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1佛教是中国传播最广泛的宗教。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与婆罗门教艰涩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国,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佛教化了,大乘佛教,真正的佛教精髓,成了高僧的禅语,而适合大众的小乘佛教,变成了烧香祈福,送子观音似的平民俗事哲学。
  再来说一下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教派之一,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它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教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
  接下来说一下这个人们口中的“信教”。这个教也就是基督教。基督教现有下列宗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天主教徒礼拜天要去教堂礼拜,听牧师讲圣经,分享神的道。
  最后讲一个人们都已经忽略的教:“儒教”。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教,它没有神灵,创始人是“孔子”,又称“孔教”“圣教”。先秦被称为道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其实,宗教虽异,却同宗同源,都是信仰“宇宙本源”。
  旧时候,人们的认知有限,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或者解释,就比如天为什么下雨?天上为什么莫名其妙有水下来呢?人们只好认为有什么人在倒水,而水呢又是万物生长所必需的,他们觉得是上天赐予他们这个滋养万物的水,来让他们活得更美好。那这个倒水的人是如此伟大,而且生活在天上,是不是该给他一个比常人突出的称呼呢,所以“神灵”就出现了。
  这个伟大的神灵生活在现实世界之外,拥有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人们对他又崇拜又敬畏,各种各样的仪式开始出现。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神灵,有不同的神话故事,但其实大同小异,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心灵寄托。
  宗教古老而又普遍,不断影响着社会。它历尽人世沧桑,但历史的种种变迁只不过使它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它高踞与上层建筑的顶端,曾经使不可一世的君王俯伏于庙堂之下,使叱咤风云的英雄跪拜在神座之前。它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对它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哲学要追求宇宙的真理,宗教則说最高的真理是上帝的存在;科学要破解自然的奥秘,宗教则说神灵是自然的主宰。天堂地狱之教,因果报应之说,更是深入善男信女的心灵,成为指导其生活与行为的一种准则。宗教在社会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之大,于群众生活的影响之深,是难以尽说的。
  首先来讲一下宗教的积极作用。
  第一: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各种佛教圣地、悬空寺、乐山大佛、《大悲咒》、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等等,既是宗教的体现,也是艺术的极致。
  第二:宗教可以被人民群众利用,来表达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比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是以道教的一只“太平道”为组织手段举行起义的;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则是以“拜上帝会”起义。
  第三:大部分宗教所主张的抑恶扬善,对父母的尊敬,对劳动的尊重,以及不偷盗、不淫乱、不诬陷、不凶杀等戒律,对于改善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阿鼻是梵语Avīcinaraka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佛教认为,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一个永受痛苦无有间断的地狱,其中造“十不善业”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狱永受苦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吧。
  第四:宗教对人的心理有调节作用。生活在尘世社会中的人,总会碰到各种不可预料的困难和挫折,这些繁杂的世事都可能给人带来心理的不适,也就是说,每个人时刻都可能遭遇物质上、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不幸和痛苦,而这种痛苦会造成人心理上的烦躁和压力。缓解决这种心理的办法虽然很多,而宗教或许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教有舍其自信而信他、舍其自力而靠他力的信念,就是告诉人们,你的承担有他替代,你不是一个人孤立面对这个世界,有佛帮助你。如是,人的心灵的恐惧便会减少或消除,从而使内心恢复到常态。
  第五:宗教对人的心灵有慰藉作用。人遭遇不幸的时候,通过阅读教义、教理,通过做宗教仪式,通过诵经、唱词等方式,以达到对于人的心灵产生积极性、安慰性关怀,使人的心灵获得慰藉和安顿。
  第六:宗教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所谓宗教的陶冶情操作用,是指宗教通过教义、教戒、规仪等对人的性情、品质进行熏染、培育,从而提升人们的情性和操守。宗教都是教人去恶从善的,而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任何一种宗教都配有完整的教义、戒律、仪规等。比如佛教有所谓“自性三宝”,即自调、自净、自度,也就是以持戒为自调,以禅修为自净,以智慧为自度。
  现在来讲一下宗教的消极作用。
  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统治阶级一面鼓吹“君权神授”;一面对大众进行奴化教育。
  第二:宗教是对外侵略扩张和渗透的工具。公元1096到公元1291年间的“十字军东征”,欧洲的基督教会和封建势力,利用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狂热,以夺回耶稣受难的圣城耶路撒冷为名义,对地中海东岸的穆斯林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
  第三: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由于信奉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活活烧死。
  第四:邪教祸害普通百姓。2001年的法轮功天安门自焚案想起来都觉得触目惊心。笔者曾在深夜接到过一次法轮功宣传的电话,一听到“共产党残害我们多少同胞”,就挂了。对邪教,我们的态度肯定是避之不及。
  大学旅游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佛,各种各样的庙(道观真是太少了)。如果进去了庙,我必然是双手合实,低头拜一下,我也坚持奶奶说的不能给佛像拍照。印象最深的是张掖的马蹄寺的三十三天石窟(藏传佛教),上去的路仅仅是在很陡的峭壁架了一些铁的、木的台阶(以前应该是石阶加木阶),低头就是几十米高,看下去脚就有点软了,进去石窟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或者充满威严的佛像,敬畏之感油然而生,第一次觉得这些神佛好像真的存在。
  很明显,随着见闻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从一个完完全全的无神论者变成了一个有点相信神存在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将来的某一天出现了信仰的颠覆,我彻底相信了神的存在。最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特斯拉以及爱因斯坦,他们都是一生相信宗教,牛顿和特斯拉晚年还极力研究神学。他们是否仅仅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有很多现象无法作出解释,才相信是上帝做的,還是他们这些最聪明的人真的发现了什么。
