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视角下的文本批评模式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z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当前以图像记忆为主的时代中,艺术与设计的符号意义越来越受到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而在语言学的引导下,当代社会各种艺术理论与批评的研究,都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于艺术内部当中所产生的关系之间的研究与讨论。本文主要从设计批评的视角出发,以文本批评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深入剖析语言学和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对于设计批评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设计批评;符号学;形式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32-02
  一、文本批评模式的影响因素
  尤尔根·哈贝马斯曾被誉为马克斯·韦伯以来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作为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研究角度从其早期的社会思想,逐步转向了有关于技术的理性思维对生活世界压抑的方向。进一步推动了研究的关注重点,朝语言符号作为媒介的传播沟通领域拓展。在其作品《语言学的转向》中曾经提出理论:西方的科学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范式转换”。第一次“范式转换”主要是强调认识论的重要性,第二次“范式转换”则是强调主体之间的可交流性的核心位置。而至此语言学的相关研究重点则从思想和观念转移到了语句及其意义的角度。
  在语言学的影响下,艺术界的理论和批评的研究则开始重视艺术内部间的关系讨论。索绪尔开创的符号学理论成为艺术批评的新能源,同时也为认知和阐述设计作品提供了更新颖的视角。在当前“图像时代”的背景下,艺术与设计的符号意义逐步走进社会学与哲学家的视角中。因此,以语言学作为基础的批评模式更有利于艺术实践活动的评价能力,并且为设计提供了类型学的评判途径。从这些背景出发,文本批评模式可以作为社会学批评模式与作者批评模式之外的一种补充。如果文本批评的过程中绕开了设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则会变成纯技术主义的唯文本论,进而变成了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设计语言修辞学。
  (一)能指与所指
  索绪尔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语进行了剖析,并且做出了构成的分解,总体将其分为两部分:物质方面说出来或听得到有意义的声音、心理方面声音所代表的概念。这也被称为“能指”和“所指”,两者共同构成了符号。在索绪尔的理论中,语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符号系统,与社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包括权利、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任意性,会因为时代的不断更迭和社会的更新发展,而不断产生演变。所以“能指”与“所指”的变化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所指”是可以不发生改变的,但是在社会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中,“能指”是会随之而发生变化的。在视觉设计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具体的形象,也就是“能指”,借助形式、色彩和图形等,来传达出具有丰富内涵及意义的“所指”。在社会系统、时代发展等多层因素的影响下,一个“能指”所对应的“所指”可以包含并且延伸出多个“所指”。也就是说,设计创作者在其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对于其所表达的主题背景拥有充分认知和了解,以此为基础来创作出沟通性更强的视觉设计符号。
  (二)语用学层次的批评
  语用学主要是一种关于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其使用者及对环境和目的的依赖研究,又被称为符构学和语言实用学。从语言的应用过程角度来看,其所涉及方面涵盖范围较广,其中主要包括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反应和心理、话语所处的语言和社会情境、话语的对象及分类等。
  设计的语境符合程度对于使用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以语境的视角作为出发点,联系并且分析文本结构的描述与语境的各种特征,比如认知再现、过程及文化因素等。因此,在关于设计文本有关的考察、分析与评价这些方面中,语境视角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论的价值。
  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展览中,发掘通道是在所有展示地点中的最佳选择,并且最为了最优的展示语境。使得游客在参观过程当中,获得了极为震撼且身临其境的效果。这样原始且最初的发掘环境所营造出的语境,能够在视觉效果的体现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语义学层次的批评
