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的误区及分析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反思要追求深刻性,从实践中来并能指导实践,教师在反思时不能陷入自我求证与自我辩护的误区,不能自我封闭。只有这样,教师反思才是有力的、高效的。
  [关键词]教师反思;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2384(2006)07-0034-02
  
  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教师反思如果走入误区,则收获甚微,甚至会有危害。本文拟对教师反思的误区作些分析。
  
  浅尝辄止型教师反思
  
  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深思,深刻性是反思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反思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欲而不能、能而不长、长而不精、精而不通,即《学记》中所讲的“知不足与知困”状态。教师反思实质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质疑与批判。
  反思是有所求的,求操作上的“会”,求实践中的“能、慧”,求理论上的“悟、透”,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达”。而有些教师在反思时,浅尝辄止,他们不去真正深入、持续地思考问题,思考往往止于现象,不去认真推敲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表现:教师A经常讲,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的课呢?我希望大家帮助我。但当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教师A最懒于思考问题,总爱找客观原因,谈问题时经常跑题,泛泛地谈论一些社会上的教育现象。
  教师A的表现说明他仅仅具备了反思的想法,但还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反思的发生要先有反思的意识,再有反思的能力才能顺畅进行。这些教师需要下工夫积累反思素材,提高反思能力。
  
  脱离实践型教师反思
  
  教师反思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边实践边研究,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所以教师反思应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但有少部分教师脱离实践进行反思,即为了反思而反思。
  表现:教师B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准备早饭,送儿子上学,然后上班,晚上7点左右到家,做晚饭、辅导儿子作业。直到9点半左右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这时还需要写教学反思,应付评比,因为学校要求每个月要交4份反思论文。她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查资料、去抄些她认为没有任何必要的文字,反思让她心烦、焦躁。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没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脱离自身教学实践,仅仅是在应付,压力大、收获小。脱离实践的反思因为没有针对性,这样的反思还不如不做。
  学校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反思的氛围,给教师创造反思的条件:首先,要减轻教师日常事务性工作,简化工作程序;其次,可请名师做反思汇报,引导大家结合教学实践,写反思性叙事论文。
  
  自我求证型教师反思
  
  自我求证型教师反思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教师在反思前头脑里已经有了结论,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证明已有的结论。自我求证型教师往往工作经验丰富,精通教育教学业务。他们大都非常自信、固执,对种种新异情况或多样的事实、事件视而不见或强加修剪,使其与自己固有的观念相一致。自我求证型教师很少进行元反思,所以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自我求证反思倾向。
  自我求证型教师反思是静态取向的,这种反思很难深刻和彻底。由于批判和质疑的“缺席”,这种反思很可能导致教师将一个美丽的错误或隐秘的偏见坚持多年。自我求证型教师更易走向教条。
  表现:教师C认为,课堂上还得以教师讲课为主,无论课程怎么改,最终都无法抹杀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主导地位。杜威的理论多么诱人呀,最后怎么样?事实上,我们多少年来遵从的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教师C的上述反思根源在于结论先导,然后求证。这种思维往往是定式化的,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很难实现自我超越和突破。这种反思意味着自我封闭和自我欺骗,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自我辩护型教师反思
  
  自我辩护型教师进行反思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他们在反思时往往不能深刻地批判自己、解剖自己,不能客观、公允地进行归因(尤其是自我归因),他们采取自我辩护的态度,把责任都推给外界。这是一种危害最大、最不足取的反思态度。
  教师之所以在反思中采取自我辩护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是件非常痛苦和有压力的事情,所以很多教师极力避重就轻,极力减轻自己的责任,极力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当然我们不排除这种辩护有时是由于认识偏差导致的。
  表现:教师D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约10年,但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于是他在某场合说:我真羡慕某教师,你看他选对了职业,教学效果很好,科研能力很强,成果那么多。在另一场合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也一样,只不过我可能选错了行业,我不太适合做教师。
  教师D的上述说法如果不是认识不足,就是在自我辩护。因为他认为,天赋很重要,别人做得好,主要是因为别人先天就适合做,我做得不好,主要是因为我天生不适合做。于是在反思时就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自我封闭型教师反思
  
