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学习”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高中生认为物理是个看不透的“无底洞”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时往往都是被动接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把物理当成是“背公式 解方程”的一门学科.结果就是事倍功半,见效甚微.笔者综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探究学习”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探究学习”注重的是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在探究学习教学中拥有具大的灵活度,能根据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
  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获得高分,而是要学到知识,更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因此,“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恰恰就提供了这样的一条渠道,让学生获得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
  1物理知识的获得要注重过程的把握
  通过探究自然现象,身边日常现象发生过程而获得知识是“探究学习”的特点之一.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过程”和“结果”,分清教学重点也是区别传统教学和“探究学习”的关键.所以,“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将探究知识的过程作为重点,而不是片面的强调结果.而为了达到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到物理知识,必须从以下几点出发:
  1.1注重通过实验来探究物理过程
  物理原本就是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其本身蕴含了许多自然现象和自然属性,这些性质就需要物理实验来揭示.因此,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和观察到的宏观现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则.这个过程远远比直接生搬硬套的教授物理知识来的好,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挖掘并学习到物理知识.例如,加速度这个概念是高中物理最常见的一个运动学概念,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抽象的,直接介绍式的告诉学生什么是加速度.学生只能停留在知道什么叫加速度的程度,而不知道加速度的本质.又在探究式过程中,气垫导轨的实验就能让学生观察到“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区别,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也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到加速度概念的本质.又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电压和电流这些概念往往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和感受到.但通过电学实验却能让学生“感受”到电的存在,以及通过仪器的实验数据分析更能理解电路的串并联.
  1.2注重通过数学推导和逻辑推理来探究物理的公式和自然过程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物理公式和规则,许多公式直接是有联系的,是运用旧知识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结论,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公式,还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这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逻辑推理,二是思维方式.例如,在机械能中动能表达式为:Ek=12mv2,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记住公式,更应该引导他们做出推导的过程:合外力F对物体做功有W=Fs,用Ek表示动能,则有Ek=Fs,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和运动公式v2=2as,可以推导得,Ek=Fs=mas=mav22a=12mv2.
  2学生物理研究的能力要有目的的培养
  “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这是“探究学习”另一个特点.高中物理的探究能力包括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迁移性.
  2.1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感性过渡到理性,形象过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坚持实践和认识的循环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则是坚持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总的来说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观察→(2)实验→(3)控制变量→(4)测量→(5)记录→(6)数据处理和分析→(7)抽象、推理→(8)发现规律性→(9)提出假说→(10)验证假说.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其整体的有机综合过程,是第一问题的高度概括.因此,笔者认为,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要把握好这一方法和过程来进行.
  2.2思维的严密性
  对问题的思维方式的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思维的系统性,学会发掘知识内在规律的能力;(2)思维的逆向性,掌握由反面来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维的概括性,掌握全面综合能力;(4)思维的辩证性,学会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5)思维的发散性,掌握从多角度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2.3知识的迁移性
  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主要是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的结合问题.这两点处理好,利用好条件,就能在不同场景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3高中物理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物理奥妙和积极学习的个性
  “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是“探究学习”第三个特点.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探究态度,就要在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让学生能自主地捉住自然事物.在国内的学术看来,这种积极态度和个性品格是属于外智力因素,在国外则认为是属于情感因素范畴.
  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知识的同化,但是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智力因素的目标又可以分为“接受”、“反应”、“组织”、“价值化”和“体系性格化”.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是达到不同的层次,一般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高中生可以到“价值化”和“性格化”的层次就很不错了.
  情感目标的实现,需要认知学习.即在自主地捉住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形成.因此,情感目标的实现要从认知开始.撇开这一点来谈什么学科态度培养都只是一句空话.对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激起学生希望的冲劲和自信又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作为培养情感目标的一个良好起点.
其他文献
1对大容量课堂的质疑  由于物理教学的内容受课时限制,许多领导和教师推崇大容量课堂. 但教师讲得多,学生不一定会得多,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最大难题.  首先,大容量课堂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要把大量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完成大容量知识的灌输,老师常以讲授代替学生的学习,老师是课堂的统治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次,老师必须控制好课堂的节奏,不能放手让学生参与,学
期刊
近年来,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实施《汉江路中心小学关爱教师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成就自我,享受成功。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学校、家长、社会对教师职业过高的期望和功利化的社会氛围,致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如何唤醒教师沉睡的自我价值观,激活教师的内在生命力?汉江路中心小学立足学校实际,为教师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要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内容,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走生活化的道路,开放学习内容.只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校长的素质和境界决定学校办学的品位和水平。校长应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办学思考,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精神灵
期刊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主要活动,而课题研究则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没有科研作支撑,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教学研究即探讨教育的问题,包括课题的自我研究,学校是教学及小课题研究的
心中永远的伤痛rn内乡县王店初中 马丽娜rn面对教育部下发的“班主任岗前培训计划”,我真是叹自己生错了年代,为什么不是现在才当班主任,而是十年前就被戴上了班主任的“帽子
【摘 要】 本文就英语精读教学模式运用分析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综合分析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围绕阅读中的主旨要点、理解难点以及内容重点等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精细阅读形式主动探究,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认知感悟,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教师通过筛选阅读要点运用精读方式优化教学,使得学生在关注阅读素材基础上,激发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激情,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关键词】 英语阅读 要点
【摘 要】 英语语法揭示了英语的使用规则,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语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掌握语言规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自学能力、加强其对英语语言实质的掌握。因此,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各种策略来促使学生熟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能够积极思维,并富创造性。  【关键词】 中学英语 语法教学 必要性 教学策略  1.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涵义  简而言
自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深刻认识到教师严守党章党规、规范自己日常言行,是做合格党员、争当教坛先锋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在方
期刊
这一时期,中小学校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两者之目的就在于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