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联结,一线穿珠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穿珠”是文章的一种结构方法,是指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画地为牢,把自己局限于单一的叙事时间、事件和物体之中,而是寻找事件与人物的本质关系,通过人、事、物或者情感,用一条金缕玉线,把凸显作品主题的众多材料贯穿起来,通过人与事与物的综合运用,事以物传,物与事接,笔笔相承,环环相扣,让现实中关于此人和此事,看似纵横纷杂的材料,层次丰厚、连贯缜密地呈现于文章之中,为文章主题服务。“纵横联结,一线穿珠”要求由人物到事件,由事件到情感,贯穿转换,自然流畅,一处处看似没有准备,其实准备到了圆满,看似没有安排,其实安排到了极致。这种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纵横开阖,天衣无缝,笔致翩跹。当然,要使作文达到这种境界,确实非“斟酌再三,增删数次”方为功的。
  那么,在写作记叙文时,怎样做到“一线穿珠”呢?下面,我们以记叙性散文《西施的眼泪》一文的升格为例,举例略加点拨。
  一、着意铺设,加强线索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篇文章的线索,不能片面地把它当作“道具”来看待,从大处说,有的线索本身就是事件。文章的线索或人或物或事,这种“小东西”往往更为具体可感,能将事件、人物甚至作文的整个意蕴都聚焦到某一个点上,使读者看得见摸得着。作文时要让这“小东西”能像网似的笼络全篇。比如本文中的“眼泪”,既可以说是物,也可以说是事、是一种情感,它使西施悲痛了一生,又流芳了一世。其次,线索的运用还要注意纵、横的关联。所谓“纵接”,是指材料中人物、事件、时间上的承接,重在因果关系和情节的连接;所谓“横接”指的是材料由此及彼,由这人到那人,由这事到那事,重在特征关系,题旨强调。比如本文写西施的“眼泪”是线索的纵接,由西施的“眼泪”触及勾践、夫差、宫女则是横接。文章的线索把握,要做到“纵横联结,一线穿珠”。
  二、精选材料,立意求新,传递正能量
  关于西施的故事很多,有喜的,有忧的,有褒的,也有贬的,有定论的,也有不确定的。但如果大家能够把视角抬高一点儿,站在国家和民族、正义与人文的视点,为在国难当头、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人喝彩唱赞歌,那立意自然高人一筹。如本文应站在正义的立场评判人物,是非曲直的价值取舍符合中国的人文主流,给西施平反昭雪,她不是“红颜祸水”,并由此构成“隐含性喻意”,从而生发出耐人寻味的正视历史的观点。
  三、一线穿珠,平中求变设波澜
  俗话说:“人贵直,文贵曲。”那么要求作文在构思时既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之势,更要对文章的主体部分精心布局,以使故事线索明了,过渡自然,情节波澜不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本文可运用“一线穿珠”的技法,对主人公西施进行“表里情感变化”的文学塑造,使其形象打破定势,从而尺水兴波,收到较为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四、准确引用古典词句,力求文风朴实生动
  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典词句,不仅能给文章的“立意”提供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如本文在升格中,应辩证、准确、灵活地运用历史材料,恰到好处地引经据典,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历史内容和现实意蕴。
  总之,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穿连起来的彩线。这根彩线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是整篇文章的纲。因此,写作记叙文,须“纵横联结,一线穿珠”,方能层次井然,主旨显豁。
  西施的眼泪
  李思奇
  鱼对水说,你不懂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懂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
  西施,我懂你那伤心欲绝的眼泪;我懂你那精忠报国的眼泪;我更懂你那忍辱负重的眼泪。
  【开头能确定文章的行文线索,“眼泪”即为文章的珍珠项链。但是,作为文章的开篇,第二段有先声夺主、恣意强加的感觉,淡化了下文材料的意蕴和读者的阅读思维空间,两段之间联结也不紧密。】