  语义学主要是一门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是通过语言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为研究重点,又被称为“符义学”。普遍在关于产品和建筑设计的研究和批评中运用较多。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语义对于使用者的理解以及操作产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延伸出了“产品语义学”。曾经理论提及,语义学研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人类因素学从基础的身体和身心的区域,进一步拓宽并发展至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区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语义学则要求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重视作为信息时代的建筑,应当更加重视传播交流而非空间。在现代大多数建筑设计中,试图通过隐含的语义来实现一定纪念性特征,主要常见于国内外的各种纪念性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国内的建筑设计中最为普遍。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的建造,主要是为了纪念1923年郑州铁路“二七”大罢工中的英雄们。设计者通过两个五角形的双塔塔身,以及塔身整体14层的层高,来分别对应“二七”大罢工革命活动中的日期“二”月和“七”号。在语义学的影响下,建筑设计的作品中的叙事语言功能不言而喻。
  二、文本批评模式的发展新阶段
  俄国形式主义主要是20世纪前期盛行于俄国的一股文学批评的思潮。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和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为组织形式,圣彼得堡大学和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是组织当中的主要成员。俄罗斯形式主义理论的主张,集中于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的反对,进一步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影响到20世纪初,与艺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俄罗斯悠久而又丰厚的传统艺术文化,形成了各种艺术思潮相互碰撞并且交汇而生的历史图景,进一步推动了俄国形式主义,朝艺术语言历史性道路的迈进。而其中的“陌生化理论”和“构成主义”则主要影响着设计批评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陌生化理论
  1915年到1935年间,俄国出现了以关注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批评流派——俄国形式主义。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理论,主要是提倡语言运用的原则方面。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以此来增加时间的长度和感觉的难度。
  从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与艺术的运用上来说,其主要在三个层次方面发挥了作用:语言层次、内容层次和形式或艺术类型的层次上。
  从语言层次上来看,陌生化使得语言变得困难,有意地造成了某种阻碍,而这种阻碍的方式经常运用在艺术与设计的形式表现中。著名的德國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在戏剧中提出过“间离效果”,这就是陌生化效果在戏剧中的具体体现形式。通过打破舞台等于现实的幻觉,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效果,来避免观众陷入“催眠”的被动接受状态。而进一步来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并且反转角色从而掌握批评的权利。
  从内容层次上来看,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挑战并且打破那些传统,并且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进行多方面不同角度的描述,使得传统上,人们已经普遍接受并且视为平常的事物变得极为反常和不同。
  从形式或艺术类型层次上来看,一些被当作“草根”文化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以及设计,常常会被主流文化吸收,并且成为艺术设计中的新生的因素,保持具有一定时效的活跃性。
  (二)构成主义艺术批评
  构成主义美学在20世纪早期对于设计批评理论的影响极大,其中构成主义通过功能与技术的强调而带来了某种艺术的普遍主义,以一种“国际语言”的创造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主要强调利用技术来代替任何种类的“风格”。
  但是从现代社会中,为了实现设计的功能性与社会性的结构主义设计流派,却逐步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并且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类型。对构成主义的过度追求,最后很有可能大多流于表象。而带有普遍价值的功能主义,虽然可以得到快速传播,但是并不一定能够适用于每种类型的意识形态。
  三、结语
  设计批评在设计中,同样受到了现实世界当中多层次核心价值的影响。因此在当代设计中,如何能够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对设计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成为了当前设计批评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时代的不断更迭、发展和变化,营造出了当前拥有变幻莫测文化品格的设计。从设计批评的早期对比来看,当代设计批评拥有了一个更加宽容、自由和灵活的空间。文化的兴盛与繁荣,为语言自由的道路提供了更加畅通的前景,当代社会的设计发展的多元性态势,进一步决定了设计批评的多元性。尽管曾经有人调侃性地提出了“批评——这是愚蠢者评判聪明人”这样的批评无用论,但纵观整个设计发展和成长的历史来看,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发展具有重要性。设计生态和环境的净化,需要设计批评的参与。因此,在设计发展中,设计批评仍将长久存在并且成为一种长期并且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厚石.设计批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崔芳芳.从俄国形式主义看诗歌语言的“文学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4):66-69.
  [3]张云鹏,胡艺珊.从符号学角度看陌生化理论[J].昌潍师专学报,1997,(03):16-19.
  [4]张晓.基于都市风下的中国画图式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04):55-56.
