词,而汉语要借助于不同的方位词。由此看出,“汉语表达方所关系的形式属于‘分析式’,而英语属于‘融合式’”。(沈家煊,1999)
  观察例句(1)、(2)汉语中“在……上”对应英语中的介词“on”。这种对应是否仅是语言上的巧合,还是因为英漢两个民族对这组方位关系具有相似的认知和体验基础,并投射到了语言层面上?这种对应是否由于“在……上”和英语介词“on”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由于方位关系的表达与人们对物体的几何性质的认知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从英、汉两种语言对物体维度的划分及表达谈起。
  三、参照物的维度
  不同的语言对方所关系的划分和表达有不同的标准。英语、希伯来语等把“支撑”“附着”等看作一类方所范畴,把“包含”关系看作另一类范畴,而西班牙语则把它们统统看作一类方所范畴,并用介词“en”来表达。尽管空间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范畴化的标准不同,但每种语言对空间关系的范畴化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约性。在交际中人们往往会保留或凸显参照物的一些具体的几何特征,而目标物的几何特征被忽略,或者被抽象为几何中的点。下面我们对英汉语中参照物维度的划分及表达做简要的对比分析。
  1.英语对参照物维度的划分。在表达方所关系上,英语将参照物的维度分为三类,并用不同的介词来表达。英语把方所关系分为“目的地”和“处所”,两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在表达参照物的维度上,“on”可以表示一维的“线”(如a ball on a string)和二维的“面”(如a picture on the wall)。参照物是二维的情况又分为两种:“面”和“域”,分别用“on”和“in”表达,区别在于“域”具有周围的边界。在具体语境中,使用“on”或“in”能传递不同的含义,如:
  (3)The children we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field.(field =运动场的表面)
  (4)Cows were grazing in the field.(field =有边界的地域)
  2.汉语中参照物的维度
  汉语对参照物维度的划分和表达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汉语中表示物体维度的方位词可不出现,只用介词“在”表示方所关系,如:
  (5)出生在山东 be born in Shandong
  (6)在图书馆工作 work in the library
  (7)发表在《科学》杂志 be published in Science
  (8)在机场见面 meet at the airport
  邹韶华(1984)指出:“名词后边方位词的意义是表示确定的方位。”汉语方位词组中名词的意义可包含:1)专有名词(或非专有名词),如“山东”(或“机场”);2)地点名词(或非地点名词),如“图书馆”(或“杂志”)。其中,“专有名词”和“地点名词”是表示确定方位的,是名词后不加方位词的原因,加上则会造成语义重复。但在同等情况下,英语中表示方所的介词一定要出现。
  汉语中的同一个方位词在使用中可表达多种维度关系,典型的例子如方位词“上”对应于英语中不同维度的介词。例如:
  (9)两线在一点上相交。(零维:“点”)
  Two lines cross at one point.
  (10)这座城市坐落在两国的边界上。(一维:“线”)
  The city is situ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11)通知贴在了墙上。(二维:“面”)
  The notice was pasted on the wall.
  (12)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二维:“面”或“域”)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football on/in the playground.
  “上”在汉语里本是用来表达上下关系的方位词,即表示“位置在较高处”,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纯方位意义淡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示附着在参照物上,而不分点、线、面,如例(9)至(11)所示。英语中表达“附着”关系的介词“on”一般要求参照物是二维的“面”或一维的“线”。例(12)说明汉语经常把英语表达“域”的参照物也看成“面”,即把“包含”关系看作“附着”关系。
其他文献
一、在数数活动中渗透对应思想  说起数数,学龄前儿童也会,但是在一年级学生的作业中,数数却是学生最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原来,学生数的时候是用眼睛瞟数或者用笔移、划数的,这样就很难做到手口一一对应,虽然教师再三强调要慢慢地数,但收效甚微。我觉得,在数数中需要渗透对应思想,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作业中数数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思维。  回想起《统计》单元的教
【摘要】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拓展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文章立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词汇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词汇教学 教学策略  词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一旦学生无法记住英语词汇,那么后续的英语教学活动是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对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对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  一、巧用游戏,增强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摘要】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扩张,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并着眼于观察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关系。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揭示经济社会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从《简·爱》、《荒凉山庄》和《奇怪的女人》这三个文本出发,试分析这些作品如何反映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权力关系。  【关键词】 经济状况 社会地位 社会交往 权力关系  一、引言
【摘要】企业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项标尺。笔者通过暑期的实习带队,对在岗实习生及企业走访,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阐述了学生在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关于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商务英语 在岗实习 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目前推行的是“3 1”的教学
【摘要】朗读是学生学习英语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而实际上,朗读就是指把输入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输出的有声音语言的活动。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甚至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朗读 英语 兴趣  在“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背景里,笔者通过三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通过朗读来学习英语的方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三年来,笔者所带的班级分别是高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现行的新教材,它的话题具有时代感,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涉及到人文、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地理等多方面内容且贴近生活。新的教材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获取充足的信息,进而夯实基础。  一、复习过程中运用教材的几点思考  1.重视教材,稳步求效率。高考全面依托新教材来对考
荒漠的西部充满野性与挑战,无边的地域总是让人把原始力量释放,虽然可以逃离名利喧嚣,但内心的激情却依旧燃烧,什么都无法阻挡。  故事就这样发生在西部荒原,为了远离战争而来于此,过的与世无争并不代表故事枯燥乏味而却越发精彩。父子四人来此开辟另一个天地,生活有滋有味,安安稳稳,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安稳,也有例外。那就是布拉德·皮特所饰演的男一号,他从小就有着放荡不羁的性格,充满着一股强烈的野性,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成长小说,其寓意深刻,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甚多。本论文拟从圣经原型主题来探讨这部作品。本论文通过分析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童年的美好和眷恋及对于成年的堕落和厌恶,成长中的禁果诱惑以及霍尔顿的拯救孩童的理想,从而得出结论这部小说以《圣经》中失落的伊甸园、原罪和救赎思想为主题,展示成长中的困惑。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原型主题  《麦田里的
【摘要】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玛格丽特的《飘》是闻名中外的传世佳作。目前大多相关研究立足于两者的宏观层面,而切入到大环境下的人物个体因素的细致探讨则相对比较欠缺。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姚木兰和斯嘉丽两位主人公家庭背景和感情观念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原著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姚木兰 斯嘉丽 家庭背景 爱情婚姻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玛格丽特的《飘》是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其中关于女主人公姚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借鉴中外语言学家对语料库词汇教学的方法,探讨了语料库在词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利用语料库的语境共现,高效快捷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中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语境获取词义和语义特征,达到熟练掌握词汇的目的。  【关键词】语料库 词汇 高频 语境  语料库被应用于词汇教学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英国语言学家Sinclair提出,现已成为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语料库是为了某个应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