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的转型分析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dszc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必要性,并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的定位进行分析,提出着重把控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新闻编辑、依托语言的调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等具体转型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台;编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91-02
  一、引言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交互性强的特点,已成为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必须调整新闻采编、报道与传播的方式,依托媒体融合推动工作升级,广播电台编辑也应积极转型,与时俱进。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现阶段,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更高,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必须推动自身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受新媒体的影响,人们在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对个性化、多元化、即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媒体能够满足上述需要。相较于新媒体,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发布的权威性、真实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广播电台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并在此基础上落实新闻的编辑与报道。综合来看,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是必然选择。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的定位
  第一,新闻素材的“整合人”。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促使新闻编辑面对的新闻信息量大幅增加,此时,稍加不注意就容易错过热点新闻,影响广播电台的新闻宣传效果[1]。因此,编辑必须时刻保持新闻敏感性,重视新闻筛选与信息整合,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时刻保持广播电台新闻的吸引力与生动性。
  第二,新闻事件的“评论者”。新闻编辑必须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热点新闻事件作出正确评论,引导受众深入认知、理解新闻内容。此时,编辑要结合真实、全面的新闻信息作出基本判断,并结合多种辅助性信息实现深入分析,促使受众“回归理性”。
  第三,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广播电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与传播工作中,必须完成社会舆论引导。广播电台编辑应当及时纠正视听,为民众展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阻止谣言进一步散播,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四,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我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新闻工作者,广播电台编辑必须具备捕捉时代发展与变化的能力,依托新闻报道见证国家的发展[2]。
  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具体路径
  (一)着重把控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拓宽,新媒体平台上有海量的新闻信息,但其中存在一些质量差、内容不真实的新闻[3]。广播电台编辑必须把控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避免传播不良、不真实的新闻信息。
  例如,2020年,西湖之声《1054朋友圈》栏目根据受众的真实事件撰写了一篇题为《熊孩子打游戏充值两万,家长要求退款,游戏公司:需提供证明材料》的新闻稿件。新闻报道后,在微信平台上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稿件原题目为《熊孩子打游戏充值两万,游戏公司拒绝退款》,这一选题本身并没有问题,且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但是在表述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广播电台编辑的中立立场,因此作了修改。在本文的编辑与修改过程中,编辑人员不仅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了采访,还对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游戏公司分管客服投诉的主管领导等相关人员展开了补充采访,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同时提升其全面性,因此取得了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效果。
  (二)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普遍组建起了新媒体中心,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新闻信息。基于此,广播电台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具有极为明显的传播实时性特点,所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广播电台编辑在编写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以碎片化的形式发布信息,方便受众随时接收、随时阅读,提升阅读量及关注度。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当前的社会新闻热点内容,围绕社会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新闻信息发布与传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广播电台的受众范围。
  例如,2020年2月,在抗疫大战中,温州电视台在“生活看温州”微信公众号上發布了一篇《宅久了想活动?温州电台新媒体提醒您:别放松,宅到底!》的新媒体推文:宅了很久,你是否想和小姐妹逛街购物/想和兄弟们聚会畅饮/想和老友们跳跳广场舞/想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别心急,不能急/别放松,宅到底/春天必将到来。文章中包含的文字性内容较少,且符合受众的心理,配合大量的图片,向受众传递了防疫期间的正确行为及自我防护手段,进一步加深了受众的印象。“文字+图片”的推文方式能充分发挥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避免了过度消耗流量(如发布视频)导致的阅读量下降,扩大了宣传的范围,增强了宣传的效果。
  (三)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新闻编辑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素材,出于对篇幅、整体逻辑性、突出重点等要求的考量,编辑人员必须适当删减素材,强化新闻核心,保证新闻中的所有段落内容均围绕主题在写。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长篇新闻内容的阅读兴趣大幅降低,若不在标题、明显区域对新闻主题进行突显,则点击量、阅读量也会呈现出下降趋势。基于这样的情况,广播电台编辑应当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实际的编辑工作。
  例如,西湖之声的编辑在检查《浙江省公布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2014年4月)的稿件内容时,站在受众的角度对文章中介绍的浙江入选的学校相关背景进行了阅读,并提出了“为什么一些老牌重点中学不在名单里?”的问题。随后,记者进行了补充采访,但是受播出时间的限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而在其他媒体的报道中,这一问题普遍得到了关注与深入解读。   总体而言,编辑应当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对新闻稿件进行阅读、评价与修改,在提炼重点的同时,围绕受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此获取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将受众关注的问题放在醒目的位置甚至是标题中,能够提升点击量与阅读量,强化广播电台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受众对新闻编辑工作的认可度。
