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三层四解五步”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全过程,通过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课程改革思路,结合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三层四解五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推动职业院校全面课程思政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三层四解五步”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从学校、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有机衔接,从弘扬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塑造、培养法治思维和职业基本素养四个方面解析思政元素,通过岗位思政元素调研、召开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五个步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酝酿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吴熊和批校全宋词》近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此诚为学界之佳讯,不朽之盛事!吴熊和(1934—2012)先生,生前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通信编委等,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为当代中国词学标杆式的学者.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闲暇与幸福的关系是作为一个德性伦理问题被提出和探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既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也是幸福本身,两者通过德性达成统一.现代休闲研究也关注休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注看似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闲暇与幸福关系探讨的延续,但实际上更偏向于从社会心理学或历史角度研究,缺乏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当代德性伦理研究中虽有学者提倡恢复亚里士多德论及的德性与幸福的概念,却未体现出对闲暇概念的足够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闲暇内在包含的古典精英主义论调在现代社会的不适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闲暇在当代德
作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个体或平台社区的领导者,平台企业的策略选择往往需要在企业逻辑和社区逻辑中取得平衡,尤其是在面对道德合法性威胁时,平台企业需要在维持企业生存和保全集体利益中做出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合法化成本,维持其最初的道德合法性.从合法性评价的受众视角出发,平台企业并非总是会面临同样类型的道德合法性威胁.在面临以业务层面为主导的道德合法性威胁时,平台企业会着重面向需求方开展实质工作与意义工作,强化网络效应.此时,平台企业作为社区领导者,遵循社区逻辑来保证供方群体生存.而在面临以架构层面为主导的道
平台经济是互联网平台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我国目前的平台经济在总体上呈现出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在相关细分领域基本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但涉及垄断行为时则需要做具体分析。平台经济具有网络效应和跨界性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点,反垄断理论和实践需要做出及时的回应和必要的变革,我国在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需要注意竞争与创新的平衡等问题,并予以细化性的规则指引。互联网平台“二选一”和“大数据杀熟”等热点问题有构成垄断行为的可能,因此需要纳入反垄断法的制度框架进行严谨的竞争分析与法律论证。
在厘清英语应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以100名高职学生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参与涉外语言服务活动中在识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维度的实践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识读维度方面,听力水平提升明显,但阅读理解能力仍需加强;在语言表达维度方面,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写作和翻译能力提升较小;在跨文化交际维度方面,对外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等有较明显的提高,但对外宾思维方式的接受度方面仍有待加强。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与双创教育均已成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热点。基于对中职现代学徒制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双创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工匠精神培育与双创教育的关联性及协同育人原则,提出“双元双轨、三维协同、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以期依托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培养中职双创型工匠的育人目标。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承继了光荣而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今天的新媒体以微博、微信、QQ、抖音等即时通信工具为代表,具有便捷、快速等传播特点。新媒体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但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宣传带来一定挑战。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应坚持教育主题的明确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渠道的多样化、教育方法的新颖性原则,同时还要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贫困的反复性特征要求我们做好全面脱贫之后的防止教育返贫工作。建立教育返贫阻断机制,首先需要准确把握“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差距”“脱贫地区教育精英外流”“偶发性事件”等教育返贫的可能致因。在此基础上,要确定标准、划定层级,建立教育返贫对象的识别机制;要重点关注教育返贫风险源,畅通监测信息传递渠道,建立教育返贫的监测预警机制;要做好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和对象激励,建立防止教育返贫的联动帮扶机制;要积极开展省思回溯,总结教育返贫阻断规律,建立实效评估反馈机制。
隋前乐府习称古乐府,隋唐以来古乐府地位日高,甚至成为与《诗经》相提并论的经典.从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可以清晰揭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隋代王通《续诗
求是书院自1897年创办后,校名屡经更改,校长亦多次易人.然而,既往的校史叙述因史料阙如而对历任校长的更易细节语焉不详.有鉴于此,本文考证1906年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陆懋勋辞任、吴震春继任的交涉历程,以丰富对浙江大学早期校史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