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中的“标题党”现象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文章所选用的主题是针对网络中的“标题党”现象。通常,我们提到的“标题党”,是指“标题党”的危害。
  传统意义上的”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决定着受众是否阅读这个新闻。但是近些年来却不断涌现了一批“标题党”现象,这种新闻标题的制作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范,也歪曲了新闻事实,一些不好的标题党也对传统的新闻也造成了影响。
  标题党的“党”意为党羽、集团的意思,主要指的是一些标题采取相同的手段,最后形成了一批这样的标题党派。最初“标题党”是一个中性词汇,是为了通过诙谐的手法,来描写标题,从而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但所描写的标题并没有脱离报道内容。
  本文将对标题党的内涵、标题党产生的原因、标题党的利弊对传统新闻的影响及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标题党”的行为说“不”,营造良好的网络新闻环境。
  “标题党”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的来讲,它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标题党有它的幽默性,对于网络媒体自身来说,它既娱乐了自己,也娱乐了大众,更重要的是赢得了点击量,获得了实在的利益。
  但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说,标题党新闻点击量的上升,使得传统新闻的点击量下降,传统新闻失去了点击量,利益受到损害,还会使得一些网友由于轻信了标题党,使得传统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也倒逼传统的新闻媒体转变生产方式,利用更新、更有趣的方式来生产新闻,引发了传统的新闻机构的变革,促进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标题党”却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泛指一部分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这些“标题党”,通过制作危言耸听或者媚俗、失实、离奇等的标题来吸引受众人的注意力,置新闻内容本身的事实不顾,以达到增添点击量、媒体自身的知名度或者谋取一些蝇头小利等种种的目的。
  在微博里,青年作家李静睿曾吐槽过一些为名家作品起标题而糟蹋到经典本身的编辑:“你们这些编辑怎么回事,给沈从文的书名标题《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也就算了,蒲宁好端端一个俄国文学大师,出本书叫《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啊…”。
  余秋雨是我国的著名作家,也逼不得已出面为一个吸人眼球的标题“余秋雨经典语录”中的失实事件和言语做出了辟谣的声明。
  还比如一个著名网站上的一个标题:“想做豪门浪荡子,却为真爱遁入了空门”。打开一看,是《红楼梦》…不知道曹雪芹看了这个标题会不会仰天吐血。
   这些标题,这些吐槽及声明让人让人忍俊不住又无可奈何。这更让人压根就想不到这些名家经典和语录本来的面目。
  这些标题党,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博人眼球,吸引点击量,利用的是名人效应和“情色”心理,结果却亵渎了原著。不少网友跟贴纷纷发表意见,认为这些“标题党”非常不严肃,是对经典的的极不尊重和亵渎。
  还有一些夸张的标题党,误导了不少人,也可以说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标题党文章《震惊,西红柿和螃蟹同吃等于吃砒霜》。爱略标题的人漂一眼,就记住了这二种东西吃了如同砒霜。感兴趣的人点进去看后更是会紧张,或许终身不会同吃西红柿和螃蟹。为些,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和营养工程学院,现场请范志红副教授为观众专门做了一个模拟试验。实验结果充分证明这个传言是个谣言!中国营养学会也曾经委托兰州大学医学院做了各种食物相克说法的临床试验,一百多位志愿者全部是安然无恙。这些种种的事实和缜密的试验,不仅仅是证明了“西红柿和螃蟹同吃等于吃砒霜”这是个谣言,更充分证明了食物相克这个说法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谣言!
  还有恐怖的标题党,比如:《死亡率100%,很多人家里都有》。看到标题的人可能会吓一跳,点开一看,却发现只是关于狂犬病的常识;标题《央视沉痛播放,住电梯的人都看看吧》,住电梯的人也是吓一跳,点开一看,又发现文章写的只安全乘坐电梯的事。难道,什么事情央视都可以“沉痛”地播放吗?
  探究產生这些可怕标题党的原因,不得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受众方面来说,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成为了一些标题党的产生原因。传统的新闻标题大多只是叙述事实,较为枯燥,而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受众往往选择了他们最感兴趣和最为新奇的标题党新闻来阅读。在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驱使下,他们逐渐偏好于吸引他们眼球的那些信息。因而,网络媒体机构的一些从业人员们,专门针对了这种心理需求,在标题中设计了一些“标题党”,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阅读。
  其次,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为迎合,搏击受众的娱乐眼球,某些大型网站为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加大了对标题的利用,片面追求点击率。标题的“审美”标准呈现出了低俗的网络文化传播。加之少数媒体单位的不负责,更是加速了“标题党”的蔓延。
  再次,是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最后,是由于一些部门的管控不严,对网络媒体的约束力度不够,对新闻的精准性和严肃性没有得到足够的要求。
  对此,有关监管部门应当指引网络媒体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正确的宣传报道方向,自觉停止使用各种负面的“标题党”,一步一步的教导网络媒体在采用新闻标题时重点抓质量,要通过合适的标题来赢得受众的点击率,而不是采取张冠李戴、断章取义、夸大其词、低俗愚昧的手法来编辑标题以达到争夺受众眼球的目的。那么,对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如何治理呢?