  例如,2021年1月10日,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建设的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1月24日,11名矿工平安升井,获救矿工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一事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1名矿工在井下存活14天的经历更是受到热议。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CCTV4、洛阳音乐广播等多家广播电视媒体推出了新媒体推文《被困井下14天,他们经历了什么?》,为受众展示了与部分被困矿工的采访对话,为受众还原了被困井下的情况。该推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群众的关注与热议,满足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四)依托语言的调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播需要更加贴近受众生活,除了在选题方面要加大民生事件的占比之外,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可以引入生活常用语、网络流行词、口头语等,进一步拉近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例如,2021年1月,央视新闻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孩子考雙百收到“豪横”奖励!网友:慕了慕了……》一文受到热议。文章主要讲述一对父母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进行奖励的事,其表述极为活泼,包括“一对父母因儿子考试得了‘双百’,送上超市‘狂购’30秒的豪横奖励”等等,配合“狗头”等表情包、动图、视频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了民生新闻事件,消除了传统广播电台媒体在受众心中严肃、“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提升了受众对媒体、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针对政治、军事等非民生新闻,也可以在政治立场坚定、方向正确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活泼的语言,以此引导受众关注、了解社会热点新闻、时事政治等,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切实发挥传统广播电台媒体的作用。例如,2021年1月央视新闻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今天,“胖妞”8岁啦!》的推文,庆祝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大型军用运输机鲲鹏(网友戏称“胖妞”)首飞成功八周年,并对鲲鹏进行了介绍。这样的文字编辑与安排,调动了网友的阅读兴趣,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与有效性。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是必然选择。在明确广播电台编辑定位的基础上,着重把控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新闻编辑、依托语言的调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能实现广播电台编辑的转型,推动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升级,促进广播电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彦伸.刍议广播电台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与发展[J].传播力研究,2020,4(18):82-83.
  [2] 侯龑.浅析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的转型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4):142-143.
  [3] 刘瑛.关于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发展的探索[J].传媒论坛,2019,2(18):69-70.
  作者简介:李鹏程(1981—),男,山西阳城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广播电台。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党报一版版面编排原则,分别从导读方式、内容策划、图片色彩、形式设计、编辑方式以及标题设计六个方面分析如何扮“靓”党报一版版面,促使党报版面突出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便捷,新媒体日新月异,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笔者作为一名负责公共文化
摘要:随着5G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信息传播的快捷程度远超4G时代。除了传播速度,电视台在获取独家内容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减少,导致新闻独家报道大大减少,观众日渐减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有多种,关注新闻事件细节,面对相同事件呈现不同的报道视角、报道方式、报道重点,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避免报道的机械化、同质化,使新闻出彩,而且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探讨编辑在稿件退修和编辑加工过程中应重点审查的材料与方法问题要点,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论文材料与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受试对象信息缺失或描述不规范、实验方法描述混乱、统计学数据处理不规范等。期刊杂志社应加强制度建设,编辑应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对材料与方法部分的审查,提高医学基础研究论文的学术质量。  关键词:医学基础研究论文;材料与方法;编辑审查  中图分类号:G23
《奇葩说》是一档拥有超高人气的娱乐性质的辩论节目,其借助网络平台,创造了一个狂欢的广场.文章结合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狂欢理论的角度探
摘要:随着内容市场的不断细分,“声音经济”“耳朵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而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媒体的内容不再限于单纯的声音节目,广播编辑的业务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声音内容的编辑和剪辑。目前,很多广播媒体、广播节目的短视频内容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不仅对广播编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广播编辑乃至广播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如何利用短视频赋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教与学的形式,也推动着传统出版业不断革新、转型,向越来越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形式发展.本文分析纸质图书数字化融合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阐释文化传播力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意涵,从通过新媒体构建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优化配置新媒体资源以促进文化传播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实力等方面提出提
摘要: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科学有效的新闻宣传不仅能使广大基层群众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从而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同时还可以报道此期间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树立优秀的人物事迹典型,推动“三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驻站记者;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77-02  一、前言  对于主要从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