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质量问题归零”的再思考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作为我国航天史上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一次任务,作为全体航天人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到今天的60余载,是中国航天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程,是在浩瀚太空树立起的一个个举国振奋、世界瞩目的伟大奇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和伟大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嫦娥五号成功,是60多年来航天人始终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质量至上的价值追求,把实现“建设航天强国、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作为始终奋斗不懈的目标。
  一、质量至上对于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
  “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航天产品的质量涉及到不计其数个繁杂精细的部件,每个部件的任何一个工序中的细微问题都会影响到发射和运行的成败。每一名航天人的质量意识最大程度上影响着航天产品的质量,每一名航天人的责任意识影响着航天事业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细节决定成败,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坚守精益求精、至臻卓越的质量意识,把严明质量要求、强化质量落实、全面提升航天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置于研发设计生产检验运行中,努力实现好“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质量管理理念的经验积淀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质量高地,正向着新的起点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就,迈向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既需要创新的智慧、探索的勇气,也始终离不开质量意识的营造,离不开质量至上的大力支撑。我国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在同频共振。一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开拓先锋们,以“坚持、完善、发展”的原则、注重客观的朴素发展理念为指引,为全体航天人树立了崇高的航天事业使命感和航天质量价值观。二是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細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字方针指引下,总结形成了“双五条”归零、“72条”和“28条”等质量管理方法,培育了“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的质量理念,锤炼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有力保障了航天型号飞行试验的连战连捷。三是1990年,借鉴航空,把“质量问题归零”引入航天,“质量问题归零”是我国航天质量史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航天人在经历借鉴摸索、运用拓展、短暂波折、总结提炼、持续创新的各阶段,遵循“实践—发展—再实践—升华—创新”的迭代途径,所形成的一套科学、完备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1995年8月,在全面总结航天系统贯彻、执行、落实归零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原航天工业总公司发布了《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办法》,第一次明确提出“质量问题归零”的概念,从定位、机理、性质、责任、措施等方面明确了质量问题“归零”的五条要求。
  1996年4月,原航天工业总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质量问题归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概括性地提出了关于质量问题归零的几点要求:定位要准确,机理要清楚,故障要复现,问题的性质和责任要清楚,措施要可行、有效,举一反三。初步勾画出质量问题‘归零五条’的基本内容。1996年10月,在总公司召开的“圆满完成 ‘两箭两星’任务暨1997年卫星发射计划动员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归零”标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杜绝重复故障发生。这就是规范化、制度化的技术归零五条标准。
  1997年10月,原航天工业总公司在“技术五条”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质量问题在管理上归零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管理工作归零的“管理五条”,即由于管理原因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为彻底解决问题,避免重复发生,必须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5条标准逐项落实。至此,我国航天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管理“双五条归零”方法体系和管理制度正式建立。其内涵也得到极大拓展:所谓“双归零”,是一个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旨在追溯、防范次品、故障、事故等质量问题,改进、提高质量的闭环处置体系;对于系统中发生于研制、生产、试验、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技术和管理两条路径上进行归零清算,力求准确地分析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纠正措施,并延展至相关问题的预防措施。“双归零”所追求的,是工程产品和工程过程“零缺陷”“零事故”。
  2002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双归零”管理制度上升为管理标准,颁布了《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双归零”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航天科技和航天工业质量管理的行业规范、管理制度、行业标准。
  2015年11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导制定的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该标准深入总结了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是我国首次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管理最佳实践推向国际,是我国向国际输出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重要成果。
  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实力的象征。技术和管理“双归零”要点各五条,经历了实践锤炼、理论抽象,是中国航天界自钱学森时代传承下来的系统性工作思路的完美呈现。坚持科学管理,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对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创造性运用,从建立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到全面实施矩阵管理、项目管理、“零缺陷”管理,形成了科学严密落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   三、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坚持“质量问题归零”
  2020年恰逢我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50周年,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正式开启了探索太空的征程。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并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艱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眼于解决当前航天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这是每一名航天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提升质量管理的总思路是严格质量控制和优化质量保证,即如何合理地量化质量控制要求、设置质量控制节点,对质量保证工作开展的时机、内容、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进行适当地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一是全员坚持“质量至上”的理念。质量是航天事业生存的根本,没有质量的效益是“零”。作为航天人, “质量至上”、“质量第一” 的理念和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我们必须始终将质量视为我们的生命。 二是全员坚持“质量问题归零”的原则。针对不同产品的研制任务要求提出特性化的质量管理机制,完善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优化质量控制要求,坚持和完善科学的产品保证管理方法,并有效规范和落实。
  回溯我国航天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实践、发展历程,“质量问题归零”是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丰富发展、日臻完善的伟大经验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伟大梦想需要伟大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地保证成功,高效率地完成任务,高效益地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能力,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要:长江流域自两宋以后都是中国经济中心,近代以来更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研 究发现即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这一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体上也并未增长,可长江沿岸城市交通地理位置 优越,几百年间都作为当地的经济中心,由此吸引了外来人口向沿江城市转移。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像上海、南京、 武汉之类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移民为城市带来了必要的劳动力,城镇人口的增加也大大加快了长江中下 游城市的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的有益途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与社会发展同步,档案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为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针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规范文件。对承担国民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企业来说,也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的有益探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同,其资本由国家所有或者控制,其经营活动同时具有
生命理论是托尔斯泰影响较大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命的矛盾性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生命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个体意识的两重性;个体生命与他人生命的矛盾性;生与死的矛盾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党和国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想不到、管不住”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9年8月12日,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通过向中国输入商品掠夺了大量财富,并通过战争和胁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每一次外交事件发生后都会有抵制洋货运动随之产生。报刊是近代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报刊广 告不仅能够将企业的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也可以在广告中夹杂部分煽动民族情绪的言论,利用民族情绪达 到鼓动爱国民众抵制洋货、支持国货的目的。从广告内容上看,抵制洋货运动与外交事件高度相关,而抵制洋货 运动产生的
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的必须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从项目审批立项、勘察设计、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验收,都离不开造价控制。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发展生产力空前发展,我国大力推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搭乘东风,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投入到建筑工程行业中,从而导致业内竞争加剧。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工程已由粗放式管理过渡到精细化管理,建设单位越来越重视全过程造价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