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摄像的创新策略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电视新闻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在电视新闻中,摄像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摄像技巧能凸显电视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客观性,因此,对传统电视新闻摄像进行创新十分关键。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分析,探究新媒体环境对传统电视新闻摄像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并得出一系列值得参考的结论。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电视新闻;摄像技巧;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203-02
  一、引言
  随着4G网络的深化覆盖及5G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各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对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提出了挑战。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传统电视新闻应化挑战为机遇,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摄像的创新,助力传统电视新闻行业冲出重围。
  二、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要求与影响因素
  (一)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摄像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公众需求,一则真正有社会影响力、有价值的电视新闻作品必然要具备高超的摄像技术,因此,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要紧跟时代趋势,努力创新。具体来看,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摄像质量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
  1.在摄像中融入人文关怀
  新媒体时代,信息流通更为便捷,各类信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各种信息。在这一背景下,公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观看多个新闻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更能打动人心、更有灵魂的节目才能获得公众的青睐。所以,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在摄像作品中融入人文关怀,借助良好的摄像技巧使新闻主题更为饱满,内容更贴近生活现实,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注重对信息的包装与宣传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电视,各种新闻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快速传播。相比电视,互联网平台的受众主体更多,所以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结合这一现实对摄像技巧进行创新,使自己拍摄出的视频既能满足电视媒体播放的标准,又能适应网络平台播放的需求[1]。同时,还要注重对信息的产品化包装和宣传,使信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更为有效地流通,不断提升摄像作品的知名度。
  3.提升新闻摄像发声力度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主要工作是对信息进行记录,为公众展示其日常难以接触到的新闻内容。而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公众本身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了解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传统电视新闻摄像的要求也就更高。摄像记者不仅要注重对信息的挖掘和呈现,还要注重表达与发声,要转变以往的静态传播信息的方式,做到动态化传播。这就要求摄像记者重新斟酌拍摄方法、过程等,要在对新闻发声的某个瞬间进行全面记录的同时,以专业水准判断事件原因,并通过各种方法搜集素材,使摄像的广度得到延伸,不断提升摄像发声的力度,使新闻内容具有更强的感染力[2]。
  (二)新媒体时代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因素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摄像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要提升摄像质量,不仅需要摄像记者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考虑摄像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自身因素,包括其工作积极性、职业态度等[3]。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拍摄技巧、拍摄态度和拍摄能力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拍摄质量[4]。如果新闻摄像记者能够怀着积极的心态、严谨的作风拍摄,深刻把握拍摄对象的情绪心理,用心捕捉情感,就能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反之,新闻摄像记者死板生硬地进行拍摄,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必然难以挖掘出新闻事件的“内幕”和真情,拍摄出来的作品也很难发挥其影响力。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摄像是一个技术性工作,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摄像质量。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如无人航拍技术、动画技术等,新闻摄像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提升,传统媒体语境被打破,传统新闻摄像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挤压,传统电视新闻摄像的弊端也愈发明顯。在摄影器材不断便捷化,移动设备不断更迭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自行摄像并传递信息,新闻摄像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专属工作”,很多时候摄像记者还没有达到现场,网络平台上就已经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现场图片、视频等。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认识到这些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手段克服影响,提升摄像质量。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摄像的创新策略
  (一)提升运用各种新设备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新的摄像设备不断涌现,为了提升摄像效果,很多新闻传媒公司都引入了新的器械设备。因此,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提升自身运用各种新设备的能力,以超强的应用技能合理运用新设备,充分发挥新设备的作用,拍摄出更具价值的作品。新闻摄像记者要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强大的体能和敏锐的眼光迅速抓住事件的关键,发挥摄像设备的用武之地,提升报道水平。例如,新闻摄像记者要凭借自身充足的经验和专业水准调整最佳拍摄焦距、抢占最佳拍摄位置并构思画面素材,还要不断增强编导意识,通过先进的剪辑技术对拍摄画面进行再创作,赋予画面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二)迎合时代发展,不断增强创造力
  当前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开始“脱离大众”,人们对传统电视新闻的观看需求逐渐降低,转而利用各种平台和碎片化的时间观看新闻事件,这给电视新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新闻摄像记者必须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创造力,以凸显电视相比于网络平台的优势,在媒体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这就需要摄像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赋予作品思想,使图像画面“发出声音”,进而与受众产生思想层面的碰撞和交流;摄像记者还需不断积累经验、深入生活,分析受众对摄像立体感、质感、时间、空间等的需求与喜好,通过镜头语言为公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使新闻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得到凸显。   (三)提高个人修养,科学定位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新闻摄像记者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内在品质,提高个人修养。优秀的摄像记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新闻信仰,还要能找准定位,把握时代潮流,凭借专业素养发现新闻价值。摄像记者不能为了出众、追求眼球经济而拍摄夸张的图片,也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进行虚假报道,而要记录真实的场景,准确把握图片的主题,审时度势,增强图片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这要求新闻摄像记者与广大群众加强联系,从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素材、寻找材料,成为专业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摄像记者,以满足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此外,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还要拓宽视野,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空间中,应做到开拓创新,敢于尝试。
