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图像教学培养视觉思维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它能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能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些图像的读取和表达只能通过人的视觉来接受并通过视觉思维的处理来获取.著名的心理学家阿恩海姆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视觉本身已具有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即已具备了思维的功能,所以视觉并不低级,相反,视觉本身就是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形式——视觉思维.视觉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习离不开图像,初中物理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物理图像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物理教学的重要材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色.解决物理问题也离不开图像,在各类考试中,图像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以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为例,全卷共23题,满分100分,其中结合图像的题目就共有17题,合计82分,全卷出现的图像总数有30个.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区分和领会图像所表达的含义,面对问题就会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去解答,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做出错误理解和判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物理图像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挖掘物理图像的教育功能,通过指导识图、作图和用图来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识图,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内容
  图像具有描述物理情景的作用,它能将文字描述的物理情景、环境、综合条件等相关物理内容用形象的视觉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图表,根据图像的特点可以分类如下:(1)图示结构,如《声音的特性》中的人和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中一些声源的分贝数、《电流和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等;(2)用以表示某个连续的过程,如《热机》中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电动机》中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液体压强》中船闸工作示意图等;(3)用来表示某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或实验装置,如《阿基米德原理》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的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弹力》中的各种测力计等;(4)表示某个物理过程,如《熔化和凝固》中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光路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的声波等;(5)表示某个实验过程变量的控制,如《焦耳定律》中的两个密闭容器实验图、《电生磁》中的奥斯特实验图、《压强》中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图等;(6)呈现某种不易观察的微观结构或宏观事物,如《分子热运动》中的电子显微镜的金原子、《核能》中的氘氚聚变成氦、《太阳能》中太阳的结构等;(7)呈现某些直观的事物,给人直观的感受,如《科学之旅》中的给停止沸腾的水浇冷水、小“人”随音乐跳舞、冰棍“冒”出的“白气”上飘还是下落等等.物理教材中的图像以其比文字更生动、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传达内容丰富的信息.教师要重视图像的作用,以物理图像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并结合实际逐渐构建情景,既能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图文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从而掌握所涉及的物理内容.
  2通过作图,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可以直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还可以用物理图像描述,借助于物理图像我们能形象直观的观察到较为完整的动态物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相应的函数关系,实现文字与图像的巧妙转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感性认识与理解.事实上,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物理过程表述为物理图像;二是从物理图像上分析物理过程.因此,学会物理作图是解题的关键,作图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题意的过程.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强化作图训练,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能灵活地运用.
  如暑假小明跟父母外出旅游,离开家后他们先是乘公交车以70 km/h的速度行驶了一小时来到车站,而后以4 km/h的速度步行20 min来到旅行社,最后坐特快列车以150 km/h的速度经历了2 h才来到旅游目的的,请你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作出小明旅游的v-t图像.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图时,要注意确定坐标轴、符号和单位,着重注意一些特殊点(如起点、拐点、终点),然后用平滑的直线或曲线连接各点.
  又如电学的多电阻计算题中因为涉及到多个电阻、电流、电压值,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作出等效电路图,对应标明各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值,简化题意,帮助解题.
  3通过用图,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
  识图、作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用图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物理上很多问题的分析、解答时要依靠图像,利用相关的图形、图表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难题变成易题,从而方便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例1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是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
  解析一些同学看到“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极易选A,然而按题意画图,由图1所示,很明显不是平衡力,应该选B.
  例2如图2所示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 ℃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0 min~3 min时物体处于固体状态,吸热升温,3 min~6 min时物体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热温度保持0 ℃不变,6 min~9 min时物体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又开始上升,上升到100 ℃时,水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整个过程中,物体都在吸热,所以它的内能将不断变大.故答案选B.
  例3如图3所示,开关闭合,当滑片在某两点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 A~2.4 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7.2 A~10 A,则电源电压为
  A.10 VB. 12 V
  C. 15 VD.无法计算
  解析该题虽然有了一个电路图,但题目叙述了两种电路情况,为了不将电流表和对应的电压表的数据弄混淆了,可分别将这两种情况的电路图画出来,并把相关数据标在图上,如图4所示.
  则U=I1R0 U1=I2R0 U1,
  即1 A×R0 10 V=2.4 A×R0 7.2 V,
  解得R0=2 Ω,
  所以电源电压U=12 V,应该选B.
  用好物理图像,不仅为快捷解题提供了便利,更为培养创新能力开辟了途径,但是,要正确恰当地运用图像,必须结合题目的阅读,在所给的文字以及图像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了解出题者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跨过题目中的陷阱,否则,就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
  总之,物理图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应用物理图像是理解、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一大利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识图、作图、用图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逐渐脱离教师和书本,形成独立运用物理图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欧克肖特是当代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认为,近代以来的欧洲道德体系是一种主要由共同体道德、个人主义道德、集体主义道德三种不同道德信仰不断冲突挤压的混合物.与这
标准考试是美国大学招考的重要形式,在美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标准考试.
【摘 要】 小学开设英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与国际文化的交流、沟通。近几年来,农村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农村经济较为薄弱,教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更是缺乏,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农村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探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这样才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想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学好并掌握这门学科,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非常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新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根本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中学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学物理教育是中学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利用物理现象,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近代与
很庆幸,能在初为人师时阅读到《爱的教育》这本书。  还记得,那时我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为了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凭着对教育的热情和青年人的激情,我埋头努力地工作,面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辛苦着,快乐着。但慢慢地,我开始迷茫于自己的课堂为什么不够精彩,苦恼于孩子们为什么总是不听话……以致于我的教育之路刚刚起步就陷入步履蹒跚的境地。  记得第一次看到《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次外出学习中的偶遇。当时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课题.本文就影响中学生物理成绩的相关因素,以都匀市第三中学、第十中学、师院附属中学的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旨在准确了解影响中学生物理成绩的相关因素,以期引起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以及学生本人在某些问题上的重视与关注.  1问卷发放及回收  为保证学生认真、如实填写问卷,我们将问卷委托物理任课教师引导完成,强调问卷为匿名填写,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农村小学开始逐渐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片面化、庸俗化、表面化和功利化等倾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和感悟,对农村小学
班级里的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学习者指的是学生,助学者指的是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的,强调相互学习,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