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还是早春时节,沅江依然是一副纤弱的身躯,两边留着很宽的沙滩。水还很浅,一眼可以望见浅水底突兀冒出的鹅卵石,配合两边隐隐浮动的水草,显得格外可爱。
  苏陌一放寒假便逃往温暖的南海边,说是帮他妈妈干活,顺便盖一个社区服务的章。此时他正在电话的那一头对我吼道:“你在那边一个人干什么呢?”
  他说话的瞬间,我耳边同时闪过一阵欢笑声。江边已经有了早早赶来放风筝的人群。
  “我啊,我看风筝呢,”我回答,“在沅江边上。”
  “你老是这么矫情!”他又开始戏谑,“你小子又不过来,要是过来了我还可以帮你介绍几个漂亮的女生。不骗你,超级漂亮。”
  “少来,”我笑了笑,“我可不是你,没长相没本钱,也没你那歪心思。”
  说话间无意识地望向天空,各式各样的纸鸢在微风中摇曳着它们的身躯,记忆如风筝穿过云层,轻轻地飘过我的脑海。
  
  [2]
  
  苏陌是大我一岁的表兄,从小他就是我的玩伴。那时候他家住在外婆家附近,那是一个很秀气的小山村,一到夏天就是满山的苍翠。山上是一个未知的大世界,有绿色的丛林和灌木丛,有野花和野果,那是我关于世界的最初印象。整日跟着苏陌在山上四处游荡,听他神气地跟我介绍各种完全陌生的事物,引得我对他有些小崇拜。但男生在一起也总是免不了各种无聊的争执,更何况他有天生的顽皮性格——总是在走路时吓唬我哪里有蛇,或者搞一些恶作剧——很多次从山上下来,我们都因为打架打得面红耳赤而挨训。
  虽然我们两个在打斗和争论中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假期,但是每次开学要分开的时候,我却总是哭天喊地地闹着不愿意回去,而他也是在屋里大声哭泣着。虽然我妈一直在旁边哄着我们说很快又会在一起玩,但我们依旧闹着,吵着,好不容易妈才把我拉到摩托车上。我坐在车上一边哭着一边向后望向他,看着他的身影向我招了招手,最后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
  
  [3]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一起去了珠海,因为我们的父母都在那里打工。他依旧和以前一样顽皮。大人们逗他说成绩不好是不是因为在班上找女朋友去了,他笑着说:“是啊是啊,你不知道我们班有几个长得特别漂亮。”然后又转向我,“你也有吧?”
  “你这个不中用的。”他妈妈笑着宠溺地踢了他一脚。
  于是我也潜移默化地受了些微的影响,比如出门时对着隔壁正在敷面膜而没有关门的阿姨怪叫,或者在公交车上大声唱《Super Star》而引得整车人都对着我们怪笑等等。我想,那个年纪也许就是完全属于张扬的,不会有任何成人世界的杂质融入,纯粹的童年时光。
  有一天天气很热,我和苏陌搜罗出所有毛票和一些可以兑奖的酒瓶盖,整整8元钱,出去买了两根冰淇淋吃。街上可以吹到凉爽的海风,于是我们都不愿意再回去。
  这时苏陌看到对面有个小书摊,有一堆人围在那里看,便建议要不要去看书。我想呆在家里也没有事干,于是同意了。
  我在一堆漫画书中寻觅,抽出一本《柯南》打开正准备看,一个比我高一头的男孩凶神恶煞地从我手上硬生生地抽走那本书。我一向对这种事情忍气吞声,没有理睬,正准备拿另一本看的时候,苏陌走过来狠狠地推了那男生一把:“你凭什么抢他的书?”
  “抢了又怎么样?”那男生气得整张脸拧在一起,用犀利的目光怒视着苏陌。苏陌眉头微微蹙起,有汗珠从脸颊滚落。两人就这么一直对峙着,周围受热膨胀的空气似乎也凝固在一起。开始有路人注意到两人的异常聚集过来,我推了推苏陌:“走吧,我不看了。”于是拉着他逃离了现场。
  走在路上,我对他说:“一本书而已,没必要这样啊。”他白了我一眼:“那就让你这样被他欺负啊?如果他下次遇见你的时候,他还是会欺负你!”
  到了家后,我妈大肆地表扬了他一番,同时也对我做了一番“要懂得反抗”之类的道理。这与我平时所受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我安静地靠在苏陌的旁边,看着他脸上还未褪去的一片红色,伸手揽过他的肩,对他说了一声谢谢。他嘿嘿地笑了两下。
  暑假结束后我们再一次分开,那时候的我们已经懂得了一些含蓄。但当我下车后看着还在车上的他逐渐淡出我的视线,还是很强烈地感觉到内心的不舍。
  很快地,我们跨入了青春期——十五六岁,轻狂而叛逆的时期。
  
