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的心灵独白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摇滚乐表达了对和平、爱、自由的追求,要求性解放和使用毒品,其本身的反叛性与嬉皮士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摇滚乐成了诠释嬉皮士内心世界最好的语言。
  关键词:嬉皮士 摇滚乐 文化内涵 反叛
  
  20世纪60年代,一群年轻的反叛者登上了美国的历史舞台,他们留长发,身背吉他,穿喇叭长裤或土耳其长袍,腰间挂着或脖子上或手上或脚上戴着彩色念珠。这些叛逆的嬉皮士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摇滚乐这时也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知名的乐队和歌手,如杰斐逊飞机乐队、感恩而死乐队、谁人乐队、滚石乐队、歌手詹妮丝·乔普琳、吉米·亨德里克斯,等等,俘虏了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心。这些乐队与歌手在嬉皮士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嬉皮士也促进了摇滚乐在美国的发展。用“公不离婆,秤不离坨”形容60年代美国嬉皮士和摇滚乐的联系并不为过。为什么嬉皮士和摇滚乐会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呢?这就要追溯两者的文化内涵。
  嬉皮士大部分出生在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期,在富足的美国经济中成长,他们一出生就拥有漂亮的住宅、汽车、立体音响、电视和足够的零花钱,但是富足的物质生活没有能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时代的改变赋予这些年轻人不同于父辈的生活环境、社会心态和社会需求。他们无法理解在物质富裕的时代父母只顾埋头挣钱不顾其他,他们认为在美国已成为世界首富的时代再拼命挣钱只会助长拜金主义、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风气;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的他们难以面对现实社会黑暗,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种族矛盾等问题,核战争的威胁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他们的头顶挥之不去,这些社会现实与政府宣扬的美好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年轻人深感失落与迷惘,他们在失望之余走上了反主流文化的道路。反主流文化是指同美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包括文化、道德、宗教、伦理观念)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形式。嬉皮士互相友爱,远离政治,逃避现实,“干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是嬉皮士文化中的精神核心,他们追求自我表现、自我享乐,并且使用麻醉剂,沉浸在美妙的幻境中。
  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城市波普音乐是摇滚乐的主要源泉,这三种音乐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爱。节奏布鲁斯和乡村音乐关心更多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波普音乐主要表达的是爱情和理想等年轻人普遍关注的东西。摇滚乐兼具这三种音乐的主题,因而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爱情、理想、和平、自由是摇滚乐亘古不变的主题,60年代的摇滚乐的内容几乎离不开爱情、乌托邦理想、反叛、性和毒品等主题,这与嬉皮士的追求一致。摇滚乐是一种节奏强烈、非常狂热的音乐,是兴奋的一瞬间的延续。而这恰好符合了嬉皮士逃避现实、麻痹自己的需要,它的这种强烈的宣泄性也适合嬉皮士表达自己心中的渴望或不满。摇滚歌星在舞台上塑造角色时,是在演绎自己、表达自己、宣传自己,这与嬉皮士追求自我表现相一致。摇滚乐不仅仅是台上演出者的自娱自乐,它还有着极强的参与性,能使台下的观众与台上的表演者融为一体,随着音乐一起摇摆、一起呐喊、一起狂热,这非常适合大批聚在一起的嬉皮士。摇滚乐的号召性是后来的嬉皮士运动暨摇滚音乐会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
  摇滚乐的文化内涵和它的演出风格正好与嬉皮士的需求不谋而合,因而嬉皮士与摇滚乐一拍即合,可以说,摇滚乐使嬉皮士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窗口,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来宣泄心灵独白。
  嬉皮士与摇滚乐的结合也产生了令人神魂颠倒的迷幻摇滚乐。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歌手大部分本身就是嬉皮士,大麻、致幻剂、胺基甲苯、海洛因等毒品在嬉皮士中大肆流行。嬉皮士信奉只要使用足够的麻醉剂,就能沉浸在美妙的幻觉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毒品应用到摇滚中使摇滚诞生了“迷幻摇滚”,“迷幻摇滚”使得表演者、听众都处于一种迷幻状态,两者融为一体。“迷幻摇滚”确实让嬉皮士处于飘飘然的美好幻境中。在蒙特利音乐节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迷幻摇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摇滚乐糅合了讥讽时世和宣扬毒品环境等多方面的反叛内容,又表现了欣喜与悲哀、爱情与孤独、幻想与恐惧等情绪,这很合当时感到无权和潦倒的嬉皮士的口味。
  在嬉皮士运动的蒙特利音乐节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摇滚乐风靡美国,刮起了一阵摇滚飓风,它很好地诠释了嬉皮士对爱、和平的追求和向往,使反主流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
  1967年,嬉皮士著名运动“爱之夏”的前奏,一个标榜“音乐、爱和鲜花”的流行音乐节——蒙特利国际流行音乐节在离旧金山不远的蒙特利市举行。这是摇滚史上的第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许多有实力的乐队与歌手——鸟乐队、杰斐逊飞机乐队、感恩而死乐队,以及歌手詹妮丝·乔普琳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等参加了这次活动。约翰·菲尔普斯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写了一首宣传用的音乐节主题歌《旧金山》,歌词中写道:“If you a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t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e there”远道而来的五万多名听众在这里度过了和平愉快的三天,许多人因此而决定多留几天,不久后去旧金山参加“爱之夏”。大批的嬉皮士随后聚集到了旧金山的海特——黑什伯里街区,在那里头戴鲜花庆祝“爱之夏”。1967年6月25日,有近10万人次的嬉皮士聚集在海特——黑什伯里街区聆听披头士首次在电视台演唱《你所需要的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
  继1967年的蒙特利国际流行音乐节之后,1969年反主流文化运动达到了几年来的最高潮。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年8月15日-8月17日)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摇滚音乐节,是60年代最著名的一次反主流文化集会。
