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应加大“培养”农村校长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爽认为,农村中小学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要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除了鼓励城市的校长“下乡”,更要培养本地的校长和老师成材,农村校长和教师比城市名师更接地气,更熟悉农村学生的心理,更有条件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鼓励他们沉下心来,依托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理念与做法、结合本校特色、抓住核心工作、关注学生成长,走一条适合本校的发展之路,这更能切实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取得实际进展。
  (摘自2014年3月17日新华网)
其他文献
当下,“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直响着,然而,令人们感受更多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思维。很多学校的功能室和仪器形同虚设,老师和学生依然被局限在教材和考试大纲里。某些地方学校为了追求成绩,甚至于无视学生身心健康地需求,音体美教育几乎为零。这些现象,让人震惊。  有人会给应试教育寻找存在理由:应试教育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最公平的教育。这一认识,是基于对国内官僚、学术团队的腐败而产生的不信任。然而,怎么就意识不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4期刊登宋霞的文章指出:写评语是一件非常繁重且痛苦的差事:一在于量,二在于质。评语的内容要全面,能传神地描述孩子的特点,又要有引领性。因此,要想保质保量并且有效率地完成评语,班主任必须善于利用身边的学生和教师资源,用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找到能“为己所用”的学生评语资料。一方面,利用学生资源,建立评语“语料库”。学生是最好的评语撰写人员。将学生的评语纳入语料库,评语
为什么现在会有暑假补课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暑假补课的原因之一是家长的省心心理所致。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在经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之后,他们所需要的是合理的心理放松以及适当调整,这也应该是设立暑假的初衷。既然暑假就是用来给孩子们休息调整的,那又何必去过多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年幼的孩子身上呢?再说,暑假虽然漫长,但只要家长能够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心理及思想引导,比如在孩子完成规定的暑假作业之余,有
“没资本还不学习?没背景还不学习?长得不帅还不学习?智商不够还不学习?”日前,一则学校升旗仪式上的演讲在网上热传,演讲者据说是无锡市堰桥中学的一位副校长。(2014年4月18日《现代快报》)  诚然,校长的励志演讲从某种层面上的确道出了社会的现实,其内容也一改某些校长思想灌输的死板与僵硬;然而,作为教育者将社会的负面传递给学生,即便能激励学生学习,但其学习行为也难免不被势利与功利之心所裹挟。如果学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中央第43督导组的指导下,学校党委坚持“真心抓学习,诚心听意见,实心促整改”,通过学习教育加深认识,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即知即行边整边改,加强领导务求实效,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深入学习,不走过场  学校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多种措施扎实推进,推动领导干部认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提升。  一是集中学,结合实际工作学。8月下旬,学校用三天半的时间召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并分别针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
以前大学的迎新标语,都很“官方”,主要是热烈欢迎新同学之类,进入新世纪,尤其是“90后”开始步入大学后,迎新标语,增加了“个性”元素,准确地说,不再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学术处或团委)统一制作标语,而是允许学生社团也制作迎新标语,于是迎新标语不再板着面孔。这当然是进步,也让新生一进校园,就感觉到大学的鲜活。  但是,如果迎新标语的创新,就停留在字面上,就可能出现为创新而创新,以至于为博眼球,搞出一些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则是学校的生命之源,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此,我校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研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宁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称号,同时,连续五年被评委“济宁市文明单位”和“曲阜市百家文明单位”。  强班子做表率  坚持思想建设 我校把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要求放在首位。坚持每
“大鱼小池塘”效应(BFLPE)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rsh和Parker在1984年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变化与其所选的参照系有关。对于具有相同能力的学生来说,进入平均能力水平高的学校或班级相对于进入平均能力水平低的学校或班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将会降低。而且学业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成绩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学业自我概念的降低可能会引起学生成绩的下降。基于理论和现实社会现象的思考,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第3期刊登徐玉斌、詹美娜的文章指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在于其渊博的学识,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