  自我封闭型教师反思是就教师反思的方式而言的,指教师在反思时单打独斗、冥思苦想,不肯和他人进行沟通和对话。“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对话对于反思的意义非常重大。个人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对话、思想碰撞就有可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对话有利于自我优化,更有利于避免个人的肤浅和狭隘。
  表现:教师E整天忙着看书、思索、写作,很少上网,有问题也很少请教别人,不肯与别人分享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他虽然经常反思,但收获并不是很大(如果肯与别人交流的话,很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开放、真诚、合作的学习型学校文化,推行对话式反思,提高反思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亦丰.原来反思如此迷人…… [N].教育信息报,2005-01-29.
  [2] 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李小红,邓友超.教师反思何以可能——以学校组织文化为视角[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编辑许丽艳)
其他文献
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经验,消除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弊端,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2006年,笔者随重庆市教委职业教育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考察,感到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完备的管理体系很值得我们借鉴。    澳大利亚职业技术  教育管理的特点    1.机构设置——高职化  澳大利亚的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或升入普通中学,或进入职业院校。其中,职业院校
如何以制定教研组发展规划为抓手,促进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以语文教研组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注重对教研组文化的自我诊断    要创建理想的教研组文化,首要的问题是摸清家底。为此,我们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对教研组的文化生态进行了自我诊断:  年轻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研组现有成员36名,其中女教师35名,男教师1名;达到本科学历的20人,大专学历的15人;平均年龄3
俗话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尽管春天减肥没有成功,大家也不要灰心。本期,武医师带来两个减肥小验方,帮你轻身减肥 。肥胖多由痰湿过重造成  ●本刊记者:中医如何看待肥胖?  【武医师】在中医看来,肥胖是一种病,大都是由体质阳虚,痰湿过重造成的。痰湿在中医里也叫水饮,胖人体内都有痰湿,所以,减肥就要从化痰湿入手。通过去除体内的痰湿,来达到轻身减肥的目的。  下面,给大家推荐两个非常有效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与其回避惩罚,不如正面探讨,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1.惩罚要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对学生实施惩罚,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以及惩罚的依据。要先
四川长宁县地处四川南部,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只有42万人口的山区小县,长宁县希望小学是该县城区的重点示范小学,设备设施较为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县城及郊区小学生入学的热选学校之一。  与希望小学的良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郊的东山小学、农胜小学及其附属的多所村小,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质量都很差,学生流失严重。广大群众对治理农村薄弱学校、办好乡村学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我县在着力打
国外学者一般不提教师素质结构这个概念,他们对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个性品质、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4个方面。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说,这4个方面可以看做是西方对教师素质结构的一般看法。国内学者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看法很多。总的来说,目前大体存在如下几种看法:  1.三分法。(1)有学者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说法,把教师素质结构分为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智能、健康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普天同庆,万人同欢。春节对小孩子来说意味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但对不少老人来说,却包含着“一年不如一年”的惆怅和感伤。  说起来,这种心理真的大可不必。每到过年,我们的春联上都会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人的寿命,你用减法来算,那肯定是“去日无多”,而你用加法来算,又何尝不是“来日方长”呢?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享年112岁,谈起长寿的秘诀,他说:“老不老我不管,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多次为师范学生讲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知识,但坐在教室里亲历家长会还是女儿上七年级后的事情。我每次都按时参加家长会,但家长会的实然与应然间的高落差对我内心产生了冲击,引起了我对“怎么开好家长会”的思索。    应试的主题    这是女儿上七年级后学校首次开的家长会。校长在通过闭路电视向家长表示欢迎后,话题直转中考。“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高分率位居全市榜首,被重点高中录取的
梁同书 (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石翁,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自幼习书,久负盛名  梁同书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書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喜用长锋软毫,蘸墨饱满,运笔快速,并认为锋长则灵,软毫则遒,墨
不久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了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学校新一届主要领导由教职工投票产生。没想到,在这次改选中,在中心学校担任了3年校长、常听到批评意见的我,竟得了全票。  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非凡的业绩,任职的学校也是一所规模不大、没有“名校”、“强校”桂冠的农村小学。当校长后,我对自己提出一个要求:真情付出,做一个让教师喜欢与拥戴的校长。  忠言逆耳利于行。善于倾听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