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大在2007年的亮丽,是经历了战略迷失之后的回归,是从资本迷潮中反省后的回归。
回顾2007年度的互联网行业,既有很多热点,也有很多看点。其中,新来者里有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很有争议的“商业怪才”史玉柱的游戏《征途》上市;老的呢,就是曾经独领网络游戏风骚的盛大。
与2007年风光无限呼风唤雨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网络不同,盛大始终给人扎实肯干的感觉。自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股价一直较为平稳。2007年中,盛大公司公布了一张令投资者和媒体振奋的半年业绩报告: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谷之后,盛大又回到了自己事业的一个新的高峰。盛大全年的业绩,可称非常亮丽。
摇摆之困
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亮丽。
在互联网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大部分细分领域一直是遵守着“数一数二”的原则的:一个领域中,有1~3家大公司在进行着寡头垄断竞争,其中的前两名垄断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有一个是例外: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中,在有了非常成功的盛大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地继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网络游戏明星公司:网易、第九城市、金山、完美时空、征途,还有等着马上上市的久游网、网龙等等,一家比一家上市融资融得多,一家比一家发展辉煌。过去几年的行业发展历史证明,网络游戏是一个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的行业。
但是,就是在上市之后,盛大由于战略上出现了“摇摆”,因此不再盛大。中国的商业世界中,有一个企业家私下里称之为谁沾上谁倒霉的“潘多拉盒子”——机顶盒。就是这个机顶盒,先是让世界软件行业的“老大”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在中国折戟沉沙,大丢颜面;然后,又有在“美髯企业家”吴鹰领导的UT斯达康集中火力猛攻,最终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泪洒疆场。但是,作为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因为一个让外界看不明想不懂的原因,盛大在成功上市之后,居然也抛弃了自己赖以成功的网络游戏,一头扎进了这个一眼看不到亮光的“盛大盒子”中。一个小小的盒子,让三家大名鼎鼎的上市公司,都跌到在她的石榴裙下。
盛大的命脉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和什么原因,盛大最终还是清醒过来,回到了自己熟悉和擅长的网络游戏领域,专心致志做网游。盛大在2007年的亮丽,是经历了战略迷失之后的回归,是在新的市场竞争下重新发现网络游戏市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之后的回归,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的回归。这是一种公司成熟和企业家成熟的表现。中国互联网企业,一般都成长太快,成功太快,缺少历练,缺少管理经验的沉淀,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容易丧失理智,变得疯狂。因此,盛大的这段战略曲折经历,为众多的中国企业贡献了一个很好的最新案例。
盛大还有什么需要小心谨慎的?那就是自主研发,这应该是盛大的命脉所在。盛大的下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好消息,既不是收购了某家小游戏公司,也不是买下了某创业团队的新游戏,应该是自己研发的大型游戏。自己研究开发新游戏,是关系到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定位的大事:你是一个研发创新型公司呢,还是一个游戏的经销通路公司?更何况,一方面中国网络游戏苛刻的市场要求高质量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纳斯达克的股东们,也需要看见盛大真正的亮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一个不太恰当但容易理解的比喻:网络游戏公司,是做电影院呢,还是做影片制作公司?在现实世界中,更加有价值的是电影院,还是影片制作公司?结果显而易见。管理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创始人、总裁)
责任编辑:纪 亮
回顾2007年度的互联网行业,既有很多热点,也有很多看点。其中,新来者里有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很有争议的“商业怪才”史玉柱的游戏《征途》上市;老的呢,就是曾经独领网络游戏风骚的盛大。
与2007年风光无限呼风唤雨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网络不同,盛大始终给人扎实肯干的感觉。自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股价一直较为平稳。2007年中,盛大公司公布了一张令投资者和媒体振奋的半年业绩报告: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谷之后,盛大又回到了自己事业的一个新的高峰。盛大全年的业绩,可称非常亮丽。
摇摆之困
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亮丽。
在互联网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大部分细分领域一直是遵守着“数一数二”的原则的:一个领域中,有1~3家大公司在进行着寡头垄断竞争,其中的前两名垄断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有一个是例外: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中,在有了非常成功的盛大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地继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网络游戏明星公司:网易、第九城市、金山、完美时空、征途,还有等着马上上市的久游网、网龙等等,一家比一家上市融资融得多,一家比一家发展辉煌。过去几年的行业发展历史证明,网络游戏是一个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的行业。
但是,就是在上市之后,盛大由于战略上出现了“摇摆”,因此不再盛大。中国的商业世界中,有一个企业家私下里称之为谁沾上谁倒霉的“潘多拉盒子”——机顶盒。就是这个机顶盒,先是让世界软件行业的“老大”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在中国折戟沉沙,大丢颜面;然后,又有在“美髯企业家”吴鹰领导的UT斯达康集中火力猛攻,最终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泪洒疆场。但是,作为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因为一个让外界看不明想不懂的原因,盛大在成功上市之后,居然也抛弃了自己赖以成功的网络游戏,一头扎进了这个一眼看不到亮光的“盛大盒子”中。一个小小的盒子,让三家大名鼎鼎的上市公司,都跌到在她的石榴裙下。
盛大的命脉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和什么原因,盛大最终还是清醒过来,回到了自己熟悉和擅长的网络游戏领域,专心致志做网游。盛大在2007年的亮丽,是经历了战略迷失之后的回归,是在新的市场竞争下重新发现网络游戏市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之后的回归,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的回归。这是一种公司成熟和企业家成熟的表现。中国互联网企业,一般都成长太快,成功太快,缺少历练,缺少管理经验的沉淀,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容易丧失理智,变得疯狂。因此,盛大的这段战略曲折经历,为众多的中国企业贡献了一个很好的最新案例。
盛大还有什么需要小心谨慎的?那就是自主研发,这应该是盛大的命脉所在。盛大的下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好消息,既不是收购了某家小游戏公司,也不是买下了某创业团队的新游戏,应该是自己研发的大型游戏。自己研究开发新游戏,是关系到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定位的大事:你是一个研发创新型公司呢,还是一个游戏的经销通路公司?更何况,一方面中国网络游戏苛刻的市场要求高质量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纳斯达克的股东们,也需要看见盛大真正的亮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一个不太恰当但容易理解的比喻:网络游戏公司,是做电影院呢,还是做影片制作公司?在现实世界中,更加有价值的是电影院,还是影片制作公司?结果显而易见。管理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创始人、总裁)
责任编辑:纪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