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结伴而行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当代中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的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学语文是教学内容极为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更好的促进语文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寻找美;熏陶美;创造美
  当代中学生总是比着穿名牌,因为他们感觉只有穿名牌才潮,他们以校服上画着美女帅男的图像为酷,他们觉得拉帮结派就是牛,他们以抽烟为帅气,他们觉得打架喝酒才算独立,他们觉得说脏话很给力,他们觉得顶撞父母也无所谓。我们总是责怪90后、00后的孩子人文素质太低。除了责怪他们以外,我们还能够干什么呢?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多种途径的,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
  一、感知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最初由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它是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人的知、情、意等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它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是人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与美结伴而行!
  二、追寻唯美
  1.在课文中寻找气象万千的自然美。语文中所呈现的自然美是多姿多彩的,或是高山峡谷、万壑千岩、怒涛飞瀑、清溪静塘的山水美,或是草木瓜果、花鸟虫鱼、园林田野、平原戈壁的生态美,或是明月朗星、流云薄雾、朝霞晚霁、夜露晨霜的天象美……它是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如《使至塞上》让我们感觉到大漠的“壮阔”之美;《春》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勃的温馨美;《蜀道难》中所描绘的险峻美;《小石潭记》所蕴含的静态美;《三峡》蕴藏的动态美;《荷塘月色》下的幽静朦胧美;《荷花淀》中有月下水乡的诗情画意美。寻找文本中这些自然景物之美,可以陶养学生的性情,涤荡学生的心灵。
  2.在文本中寻找高尚优雅的形象美。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水生嫂是那样的善良、清纯,是白洋淀里的一朵荷花;翠翠是边城湘西凄美的爱情女神,她美在刚烈、清纯、凄美;《老人与海》中我们感受到了英勇与坚韧之美;《海燕》中高傲的海燕让我们感受到了勇者的神韵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让我们感觉到了的高洁之美,从这些美的形象中可以涤荡学生的心灵。
  3.在经典中寻找淳朴真挚的情感美。语文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细腻的感情。我们能够从《背影》中感受到细腻质朴的父爱;从《散步》的谦让中感受到幸福的家庭亲情;从《致橡树》中感受到爱情的坚贞与伟大;从《羚羊木雕》中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从《童趣》中感受到纯真的情怀;从《一碗阳春面》中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让我们在这些经典中寻找人间质朴的真情,从而熏陶孩子们的崇高的性情。
  4.在名篇中寻找高远的意境美。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情与景、情与境的统一,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唤起人无尽的想象,意境使人得到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语文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名家名篇,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北去的湘江,红山碧水的辽阔秋景当中感受到词人广阔的胸襟、高原的志向和澎湃的激情;在苏轼的“大江东去”中感受人生的豪迈旷达;在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感知洒脱与豪迈;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在李清照的“独上西楼”“人比黄花瘦”中感悟凄美忧伤;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感悟月下水乡中的宁静。让我们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领悟意境之美,调动他们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感悟生活美的能力。
  三、与美对接
  1.在课堂上对美的人格进行感染、熏陶。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从善于吟诵、巧于咀嚼、精于思考的途径挖掘课文内容,渗透语文美育。
  ①实施“寓教于乐”必须抓好“涵泳”中的“善于吟诵”这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吟诵就是眼观其文,口念其声,就是一个声声入耳,字字入口的途径。在吟诵中言语的顿挫、情节的变化、图景的展现、理趣的跳跃、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欢愁都能体察与感悟。在吟诵的基础上,从而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悟和“美”的陶冶。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觉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与暴风雨搏击的力量之美;默念朱自清笔下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联想到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自己的父亲,感受到的是父子间的亲情之美……反复诵读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迸发出美育的火花。要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要领悟作品的意境美,必须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
  精于思考:思考是人们获得真知灼见的重要途径之一。恩格斯曾说过,世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花朵。孔夫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学习文本时应努力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引导他们思考挫折之美,进行抗挫教育;学习《三峡》引导他们欣赏自然之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他们思考宽容、善待他人之美;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谦虚、诚实之美;在《阿房宫赋》《伶官传序》中培养学生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的品质;在《神奇的极光》中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寻找探索之美。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有我们精神的养料,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吸收这些养料,培养他们厚重的品质。
其他文献
【摘 要】基层社区组织是政府与百姓对接的桥梁,不仅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更承载着多方面服务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社区服务却难以尽如人意,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紧、任务重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社区也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社区工作;对策;服务水平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社区”和“社区服务”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和法律规定中。今天,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期刊
【摘 要】本文为培养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改进 “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师资培养等专业内涵建设,以实现学生工学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少的教育实践者也在努力尝试着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笔者也努力顺应课改潮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本文拟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探究”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以顺应改革浪潮。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主体探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为了给自己多一条就业的路子,很多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越来越强烈,创业者越来越多。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更受社会关注,自主创业也是解决就业的很好途径。本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促进大学生
期刊
【摘 要】文艺鉴赏课属于美学范畴,是关于人类进行文艺鉴赏活动的美的科学。面对理工类大学生,教师要把文艺鉴赏中审美精神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中,避免大学课程本身枯燥和抽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艺的兴趣。  【关键词】文艺鉴赏;理工类;文艺审美;培养  随着美育的理论和文艺实践更加深入的发展,文艺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存在形式的表现,审美在人类整个精神生活中占据愈来愈显著的位置。叶圣陶先生说
期刊
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会苦苦追寻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高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促进说、读、写多方位发展的资源。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师生对课外阅读资源尤其是资讯较新的英文报刊涉猎。实践证明,一种“以阅读为主线,促进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会让师生领略到报刊阅读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一、精选素材,培养兴趣,积极指导英文报刊的阅读技巧  很多学校都征订了种类繁多的课外阅
期刊
“学生素质太差,太难管”是中职学校大多数班主任的一句口头禅。很少有教师主动请缨承担班主任工作,甚至出现了老师怕管学生的现象。为什么中职生不好管理不好教育呢?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这是中职学校在学生管理上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我校本着“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班级管理基本原则,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大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职学校问题生管理办法,即“寻、定、督”
期刊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用题是一个有趣的而又能锻炼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题目,而有的应用题,特别是复杂些的应用题,往往单纯地根据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是不能解答出来的。当然,我们解答遇到的各种问题,选择的方法会很多,但是这时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法,除了在解题领域应用较多,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到。一般意义上讲,假设法是指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如某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如a与b大小: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新课标指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但目前很多音乐教师大部分是“以本为本”,围绕教材上的具体内容采用知识性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他们常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作曲家生平、作品创作背景等内容,让学生整堂课处于不知教师所云的状况。笔者认为,这些
期刊
【摘 要】心理效应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运用“首因效应”,塑造良好形象;运用“南风效应”,培养学习兴趣;运用“门坎效应”,体验成功喜悦。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首因效应;南风效应;门坎效应  一、运用“首因效应”,塑造良好形象  所谓首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