  随着的马蹄声、碰撞的兵器声、勾践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越国覆灭了。夫差亡了越国,勾践成了夫差的马奴。吴王夫差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迷失了自己,却不知勾践早已下定决心复国,而你成了勾践最好的复国希望,我懂你那国破家亡的滴滴肝胆欲碎的泪珠。
  【这一段对西施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彰显不够,没能用“眼泪”把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很好地勾连起来。】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半点不由人”,你生就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庞。那天,你身穿水蓝色素裙,腰间系一条彩带,犹如出水芙蓉,有沉鱼落雁之美。你莲步轻移,慢绕到夫差身旁,你的每一句话语,似乎都用尽你所有的心思,你的每一个举动无不体现出万种风情。那情景,好似一层淡淡的光芒笼罩在夫差的宫殿上,若隐若现,真可谓是“步步生莲,魅惑人心”。刹那间,你笑了。这一笑,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一笑,天地芳华为之失色,日月星辰为之变幻。可你一转身,眼角的泪珠悄然无声地滑落下来。我知道,你表面上强颜欢笑,内心却有无尽无奈和委屈,身上却有超越男子的担当……
  正如勾践所料,夫差对你一见倾心,你成了他身边最受宠的妃子,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夫差对你的宠爱使他的嫔妃嫉恨于你。你怎是那群争宠宫女的对手?你只有默默地忍受着她们的辱骂,可你不能哭,只能笑,你必须坚强,不然怎能完成这一惊天的历史使命?谁也不会明白,你的心中该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啊!
  你在那个敌国的君主一次次的感动中,开始施展你舍身报国的计划,对夫差讨好卖乖,进尽谗言。于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你用温柔的水袖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血雨腥风,江山动荡。水袖一挥,便敌过千军万马。
  【“笑”也是“泪”,西施这种矛盾的表情,应该归结到一种情感中。前半部分一些词语和诗句的运用,不够准确,模糊和淡化了“眼泪”所包含的情感,没有让“眼泪”把叙述中的诸多人物联结起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用纤弱的身躯成就着一场“美人与江山”的壮举。面对暴虐的夫差和不可一世的吴国,你自感力量弱小。因此我懂你那时流下的眼泪。   事态就向你计划的那个方向发展。终于,越王勾践起兵灭了吴国。你的美,让万人膜拜,却又把你推向了令人恐怖的深渊。你哭了,哭得那么忍气吞声;但一转身,你又笑了,笑得那么哀婉悲壮。西施,我懂你那一滴滴尽忠报国的眼泪。
  【“你的美,让万人膜拜,却又把你推向了令人恐怖的深渊”这句含义模糊。】
  你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历史使命。于是,你向人们挥泪告别。西施,你那被世人误解的泪我懂,你在国家最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完成使命之后,你却隐居田园,去创造另一段传奇,你的一辈子比别人的两辈子都值!我知道,你的眼泪融入了浣纱美丽的流水,为世间更多人所懂。
  看遍繁花似锦,云卷云舒。西施,我懂你的眼泪!
  【文尾写主人公“归隐田园”,将传说写实,拘囿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这篇习作在众多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选取一个,加以描述和解析。西施的名声,与吴越春秋、与勾践卧薪尝胆、与“女颜祸水”联系在一起。她身上承载着诸多的历史文化负荷,本身就充满着争议和神秘。小作者在文中运用“一线穿珠”的结构技巧,从历史的角度,用辩证的视角,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情操。文章无论是结构技巧选用,还是主题的提炼,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但习作也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假若给这篇习作的三个事件材料命题的话,可为:“含泪赴难”“忍辱报国”“神秘归隐”。作文对这三个画面的描述不够清晰,时有模糊。二、文中的“眼泪”是串联文章三颗珍珠的线索,这一线索和事件联系不够紧密。三、文尾的“神秘归隐”,由于历史没有定论,因此可模糊处理,但本文结尾给人的想象空间不够,不能表达作者对主人公的留念之情。四、文中有些诗句的运用,给人有无端堆砌的感觉。