  (四)紧跟时代趋势,做全能型摄像记者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加强创新,实现由传统单一型摄像记者向全能型摄像记者的转变。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速度不断提升,公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更高,传统单一的新闻信息已经无法得到公众的青睐,谁能传递出不一样的信息,深度挖掘事件内容,谁就能赢得胜利。因此,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要充分应用自身的想象力、价值判断力以及对新闻的敏感度等,拍摄出更具有价值的新闻视频、图片等[5]。与此同时,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还要掌握新闻编辑、活动组织、策划以及写作等技巧,不断推动自身職能的拓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新闻对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拍摄记者在提升技能的同时还要科学把控时间,争取在第一时间报道内容新颖,真实性、权威性强的作品。而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流程中,摄像记者在摄像完成之后要将视频交给其他人员处理,经过一系列工作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作品,这显然不满足时效性要求,所以摄像记者应加强对多种技能的学习,如图像处理技能、编辑技能等,做全能型记者,以满足时代需要。
  (五)走专业道路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与普通业余摄像记者不同,他们有更为专业的技能,储备了大量专业知识。智能设备的发展虽然使更多人有了拍摄新闻视频、图片的条件,但是他们却缺乏专业技能,专业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则具备这一优势。所以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拍摄记者应当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专业自信,并保持谦虚的态度,深入钻研新技术,以更为专业的技能丰富自身,拍摄出更有价值的视频和图片,彰显专业素养。另外,电视新闻摄像记者专业性还体现在对各种内容的挖掘上,他们要能将这些零散的内容制作成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信息,形成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新闻资讯群。因此,电视新闻摄像记者需要加强学习,不能满足于现状,要通过互联网、参与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以更强的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摄像在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机遇。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当看到自身所处的严峻形势,并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先进设备等提升摄像技能,以更好地满足时代需要。具体可通过五个方面的创新策略完善自身,即提升运用各种新设备的能力,迎合时代发展、增强创造力,提高个人修养、科学定位,做全能型摄像记者,走专业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鑫.如何增强一线新闻摄像记者的新闻敏感性[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5):154-155.
  [2] 石军.浅谈新闻摄像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J].记者摇篮,2020(02):100-101.
  [3] 陈海燕.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4):232-233.
  [4] 张志伟.新闻摄像中技巧的创新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8(05):70-71.
  [5] 吴线.电视新闻制作形式与拍摄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7(13):114-116.
  作者简介:翟啟山(1963—),男,河北南宫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摄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阐释文化传播力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意涵,从通过新媒体构建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优化配置新媒体资源以促进文化传播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实力等方面提出提
摘要: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科学有效的新闻宣传不仅能使广大基层群众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从而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同时还可以报道此期间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树立优秀的人物事迹典型,推动“三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驻站记者;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77-02  一、前言  对于主要从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
摘要:本文阐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必要性,并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的定位进行分析,提出着重把控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新闻编辑、依托语言的调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等具体转型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台;编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91-02  一、引言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
“纸媒必死”的说法下,向来以新闻专业主义著称、以严肃权威为傲的传统媒体,唯有改革、转型才有出路.《新京报》就是例子.《新京报》让我们看到了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对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校报的编辑理念指引着校报编辑的实践活动,对高校的形象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重庆师大
新时代教材出版应该以社会效益为先,出版精品化教材;应紧跟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保证学术权威性和高质量.出版社在出版计算机类教材时,要建设新兴专业系列教材,组建相应的教材编
新媒体时代,受众面对大量信息轰炸,阅读如食快餐,好的标题成了吸引受众的第一步.因此,点亮作为文章眼睛的标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民生类新闻标题的剖
重庆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作为全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项目,是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智能化、智慧化、智库化发展的“聚力”支点.它支撑起党刊主流舆论传播的平台、
摘要: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工作应主动把握互联网变化新规律,积极开拓创新。基于此,华龙网出品了让观点可视化的“融评”栏目《小屏论》,将网评内容通过不同载体生动地传递给受众。栏目自开设以来,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魂、可视化赋能观点为形、挖掘传统文化为新,围绕大政方针、热点事件等主题积极发声,符合互联网传播特色,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关键词:评论;移动化;可视化;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G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