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自己很难,毁掉却很容易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候我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天天新、日日变的时候,我要继续做一个不变的人,慢的人,旧的人;当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敢于做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名利的時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一个孤独的角落寂寞地写作。
  这个时代崇尚更快的速度。每个人的愿望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绽放。我用11年的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让人觉得有点傻。我们迷恋速度、放纵欲望,却放弃了、丢失了我们人生当中非常多的可贵的品质。比如说真善美,比如说安心、安静、耐心、坚守这些非常好的品质,就在这种飞快的速度、巨大的欲望面前丢失了。它们不是随风而去,而是随着速度、欲望而去。
  当我有了名,有人抱着钱找上门来天天催着我的稿子时,我就迷失了。我就忘掉了曾经对自己的告诫,失去了坐船去伦敦的那份耐心。当你可以顺流而下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去逆流而上。这就是人,人本身是有重力的,欲望就是最大的自重。你在这种自重的惯性下,在这个时代面前,你的自重很容易就会让你顺流而下,而不是逆流而上。你可能无法想象,我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完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个和我写《解密》完全不是一种感觉,长达 20万字的《解密》我写了11年。当我被很多人追捧的时候,我放弃了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我丢失了本来应该有的一种耐心。去年我用大半年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修订。通过修订,我确实感到非常羞愧。
  这本书是《刀尖》上下册,在这里我真的要向你们道歉。那是我的一个伤疤,那里面真的是破绽百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奇怪,我怎么会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现在一想当初我怎么会这么轻率,这么愚蠢,这简直是个谜,但其实谜底就在我的心里。
  在这个时代的巨大的欲望面前,我败下阵来,我当了这个时代的俘虏,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其实塑造自己是非常难的,但是毁掉自己是非常容易的。我非常遗憾,有这么一次让我羞愧的写作,我居然有这样的脚印,这个脚印让我不敢回首。我也并不是想来演讲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反省举行一个仪式,想请你们当我的证人,我认错了,我知错了。我想回到从前,重新出发,就像以前一样坐船去伦敦。
  公开认错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纠错,你们就是证人。如果有一天,我又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出一部作品出来的时候,你们可以指责我,我无颜回头。也就是说这种仪式本身是有内容的,它是为了让我这个想回头的、想重新出发的这个主意或者决定变得更加牢固。我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和我愿意重新出发的同行者。有了同行者,有了你们做伴或者说有了他们做伴,我可能会走得更加来劲,也会走得更远。
  这个时代确实非常喧嚣,这个时代确实是惯性非常巨大的,把很多人卷走了,但没有被卷走的人其实也有。我特别想告诉你们的是,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伟大的东西,但是最美好和最伟大的东西肯定在你们的眼前,不是用物质打造的,而是在你们的心里,是用你们的心灵创造的。
  所以我也特别想和大家共勉,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告诉大家,今后你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去做什么都不要让自己的心空了——心空了黄金是填不满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如果有一天,你们不小心掉落到陷阱里,那我建议你们不妨向我学习,爬出来,重新出发。
其他文献
近期,“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现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与其他四位女科学家共同获此殊荣。颁奖典礼上,这位82岁的老科学家惊艳全场:在她的5分钟演讲中分别出现了法语、英语、汉语、俄语、瑞典语等5国语言。全程即兴无稿、诙谐幽默自然,简短发言赢得数次掌声。  有几个细节颇为温暖:在感谢自己早期导师时,张老分别用俄语和瑞典语读出他们的名字;感言最
期刊
文不厌改,自古皆然。喜欢写作之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脱稿后,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伏案捉笔,几经润色,反复斟酌,始成佳作。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经说过:“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  由来落笔难,千改始心安。那么,高中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呢?  一般来说,高中生的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可以用六个字来总结,那就是“纷”
期刊
“摆事实,讲道理”是写议论文时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而堆砌例子是同学们在论证中最“热衷”的做法,也是最“偷懒”的做法,即所谓的“字数不够例子来凑”。从逻辑上说,这种做法存在两个漏洞:  首先,缺少严密性。例子是无穷尽的,我们不可能在一篇议论文中举尽天下所有的例子。而且,无论我们在文中列举了多少例子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只要读者举出了一个反例,就有可推翻文章的观点。因此,用“堆例子”代替“讲道理”
期刊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今人多用“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来评论王羲之书法的飘逸隽秀。《世说新语·容止》载:“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这两个比喻实际上是说王羲之仪态举止俊逸潇洒。  2.“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爱迪生说的,不过这句名言的后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名言是丰富的
期刊
【名家传】  张志公,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张志公文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漫谈语文教学》等。  善于写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思想好,头脑清楚;一是基本功练得好。有了这两个条件,一定能够写,即使还写不出漂亮的文学作品,至少也可以写出能够如实地表达思想、适应工作或学习需要的通顺明白的文章。缺了这两条,无论如何也写不好。  基本功是什么呢?就是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  必须熟悉各种句子的
期刊
有人喜欢宁静的生活,淡雅如茶,沉浮随心;也有人喜欢喧嚣的生活,热烈如酒,俯仰世俗。虽然“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一旦目见耳闻心仪之人事,便怡然自得,以为发现了本心。千年前的王羲之就深谙个中真味,绝不妄评静躁中的人事。可是,当宁静果真遭遇喧嚣,会是什么样的镜像呢?  2000年奥运会上,44岁老将王义夫,一枪失准,那一刻举国上下,舆论喧嚣一片,然他没有大悲,唯留静心一片,终夺金牌。与其说这是他高超技
期刊
文章如人,如树,如花草,它的各个部分都应该是血脉贯通、息息相关的。宋代吕祖谦认为,文章“换头佳处”乃是关键之一。其中的换头就是指层次与层次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处,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衔接与过渡。文章的段落衔接好了,才能前后连贯,构成整体。如果血脉局部不畅,或者断裂,那么这文章便是生了病。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文中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那么,应该怎样做到文章的巧衔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求过渡的自然和承上
期刊
导演:土井裕泰  编剧:桥本裕志  主演:有村架纯/伊藤淳史/吉田羊/田中哲司/野村周平  类型:剧情、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上映日期:2016年4月14日  片长:117分钟  》》》走近演员  【有村架纯】25岁的日本新锐女演员,代表作品有《海女》《失恋巧克力职人》《追忆潸然》《雏鸟》等,被誉为“日本版的奶茶妹妹”。  【伊藤淳史】日本男演员,代表作品有《电车男》《垫底辣妹》《爆笑假
期刊
《求学》杂志作为中国高考教育资讯类期刊的一个品牌,自2000年创刊至今,以其丰富的资讯和权威实用的指导赢得了广大高中生、家长及老师的青睐。  从2012年开始,《求学》杂志正式举办“求学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旨在凸显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全国的高中生们提供一次高考作文實战演练的机会。  第六届“求学杯”中学生作文大赛A组决赛已于2018年2月4日在广西大学圆满结束,本次大赛由《求学》杂志主办,广
期刊
黄侃历任北大、北女师大、武昌高师、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在北大时,黄侃有一个习惯,在课堂上讲书,讲到要紧的地方就停下来,故意卖关子,说:“这里有个秘密,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还不足以让我讲,你们要听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学生坐满了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但黄侃却安坐在教员休息室,纹丝不动,压根就没有起身往教室走的意思。学生们在教室等了一会儿,不见老师来上课,就赶紧向教务处报告。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