  建议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画地为牢,把自己局限于单一的叙事时间、事件和物体之中,而去寻找事件与人物的本质关系,通过人、事、物或者情感,用一条金缕玉线,把凸显作品主题的众多材料贯穿起来,通过人与事与物的综合运用,事以物传,物与事接,笔笔相承,环环相扣,把看似纵横纷杂的材料有条不紊、连贯缜密地呈现于文章之中,为凸显文章主题服务。
  西施的眼泪
  李思奇
  鱼对水说,你不懂我的眼泪,因为你在水中;水对鱼说,我懂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我想对西施说,你的眼泪我懂。
  【引用“鱼和水的故事”里的经典对白,直入主题,紧扣线索。】
  随着的马蹄声、碰撞的兵器声、勾践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越国覆灭了。夫差亡了越国,勾践成了夫差的马奴。此时此刻,浣纱溪畔伫立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她沿着溪流踏着焦虑的碎步,想到家破国亡,就连父亲砍柴维持生计的办法也没有了,伤心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运用合理联想,描述历史背景中的历史人物,并用“眼泪”这一线索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巧妙地勾连起来。】
  吴王夫差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迷失了自己,却不知勾践早已下定决心复国。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被他毁了家园、流离失所的文弱女子,而今却成了勾践复国的希望。她脸上的滴滴泪珠早已吞咽到肚里,谁人也不知道。其实,我懂得此时西施的眼泪。
  【肩负使命,含泪赴难,着意铺展,暗扣主题。】
  “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你生就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庞。那天,你身穿水蓝色素裙,腰间系一条彩带,莲步轻移,慢绕到夫差身旁,你的每一句话语,都用尽所有的心思,你的每一个举动,无不体现出万种风情。你的容颜,好似一层淡淡的光芒笼罩在夫差的宫殿上,若隐若现。刹那间,你笑了。这一笑,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一笑,天地芳华为之失色,日月星辰为之变幻。这银铃般的笑声,犹如泪珠滴答着,让夫差的整个宫殿都在颤抖。我知道,你表面上强颜欢笑,内心却有无奈的泪水化作的坚韧,身上却有超越男子汉的担当……
  【笑中含泪,物境勾连,围绕线索,拓展意旨。】
  夫差对你一见倾心,你成了他身边最受宠的妃子,“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夫差对你的宠爱,使他的嫔妃嫉恨于你。你便成为那群争宠宫女的对手,你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她们的辱骂,可你不能哭,只能笑,你必须坚强,不然怎能完成这一惊天的历史使命?谁也不会明白,你的心中该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啊!
  你用你的心血和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感动那个敌国的君主,从此开始施展你舍身报国的计划:对夫差讨好卖乖,进尽谗言。于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你用温柔的水袖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血雨腥风,江山动荡。你的水袖一挥,便敌过千军万马。
  你用纤弱的身躯成就着一场“美人与江山”的壮举。面对暴虐的夫差和不可一世的吴国,你自感力量弱小。因此,我懂你此时此刻的眼泪。
  终于,时机成熟了!越王勾践起兵灭了吴国。你超凡脱俗的美丽,让万人膜拜,可那些流言蜚语又把你推向了“红颜祸水”的深渊。你哭了,哭得那么忍气吞声;但一转身,你又笑了,笑得那么哀婉悲壮。西施,我懂你那一滴滴隐忍委屈的眼泪。
  【“忍辱报国”是该文的核心内容,用“眼泪”纵横联结,一线穿珠,物事勾连,意蕴深刻。】
  西施,你那被世人误解的泪我懂。勾践灭吴复国,你功不可没。你在国家最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你功劳至伟却不居功自傲,当你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历史使命后,向人们挥泪告别,泛舟五湖,可以说,你这一辈子比别人的两辈子都值!我知道,你的眼泪已经融入了浣纱美丽的流水,汇入到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之中,给后人留下功过评说和无尽的遐想与思念。你的眼泪定会被世间更多的人所懂。
  看遍繁花似锦,云卷云舒。西施,我懂你的眼泪!