  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原因是抗议越南战争,音乐节的主题是“和平与博爱”。标识图片为“鸽子与吉他”。参加这次音乐节的有杰斐逊飞机乐队、感恩而死乐队、谁人乐队,以及歌手詹妮丝·乔普琳、吉米·亨德里克斯等许多有名的摇滚歌手。音乐节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保守估计有45万,甚至有人估计达70Zr。青年们分享每一样可以分享的东西,包括食品、饮料、毒品、帐篷,甚至衣服等,他们披头散发,随着音乐摇摆。当吉米·亨德里克斯用奇怪的腔调哼起美国国歌时,音乐会达到了高潮,疯狂的观众和着节奏将星条旗撕得粉碎,他们试图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呼唤人类的爱与和平,反叛意味十足的摇滚乐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将嬉皮士运动带到顶峰,可以说摇滚乐是嬉皮士运动的宣言。是嬉皮士运动的号角、组织力量。摇滚乐使嬉皮士们找到了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声音的方法,摇滚乐与嬉皮士运动相结合,摇滚乐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幻想、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一种世界语言。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之后,嬉皮士运动盛极而衰,经过十年的反叛,嬉皮士进入了唯我的70年代。雅皮士出现后,嬉皮士作为历史的一代渐渐地退出了社会舞台,摇滚乐在经过60年代的迷幻之后,在70年代逐渐回归大自然,更具有乡土味,摇滚乐的“返本归原”也似乎意味着嬉皮士时代的结束。
  参考文献:
  [1]夏花学.嬉皮士——美国主流社会的叛逆一代[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3]钟子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4]谢为群,洛秦.美国摇滚历程五十年[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鞭挞腐朽。平时如果将收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漫画,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漫画 历史教学 作用  所谓漫画,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7年
期刊
摘 要: 作者运用有关量表,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湖南科技学院232名贫困生与249名非贫困生的自尊进行调查,并对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无论是总体自尊还是单侧面自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2)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与应对方式、人格、心理健康及幸福感密切关联。  关键词: 地方院校 贫困生 自尊 相关因素  自尊(Self-esteem)又称自
期刊
摘 要: 目前,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操作性很强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广泛推广。围绕这一课题,许多专家、教师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作者以高中美术特色学校工作为契机,从美术特色生入手以实例的形式对课堂内外情境教学的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美术特色学校 情境教学 无锡市湖滨中学  历史具有过去性,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与学生之间总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感。
期刊
摘 要: 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拓宽普通教育课程、精选学科专业课程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思路指引下,基于依据、明确目标、遵循原则,构建起了由必修、选修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有利于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五年制 初等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我院自2000年招
期刊
摘 要: 特色教材的编写是西藏高等师范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西藏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特殊性转化为特色和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视唱练耳教程》为例,就特色教材编写的必要性,以及教材特色化的依据、方式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特色教材 视唱练耳 音乐教育 藏族传统音乐  笔者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援藏教师,于2008年9月~2009年7月任教于拉萨师范高
期刊
摘要: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担负起解疑答惑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项链》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针对其主题的讨论,提出新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思考 《项链》 主题讨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这提出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疑答惑。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能做到“传道”、“受(授)业”,难的就是“解
期刊
摘要: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呼唤着绿色。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灰色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变革,倾注着更多人文关怀的,汇聚着绿色“生命流”的崭新课堂模式——“绿色生态课堂”成为我们研讨的主要论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绿色生态课堂 师生关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绿色——象征生命、饱含希望、孕育理想。生态课堂——
期刊
摘要: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人人都有得写,而且都要“自己写”,因此是个难得的好题材,完美地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中学作文试题的基本要求:时代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思想性。  关键词: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 《品味时尚》 基本要求    2009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华彩的帷幕,在高考的各种考题中最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是高考的作文题。一方面,它在高考中的权重大,区分度高,直接影响考生最终
期刊
摘要:宫崎骏先生先生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他在作品中积极地探索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决反对战争。  关键词:宫崎骏 人文主义 人与自然 战争    在很多人的眼中,动画是面向儿童的,是或者说教,或者寓教于乐,或者益智,或且低幼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是不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但是,2002年2月17日,在从来不关注票房且号称“艺术电影的天堂
期刊
摘 要: 作为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重意义。本研究选取曲靖市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着师幼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并针对曲靖市属公立幼儿园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师幼关系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