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及乙酸介质中的碳酸盐岩溶蚀表面特征及机理——以南堡凹陷为例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酸性条件下碳酸盐岩的溶蚀表面特征及机理,以南堡凹陷及周边凸起区10个典型碳酸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乙酸和盐酸溶液的溶解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溶蚀特征。结果显示,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的选择性溶蚀,是碳酸盐岩溶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形式;方解石和白云石均存在特有的溶蚀现象,即"溶蚀晶锥"方解石和"蜂窝状"白云石,为晶体选择性溶蚀的产物;表生条件下,灰岩中少量白云石的加入能够增加方解石的溶解度,白云石的含量上限为13%,超过该界限,随白云石含量的增加,溶蚀作用减弱。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国际教育发展大背景下的趋势要求,也是国内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核心要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是需要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去落实,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乡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建构方式和传统工艺都表达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现代新型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出
为推断西藏日喀则拉堆—乃东断裂带(LNF)的断层活动年代及活动性,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断裂带上采集的2件断层泥样品中的石英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下微形貌观察,并将石英表面形
磁铁矿结晶造成氧化性岩浆中的硫酸根被还原为硫酸氢根,进而将铜、金等元素以硫酸氢根络合物的形式萃取到流体相中,形成成矿热液,这一现象称之为磁铁矿危机。这一过程是斑岩
为分析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显著影响的人的因素,引入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内河船舶碰撞事故。依据Swain&Guttmann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感知、决策和行动)梳理内河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