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差异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校就业问题日趋紧张,高校普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以此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从中西方教育模式、兴趣养成、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中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同,以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总结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职业生涯规划
  在高校扩张多年以后,经济危机悄然来临,就业形势日趋紧张,高校作为毕业生通向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开始关注如何让这些大龄孩子走出去不跌倒。“毕业即失业”这句话也向社会敲响了警钟,高校不再是高枕无忧的象牙塔,而是更多的考验毕业生的计划和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开始探索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引进西方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就业理念,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探究过这些理论之后,我们不可否认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但是这些舶来理论是否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就业,还有待探索。本文从中西方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差异,结合所在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对独立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谈几点思考。
  一、中西方教育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希望“产出”的学生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二)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三)兴趣养成教育存在明显差别。一位学者对英国某高中考察后描述了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某一工业产品模型的全过程:产品设计的草稿、手绘图纸、泥塑模型、工程图纸、计算机3D建模直到最后加工的产品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令大家惊叹的是这些国外的高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国内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动手能力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内大学生的水平。可以看出,西方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已经受过兴趣方面的系统教育,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取向和个性特点。国内学生由于在大学之前将过多经历耗费在学业上,所以很难有明确的兴趣取向。
  (四)家庭教育: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中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策略的不同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帕森斯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波士顿职业局,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职业指导的扩展。当时的职业指导主要关注人职匹配,内容以测评和提供职业资讯为主。到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在舒伯的理论中,生涯规划更加注重职业对人的意义。该理论认为,一个完美的人生,未必仅仅依赖于职业角色的完美与否,更多的非职业角色使人生有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职业生涯规划学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获得一定发展。国内在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出现了两个较大的流派,一派是以心理学背景为主的学院派,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个人人格心理完善和长远的生涯发展;另一派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背景为主的实务派,侧重于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强调求职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为目标。这两派使得我国目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中,人们显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规划,其目标就是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因此,诸多文章主要涉及的是分析就业形势、提出就业指导策略、探讨高校就业指导的软硬件建设以及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等。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中西方不仅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不同,而且在这种教育何时开展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生涯教育运动开展得非常普遍,生涯教育是美国广泛实施的咨询活动和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因此,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生涯辅导。在中小学,更是有多种多样旨在扩展生涯经验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和教育活动。生涯辅导不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式进行人与职业的组合,而是融入个体的自我发展、角色的发展进程。   而在我国,生涯规划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只是从大学才开始,很多的学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等同于找工作,其目标就是找到最适合的职业。还有很多的大学新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离自己还很遥远,或者根本没有帮助。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它是唤醒学生职业意识并促进其职业精神要素生成和发展的人生重要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发挥咨询与指导的作用外,还应该起到指引与教育的作用。
  三、我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问题
  笔者对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作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时间、方式等问题,结合学生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规划意识淡薄。很多学生习惯于父母和老师为自己做决定,在其他人的安排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学校是老师选的,专业是父母选的,他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离自己很远,或者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家长的安排下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也能获得成功。
  (二)对自我认知有一定的排斥和隐瞒。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清楚的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知和找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有部分同学不愿意通过一些测评和交流活动认识真正的自我,更不愿意让其他的同学认识自己;更多的同学感到困惑,对于自己的专业和个人的兴趣倾向不吻合而感到迷茫。
  (三)对外部环境和工作世界缺乏理性认识。很多同学为自己假想了舒服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工资待遇,却从来不考虑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和自我能力的不足。还有很多同学认为社会要求与就业形势时刻在变,目前不需要提前认识外部环境与工作世界的状况,毕业后再认识也不迟。
  (四)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没有确定的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大部分的同学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没有主见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对大学的学习和发展充满了迷茫,即使有目标也不会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独立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总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状况,结合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以心理学角度指引和启发为主,结合自我认知与专业及职业的匹配,能够达到认知自我,找到大学期间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兴趣方向,对未来工作充满热忱和信心,从而选择合理的就业目标。
  四、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的一些建议
  (一)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结合。根据舒伯的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属于生涯探索期,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从多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的共性教育为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一时期确定为必修课程,贯穿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使学生认识到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帮助自己及早找到自己的学习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计划,实现大学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同时要加以配合的是着重进行个性教育,以学生中常见的对于学习和发展的困惑及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建立固定的、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及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二)采取任务式教育,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仅仅依靠课堂中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是不够的,为了真正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摆脱依赖感,应该制定一些特殊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打破对未知的恐惧,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获得目标制定与行动计划完成的体会和成就感,锻炼自我。这些特殊的任务可以视课程进行的内容而定,可以是一场演讲、一份策划、一场模拟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对于著名企业成功人士的访谈记录等等,总之,学生一定是主角。
  (三)建立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机制,以此充实和完善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与内容。针对在校期间所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做一份详尽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对这些学生进行毕业后的信息跟踪和反馈。当学生步入社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参加工作感受到许多不同,对于自己的工作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后,他们会对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这些认识和感悟是教师进行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金树人.生涯咨商与辅导.(中国台湾)东华书局,2006.
  [3][美]理查德·格里格等. 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授予学生这把“读写结合”的学习“钥匙”,引导学生开启阅读、写作的新大门,探究出更多“读写”奥秘。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四个策略,以期提升读写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农村中学弱势群体子女因为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深入研究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消除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品质,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具有较高价值,并且意义也十分重大。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中学;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解决对策  一、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剖析  (一)客观性因素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儿童;品质童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
【摘 要】本文首先概括了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这一教育模式对教师、学生的影响,在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和STEAM教育的契合点的基础上,对STEAM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在教学中落实STEAM教育理念的重构性、创新性、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大胆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STEAM;教育创新;素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
【摘 要】幼儿园的绘本是一项重要的教学项目,具有一些其他课本没有的特点,比如画面直观简单,具有趣味性,为幼儿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充分利用这些绘本能够增加幼儿的阅读知识总量,从而帮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收获丰富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资源;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179-02  【Abstract】P
【摘 要】目前的家校合作中,普遍存在家长和教师对各自角色责任意识欠缺、定位不准的问题。对此,我们以深化教师主导意识为前提,以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为核心,以“树典型、立榜样”为突破,力求促进家长及教师角色状态的更新:即父亲角色“归位”、母亲角色“正位”、教师角色“深位”,使其与家校深度合作步入良性循环。  【关键词】家校深度合作;角色状态更新;班级特色活动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
一、大学生阅读调查对象与方法  课题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网络问卷100份,纸质问卷100份),其中本科生120人,专科生80人,总计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99%。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读书的类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历史小说类易让大学生接受,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看社会上流
【摘 要】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幼儿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园可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创设水墨艺术环境,加强日常管理;积累研究成果,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研究成果经验分享等进行水墨画教学实践,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尽情表达,在自由创造中回归童真。  【关键词】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
【摘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电大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转换角色。从《开放英语1》教学案例出发,探讨了电大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咨询者、组织者、合作者和管理者等多元角色。  【关键词】自主学习 模式 教师角色  一、电大《开放英语1》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开放英语1》以晓燕在伦敦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活动为主线,涉及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各方
【摘 要】为了解西方文化,必先学习西文,这是严复创作《英文汉诂》的目的。通过介绍英文文法,严复指出:作为拼切文字,英语多形态变化,而汉语多用别立之字表示词汇和语法意义;英汉语之间存在相通之处,汉语语法可以纳入英文文法的框架之中;英汉语言对比可以反映出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英汉语言的相似性归因于欧亚人种同源。  【关键词】严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文汉诂  在严复所处的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