  作者简介:温丰泽,女,汉族,河南许昌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 网络流行语“××子”因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的播出而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走火。本文通过描述分析网络流行语“××子”及其衍变机制,尝试对“××子”的起源做出考察;同时,对“××子”流行原因进行梳理,旨在对新兴网络流行语“××子”的流行与传播做出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 网络语 “××子”;衍变机制;流行原因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A这个B那个”是现代汉语中表达高量级含义的常用构式,述语动作具有反复性、连续性、无序性特征,行为作用于不同的指示对象,使之呈现多样、量大的意义。构式主要用于进行事件、惯常事件和道义情态句中。  【关键词】 这个;那个;高量级;构式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124-03  现代汉语中的“A这个B那个” ①可以表
期刊
【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与发展,电影作为一门集合了文化和商业的文学艺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脱颖而出,它通过片名、镜头和字幕惟妙惟肖地展示中国文化,为国内外观众带来视听盛宴,使之感悟人生百味。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灵魂。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在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的选择上,归化策略能够使片名在内容和形式上迎合国外观众,更恰当地贴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目标语受众独特的情感需求,
期刊
【摘要】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享誉全球,被翻拍成多种影视作品,给后世带去了深远影响。分析其成功原因,还要归根于该长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语言创作风格上,当中独特的英式思维,使得作者透过小说内容,展现了特有的语言风格,再配合幽默、讽刺等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成就了这部经典著作。本文主要对《傲慢与偏见》的英式语言风格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了解、掌握英美文
期刊
章一 岭南黎家  前丐帮帮主冼红阳遭人陷害,诬其刺杀当朝太子,人证物证俱备之下,冼红阳被朝中的云阳卫及各路江湖人物一路追杀,幸得江湖浪子莫寻欢相助,二人杯水相交,遂成知己。  莫寻欢的好友,青林庄庄主越赢与锦江门门主杜春护送他江北一路,而江南一路,则由莫寻欢的另一位好友,兵器谱上排名第三的飞雪剑叶云生护送他前往。  可这一路,和冼红阳起先走的一路大不相同。  剑光起,如雪落。  叶云生的这柄佩剑亦
期刊
【摘要】 《走月亮》是儿童文学作家吴然的一篇儿童散文,散文中美的纯真世界体现了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的审美特征。文章描绘了一幅幅云南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乡愁和纯净的色彩。本文从语言、作者、文体、文化几方面对《走月亮》进行解读,挖掘其中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 美感;儿童散文;吴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2
期刊
【摘要】 本文借用福柯的权力话语与主体重建理论,探讨《灵魂在起舞》中女主人公惠美子话语权的丧失与重构。惠美子作为日本第一代女性移民,年轻貌美、命运多舛。尽管其不幸的成长历程使其在择偶时任人摆布,但她绝非处于男权压迫下完全失语的女性。她洞察世事,勇于反抗。虽然她对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追求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她的精神却已深深影响了下一代日本女性移民,为她们追求独立与平等注入了新的力量。  【关键词】 福
期刊
【摘要】 《女勇士》是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处女作,该书不仅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非小说奖,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拼贴和视角转换的空间形式,使读者以一种新的视角探析文本中华裔母女的关系,洞悉这种关系背后所隐藏的族裔性。由于受到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汤亭亭的空间书写呈现出变化性、多元性的族裔特征。其次,《女勇士》的独特空间形式凸显了族裔性
期刊
【摘要】 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审丑作为审美活动的一部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审美意义中的丑虽然是美的对立面,但是仍具有意义。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主要是在日本大正五年后,当时的乱世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在那个社会中,善恶都被无限放大。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丑的体现。本文从《罗生门》中审丑的对象、审丑的艺术手法和审丑的意义三个方面,探寻《罗生门》在丑这一独特审美范畴的艺术性。  【关键
期刊
【摘要】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中一抹不可忽视的色彩,为世界文学宝库贡献了诸多财富。但是,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它们所呈现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从文化意向的角度分析这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文章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英美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以两部作品的文化意向作为对比分析的对象,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