  [4]
  
  我升入高中之后,进入了全封闭的生活模式。完全陌生的环境,加上自己极差的适应能力,我的成绩随之跌入年级中下游,直逼1000名。叛逆期的自己更是经常与家长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消极的”、“堕落的”,这是别人形容我的定语。而苏陌的叛逆比我更甚,他整天跟随不良少年在街头厮混,帮人打架。那一段时间我没有再见到他,但从亲人们转述他情况时忧虑的神情和凝重的语气,也可以估计到他的情况不妙。
  再次见到苏陌是在我15岁生日那天。他变了不少,褪去了原本童稚的面容,整个人充满了一股锐气。他的穿着也变得异常,头发留得老长,还染成了酒红色。面对他的那一瞬,过往的影子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心中有什么地方被堵死,异常难受。
  他依旧是像以前那样揽过我的肩膀,笑得一脸灿烂:“你是不是找女朋友了?”开着一些不三不四的玩笑。
  那天我第一次被亲人们灌了一点点并不烈的葡萄酒,从未沾过酒的我不一会儿就感到眩晕,便一个人走出门外。
  往回走时,听到亲人在席后讨论我的状况。
  “他……现在确实不行。”
  “不用再读下去了,这样自甘堕落。”
  “我们说他还不高兴,我看他这样下去……以后在社会上怎么混……”
  再一次走出去,蹲在一个角落,无声地释放着内心的种种杂乱的情绪。
  苏陌不知何时站在我旁边,伸出手来拉我:“去走走吧,会舒服一些。”
  我们漫无目的地逛了许多圈,也不说话。夜已经很深了,我说,回去吧。到了家门口,才发现大门紧紧锁着。他打电话过去,原来大人们还在KTV。
  我们坐在地上,呆望着黑暗中近似凝固的空气。我转过头看他,他的脸已经被时光打磨得棱角分明,在夜里微弱的路灯照耀下,隐隐约约透出一种颓废的美感。
  “你说……我们以后会怎么样呢?”我开口问他。
  “嗯?”他转过头来。
  我拍了拍他的腿,“我妈说现在你比我有前途,至少你比我会交际,以后凭你的交际能力找个稳定的工作也不是不可能。我……我却不会,做人不如你,现在成绩也不行了,也没什么特长……无可救药。”说完我笑了笑,自嘲。
  他没有回答,从裤袋里掏出一根烟,又从另一边掏出打火机将它点燃。
  小巷里很静很静,已经没有了来往的人群。那根烟在黑暗中发出星星点点的寂寥的光。他用手夹着烟,吐出一圈苍白的烟雾。
  “好好读书,别像我一样。”他用另一只手拍了拍我。说完,他将手里那根烟扔向夜空。烟火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最后那星星点点的光坠落在地上,化成一圈圈的烟雾,升入已深的夜幕中。
  
  [5]
  
  “唉?小子?有没有听我说话啊?” “有呢。”我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什么时候……出来玩吧,”他突然说,“听说你小子这次考得不错啊……有前途,好好干啊。”
  “那是,我可不像你,又是女朋友又是打架的。”我逗他说。
  “嘿嘿嘿……我冤枉,我早就‘从良’了好不好?打架……没意思,反正到头还不是两败俱伤来着。好了我得帮我老娘做事情去了……要不然等会儿又是唠叨,我可受不了。”
  “嗯……那再见喽。”
  “拜。”
  结束与苏陌的通话。我又望向天空,看那些飞翔空中的风筝。它们依旧那样自由,那样轻轻地在天际划出轻柔的痕迹。宛如那些我和苏陌所共同拥有的时光,那样云淡风清,却又那样令人留恋。我知道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崎岖,有坎坷,不是一帆风顺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就像那些风筝……
  
