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的曲喻论和《宋诗选注》的曲喻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谈艺录》中,钱钟书先生提出一种新的修辞格——曲喻。其“黄山谷诗补注”条末“附论比喻”认为:曲喻就是“假名而善喻”(自居易《鸡距笔赋》语),“在现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将错而遽认真,坐实以为凿空。……英国玄学诗派之曲喻(Conceits),多属此体。”(《谈艺录》22页,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近年来,跨文体写作似乎成了一种&#39;时髦&#39;.国外有秘鲁作家略萨将应用公文、消息、新闻照片、广播稿揉进小说文本中的<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
&#39;训诂须明修辞&#39;,这一主张十分正确.然而,许征先生<训诂须明修辞>一文(载<修辞学习>2002年第3期,下称&#39;许文&#39;)从修辞角度所作的词义训释,4处就有3处是错误的,
本文重点考察中国古代判词的修辞蕴涵:说服与劝导。长期以来人们都坚信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然而理性和逻辑并不能解决一切法律问题,因为它不能诉诸人们的内心世界、心
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中最重要的文件,它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委员会评标的依据,也是以后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基础,所以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招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