  【“泛舟五湖”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意味隽永。】
  升格文与原作比较,有如下亮点值得大家借鉴:一是线索更加分明。小作者不仅将“眼泪”这一线索细化到具体的人物,而且还将“眼泪”细化到人物的具体情感上,赋予“眼泪”以特殊的内涵:有无可奈何的,有忍辱负重的,有舍己报国的。小作者行文时由点连线,再由线到面,既有广角镜头,又有特写镜头,脉络清晰,细节感人。二是立意更为高远。小作者独辟蹊径,撷取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运用多向思维的方式对西施进行超乎常理的评述,使作文的选材达到了“新”“奇”的取材层面。三是文章更有底蕴。小作者辩证、灵活地运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文中大量地引经据典,尤其是大量古诗词名句的巧妙化用,给文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泪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是一首自伤身世的七律。李商隐年少即被赏识,后来却因一桩婚姻,使得他像蹴鞠一样在牛李两党的足下滚来滚去,消磨尽眼中的热焰,只剩下泪水和迷茫。  诗的前面六句,一句一事。“永巷长年怨绮罗”,永巷,是汉代宫中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长年,不但指一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受苦,也不是享乐,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更前进一步。  ——朗费罗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你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末日的悲哀,你是否痛恨如今;当阴冷的寒风扇动着微弱的翅羽,惨淡的夕阳徘徊在高原的脊梁,你是否相信明天。学会放下,不论今天发生了什么,是痛苦悲伤抑或是欢声笑语,总有无数个明天等着我们去探寻。  乌台诗案,宦海浮沉,消沉抑郁的东坡居士来到了赤壁之上,望着
【文题呈现】  我们读古代文学作品,常常被其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这些古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自己独特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风度气质和思想感情。请从中选取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写一篇文章对其进行评议,题目自拟,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行文流畅,篇幅不少于500 字。  【写作指导】  第一步:选择适合人物。根据题目要求,这次作文要评议的对象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既然是古代文学,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
【技法点拨】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好的演讲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在内容上,演讲稿要讲究“三求”:  一是求奇。“奇”就是新奇。“奇”与“不奇”、“新”与“不新”是演讲能否成功的关键。
【摘要】《论语》中提到“温故知新”,指出在学习中,复习巩固旧知识对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在阅读复习指导中如何“温故”才能“知新”?是重复展示学习内容,然后补充一定的练习,再评讲练习吗?当然不是,这样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枯燥,既不能提高復习效率,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是通过对阅读知识的归纳,阅读方法的梳理,从中悟出阅读经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这就是“知新”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时间之河流尽千帆,岁月将许多美丽而温馨的故事,锈蚀成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褪去了色彩的梦。然而,永不褪色的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它深深埋在我的心底,积淀成了永恒的召唤。  俗话说:“凤羽坝子春来早。”这话果然一点不假,孩子们早早褪去包裹在身上的毛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光里荡漾。那一串串无邪的笑声在阳春烟景里流淌回旋。春光给了孩子们一条伸展手足的大道,引着他们走进了无垠的旷野,就连路边的小花小草也是在孩
蓦地,想起了父亲。我试图给父亲定位一个角色,可当提笔写到“父亲”二字的时候,第一次感到词穷,就像一颗星揣测苍穹,一朵花描摹春天一样,任何一种角色的呈现,都只是局限于生活的某个片断。A  父亲在县城上班,每个周末才能回家。因为见得少,对父亲,总感觉是敬畏多于亲近。  弟弟出生后,母亲让我自己独睡。  冬天的夜里,暖瓶冷下来后,彻骨地凉。灯灭下来,四周黑黢黢的一片,令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有时做噩梦,从
傅玄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他这两首杂诗属于当时盛行的“正始体”即所謂的玄言诗。西晋永嘉之后,玄风大畅,诗歌创作亦趋附时流,内容上企仙希隐,言皆玄远。其中的哲理,也有诗意。  第一首诗共十句,讲述安贫乐道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借助一次月夜饮酒的场面描写来表现的。前四句是环境描写:微风吹拂,月光照,万籁无声,诗人坐在四处无人的高台上自酌白饮,显得那么闲雅清高。“厨人进藿茹,有酒不盈杯。”诗人面对的是一盘野
【摘要】新课改由原来的风起云涌到如今的沉静内敛,沉淀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微观细读”阅读教学法便是新课改中语文课堂备受关注的成果之一。何谓“微观细读”?它是孙绍振教授对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法”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并冠以“微观细读”的说法。  【关键词】微观细读;阅读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微观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地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