  1、要提高从事网络媒体新闻人员的专业素养。
  2、要把观念转变,并逐步树立起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3、要建立和完善监管的机制及责任的机制。
  4、要提高受众人员的审美品位和基本素养。
  只有多方面的出动和配合,才能减少标题党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建立健全良好的新闻网络环境,让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党刚.论“标题党”的危害[J].新闻传播,2020(20):84-85.
  [2] 邓建国.“标题党”的起源、机制与防治[J].新闻与写作,2019(08):45-53.
  [3] 段晓明.新媒体下纸媒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9,3(20):102+119.
  [4] 吴延凤.移动新闻客户端受众研究 ——以“凤凰新闻”客户端为例 [D].南京大学,2014
  [5] 谢艳军.新媒体新闻标题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J] .实务探索_新闻采编,2016年08期
  作者简介:熊文君,女,1999年03月出生,汉族,籍贯:湖北襄阳,研究生在读,单位:北师港浸大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
  (北师港浸大)
其他文献
摘要:鲁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工艺,它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传统艺术刺绣和现代艺术刺绣,是古代中国"八大名绣"之一,同样也是目前山东地区的最具有民族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刺绣。鲁绣色彩浓厚艳丽、图案寓意吉祥如意、针法精巧细腻多变,风格既粗矿奢华豪放,同时反映着山东人年轻、老实本分的个性。鲁绣的艺术精髓在于是一种被誉为"东方一绝"的优良传统工艺,本文目标是在继承和保留鲁绣独特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
期刊
摘要:本文的宗旨将放在初唐文化背景下,来进一步分析魏晋草书意识觉醒到初唐书家传承及审美意识深入考察,书家以唐太宗为例,探究其崇尚王羲之书法技法及审美艺术的接受,魏晋南北朝书法(尤其是草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又对魏晋草书典范化与初唐书风的艺术追求做出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初唐;魏晋草书;审美;接受  魏晋草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极盛的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此时期思想解放,文化活跃,实用性目的减
期刊
摘要:《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左传》在近些年来被广泛的研究。“以”字在《左传》中随处可见,“以”字也是先秦时期人们用语的一个习惯,也是古代汉语研究当中的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将通过分类整理《左传》中所出现的“以”字,进而分析出《左傳》当中“以”字不同词性的用法。  关键词:《左传》;“以”;用法;功能  前言  《左传》这部著作无论是其文学
期刊
摘要:竟陵派是晚明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诗歌创作追求幽情孤绪、生涩奇拗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土壤,包括晚明特定的时代文化环境、竟陵文人个人的生活遭际以及文学理论上的新变。通过对其诗风成因的浅析,有利于人们对竟陵派的诗歌和文学理论有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竟陵派;生涩奇拗;诗风成因  明代是一个文学思想相当活跃的时期。各种创作倾向、各种理论主张,分立门户,议论纷纷。竟陵派是产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相辅相成。在发展的过程中它吸取了戏曲中的元素,以中国戏曲和武术作为文化审美基础和动作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之间的关系,挖掘戏曲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具体应用,充分展现戏曲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应用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戏曲元素;发展  戏曲元素指的是构成戏曲本体的各种要素,
期刊
摘要: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本文将探索京族哈节内涵中多方面的传统习俗,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其传统文化的岁月沉淀。  关键词:哈节;唱哈;独弦琴;民间仪式;服饰  节日,是人们的一个调节点与兴奋点,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通过节日,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从人民的思想领域来讲,人们把当下所处的环境、过去以及未来看成一个完整体系,如果这个体系缺少了三者当中的任何一个環节,都会对整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知识是永恒不灭的,过去流传至今的知识更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检验,是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基础中。而文物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是对过去几千年悠悠历史发展的见证物,保护文物的过程
期刊
摘要:蒙古族作为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一直过着逐水而居的生活,在整个蒙古族文化中,舞蹈的存在使其更加熠熠生辉。蒙古族舞蹈是蒙族民间舞蹈的通称,是一种极具本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因深受草原文化以及游牧文化的影响,使得它的基本特征展现出一种不仅生动大气,而又富有特色的一種状态,同时,蒙族人民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因此善长通过灵活的下肢、矫健的步伐为我们展示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
期刊
摘要: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也造就了别具新疆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疆民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选非遗名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保护形式。如何对新疆非遗舞蹈在挖掘、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传承与发扬,是
期刊
摘要:陶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不同时期的陶瓷都有自身独有的颜色以及题材,在陶瓷高温颜色釉上佛教题材在当前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历史也特别悠久,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陶瓷高温颜色釉上佛教题材的运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为后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陶瓷;高温颜色釉;佛教题材  引言  佛教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将佛教文化运用于陶瓷颜色釉上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的宣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