  有人说: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随着时代迈进,科学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宗教也一定会消失。
  如此多种类的宗教,与时俱进的宗教真的会被科学完全取代么?我表示观望,也许未来佛弥勒佛能够告诉我。000)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象征,而中国礼仪是以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在高校中传授文化礼仪课程,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明德修身,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本文探究了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再高校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礼仪;教育;重要性  前言: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礼仪发生契合,中国高校
期刊
【摘要】: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都在产生变化,教学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校阶段的教学,涉及到档案管理、教学管理以及校内生活管理等多个大区块以及许多细节,所以内容是十分繁杂的。所以教师只有更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利用网络优势,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文中将针对性给出意见,促进网络趋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校教育管理;影响与改革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当前
期刊
【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红外线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 。[方法]將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180例盆腔炎病人采用本院配置的中药行 保留灌肠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40例, 有效35例 ,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7.2。[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红外线理疗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并可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以及耐药性。  关键词 :
期刊
【摘要】:针对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创新开展实践教学指导活动,借助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及转变单一局限教学评价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全面融合等教学改革建议,旨在不断提升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
期刊
【摘要】:快速度是游泳项目基础,是决定比赛胜负及成绩主要因素。随着游泳项目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提高游泳运动员速度,是教练员及体育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研究课题。本文研究分析游泳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具体现状,着重论述了游泳项目速度训练的重要性,从多方面分析研究了影响和促进游泳速度的各种因素,介绍了发展速度的主要途径及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速度; 游泳;运动员;训练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对于物理教育教学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物理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教学的核心。本文将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力;学生  一、要有质疑的勇气和自信心,并且要打牢基础知识  “物理
期刊
【摘要】:节目编导,是策划节目主题与内容,并引导每个节目创作环节的重要工作,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在注重改革创新的社会趋势下,电视行业也应当审时度势,对自身的编导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思想在编导环节中的应用,能够使节目更加多彩,更加符合时代趋势及大众审美。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电视节目编导;工作改革  电视节目,是我国民众多年以来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但步入信息时代后,民众的生活
期刊
一直以來,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一是源于它在整个语文试题中占据高的分值。二是作文水平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高低,对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起着较为先进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方面是因为作文教学比之阅读教学和基础字词的教学而言,单纯意义上的机械学习和套路运用越加显得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而言,作文教学并非像西药那般速成,反而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并且在此形势下,我国如今也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因此,与国际的接轨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舞蹈本身从国外引进,为促进舞蹈交流英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对武汉市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近况进行了研究与调查分析。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甚少,各个高校教师都只看重教会学生成品套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基本理论与技术
期刊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社会发展那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基础的建设也毫无疑问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大学生作为对网络信息接受最快的群体,更容易受到网络思潮的影响,所以如何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之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文章当中将展开分析,为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网络化境;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