其他文献
话说交稿过后,我与小正聊得欢快,她好死不死滴来了句:快去看稿吧,还想到月末忙得猪狗不如死去活来呀!我扔过去一个得瑟的表情:我乐意。我就是没有天天看稿,日日清仓的习惯嘛~和我挤一条船上的那几位大神,你们怎么看?(众:都什么时候了,才想起来做话题,病得不轻- -)  怡明:拖延不是病,拖起来真要命!用我姥姥的话说就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都说狗急了跳墙,人急了……也能上树,不信一个编辑后面扔一只老虎
[此去经年]  前些日子,无意间读到宋之问的一句诗: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想起这些年来的很多人与事。  七岁,划破手指,如今伤疤还在。十岁,公园磕破小腿,缝针后留下印记,像蜈蚣。十二岁,患上咽喉炎,至今未愈。十六岁,军训第三天,大雨,爷爷因病去世。二十岁,即将告别大学生活,步入社会。  小学到大学一直同校的朋友,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说要永不分离的两三人,早已不知踪迹;远方能相互倾诉、写好几页信
“不要再打了,这个号码已经停机了。”“不!那我打给小区门卫。”“可是门卫说了,你爸爸已经搬走了不住那儿了,接受现实吧西里尔。”“不,不可能的。还有,爸爸他应该把我的单车给我带来的,我要问问门卫我爸他现在在哪儿?”  爸爸说好的,他会在一个月后接自己回家的。苦等父亲不来,西里尔只好自己偷偷跑回家,拼命地敲门可是一点回应都没有,邻居嫌吵把他赶下了楼。看着追来的福利院管理员,西里尔夺路而逃进了小区的医务
[1]  “高二四班……”  “是有荧光的那个班哦……”  “感觉应该挺浪漫的嘛。”  “其实是太恐怖了啊好吗。”  小松刚来到九中不久,就从后桌刘佳口中听到了关于荧光的传闻。刘佳口中的“荧光”叫苏玛,是高一四班的,原本她和别的学生没什么不同,真的是一点点不同也没有。连她中午在食堂点的餐,也是规规矩矩的两荤一素,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的照应。只是在这学期开学第二个星期,在一个停电的晚自习时,原本对着黑
[(一)]  我是许荏苒。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借用老爸的话说就是“人如其名”,为此他花了一个多星期翻烂了一本破旧的字典终于赐予了我这样一个如此美好却又无实义的名。我的名字也成为了老爸骄傲的源头,特别是当亲戚朋友组团大肆夸赞她的女儿如何如何真是人如其名文艺清秀时,他那神情简直比当了神仙还自得。久而久之,我终于被老爸的真谛所感染,导致我宁愿相信夏锦年叫夏锦年也不会相信那些只能写呆板字迹
“我想我会藏好我的伤,如你所愿。  我想你会忘了我的好,在下个陌生的街角。”  ——《校服的裙摆》    想收拾整理一下凌乱的心情,提起笔又不知该如何道来。原来时光的流逝真的只是弹指一挥间,渺小的我们可以被它轻易就忽略掉。等我们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些曾视若珍宝的回忆已离我们好远,才觉得怅然若失。却也无力再挽回什么。  又或者,一个人也不错。        高一的一群朋友都各奔东西,小柒去了另一所学校
话说长春有个清华路156号,那栋绿色的六层小楼里,有两个不怎么风骚的男人和六个疯子一样的女人,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and天马行空的故事……  ——哼!我才不告诉你这就是一个纯洁得不能再纯洁的八卦栏目呢!  闺蜜是怎样炼成的  闺蜜吧,就是闻着味儿凑一起的。啥味儿?就是你到了一个房间,闻着味儿就知道哪个是她的毛巾,哪个是她的被子~感觉那么像真爱啊~  元博和围子逛街走到哈根达斯前。  元博:你
我浑浑噩噩地挥霍了那短暂的暑假。我都没办法确切说出来我每天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事——睡觉,上网,偶尔写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然后看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看着离开始补课的时间越来越近,心里就莫名地害怕起来。  补课前三天,那晚上我整夜没睡,把所有的作业都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写。我记得我妈当时进我房间两次,第一次是十点的时候,她把门推开看了看然后又轻轻地合上,什么话都没说。第二次是接近十二点的时候,她冲了杯麦片
凌晨被手机铃声吵醒。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我知道这是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两年前被我抄在本子上的。如今又因《非诚勿扰2》迅速蹿红,深受广大青年男女的推崇。  忽而你悠悠地说:“怎么可
大家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而我曾经一直觉得,我与你是上辈子的仇人,才会换来今生如此陌生的父女关系。  我一直认为你是不爱我的,一直认为在你眼里只有弟弟是你的宝贝。若不,为什么从来你都没有给过我拥抱?若不,为什么你从不曾牵起过我的手?若不,为什么在我七岁那年我不小心推倒弟弟你狠狠地甩了我一巴掌,让我小小的脸瞬间浮肿?  也许是因为那段记忆,你在我心中一直是个沉默而威严的父亲。我一直是惧怕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