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大学职能、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转变,21世纪的大学教育朝着大众化、终身化和结构多样化方向发展,校园建设模式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在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在校大学生的行为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探寻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空间需求之间的契合,来创造真正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环境。本文主要以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选择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高校具体情况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与改造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行为心理
  一、概念及范畴界定
  (一)大学校园开放空间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是指大学校园中向所有师生开放的开敞性共享空间,由道路、广场、校园运动场地、水体、建筑小品等元素构成,涉及的范围广,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载体,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二)行为心理
  行为心理是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反应两个方面。行为是人们的日常活动,心理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行为、心理和环境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行为是人的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人的空间行为活动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指导的。人通过自身的行为接近环境。校园开放空间的行为心理研究,是指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分析空间主体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老师等。
  二、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校园开放空间的探析
  (一)校园入口
  校园入口是外界与学校的过渡空间,学生从入口走进校园学习、生活,同时,校园入口对学生和外来人员有很强的识别性。也体现了学校的形象性,商学院的正大门入口在西南方向,连接慧宇楼广场,入口正对着的就是商学院标志性建筑——慧宇楼,被称为“小白宫”,此外,校园东北部还留有侧门。
  (二)校园交通道路
  商学院海源校区内部道路设计采用的是人车分流,大都伴随着道路节点和广场,步行空间成为了校园内主要的职能,学生从宿舍到食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活动场,都会选择步行。学校内大多数道路都会和绿色景观相结合,在空间感觉上消除了空旷感,而适当的节点和广场让道路空间变得更加丰富,这样的设计让师生在心理上忽略了时间的长短,避免了笔直的道路带来的疲劳感。
  (三)校园运动场
  商学院主要的运动场位于西南角,运动场地占据了开放空间中的一定规模,是学生活动频率较高的一个场所,学校的体育活动,运动会或者学生集会,都会在运动场举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在运动场散心,跑步,它不再是单一的一片空间,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心境。
  (四)校园绿色开放空间
  校园中最主要的景观空间就是校园绿地,而且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开放空间,商学院的公共绿地主要集中在东南片区,其中读书林一片是学生最爱去的,由天然和人工景观组成。在这里,学生可以沐浴阳光、听鸟语、闻花香,还可以在小亭子、石桌、石凳上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校园的美,更是心情的愉悦。
  (五)校园边缘空间
  校园围墙边界的空间,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空间,在学校东侧一带,沿河有一条小径,那条路极少有人去,杂草也日渐丛生,基础设施也逐渐退化,成为了被人们遗忘的空间。
  三、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放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据调查,学校东南片区的读书林和西南片区的运动场是学生去的最多的地方,读书林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还有小亭子、石桌、石凳等小品,为学生提供休息、学习的场所,运动场则是体育活动或晚上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是夜跑,散步的最佳场所,相反,慧宇楼广場却很少有人会去,主要一个原因是缺少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场地空旷,缺少私密性,其次,慧宇楼广场主要用来开学迎新生,每周升国旗,大型活动人群的集散,平时使用率较低,所以不太受学生喜爱。
  四、使用者行为心理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这种过渡性常会使学生处于依赖与独立、情绪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他们极其渴望被社会认同,同时又离不开父母的庇护。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富有激情、敢于创新,但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的情况,在这种矛盾中,大学生需要一个体现自我、与人交往、趋于理性化的环境。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分分秒秒进行的,校园开放空间就是她的载体,空间质量的优劣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入口方位
  在日常上课时间,使用者主要是学生为主,大量的人流来自生活区、宿舍区,从捷径涌入,商学院生活区、宿舍区主要集中在北面,并在密集区域设置一食堂广场,所以,主要的人流集散场地和主要入口应当面向生活区,入口尺度也需要满足高峰时段的人流疏散要求。
  其次,校园主入口,面向教学区景观中心的位置,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志性入口,作为对外界的门户,接纳来访者,入口的建筑是这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可以使来访者易于识别和记忆,并留下良好印象。此外,两个主次入口空间内,都需配置学校平面图,明确标示建筑位置,以及指示牌,以便于识别和认路。
  (二)步行道路选择
  学生生活区,规划有最便捷的步行路径,迎合学生抄近路的心理,尽量以最短的路线与宿舍区和生活区相连。
  (三)校园绿色开放空间
  绿色开放空间首先要满足独自学习、休息放松、小群交往、学生聚集讨论等功能,其次,需要配备一些公共设施,休息设施以随意组合的可坐树墩,石凳为主;滨河步道局部扩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学习设施以小亭子、石桌、石凳为主。与生活区的建筑景观环境形成一定的对比,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同时,保护工作必须做好,抵制破坏现象。
  五、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校园开放空间的喜爱受空间自身的结构特征和学生本人的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影响,有简洁的道路网络、明确的结构中心、开放的校园“绿心”、区域的同一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独特的景观和标志这些特点的校园开放空间更受学生青睐。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公共空间的分析,结合大学生当代心理特征,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空间上:(1)加强道路连贯性:道路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的主导性构成要素,它连接建筑群及节点,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形态的骨架;(2)丰富道路景观:大学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应突出创造性与引导性,通过独特的设计,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散;(3)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方位上:(1)突出道路个性特征:从道路景观特征、名称、功能,给校园中的每条道路具有特点,让学生能够轻易分辨;(2)加强局部的统一:给不同的建筑群设立形象的、独具特色的标志,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3)设立标志物:吸引视线的同时,避免学生因距离过长而产生的疲惫感,加强学生对开放空间的记忆;(4)强化节点:对校园中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及节点加强化处理,具有鲜明特征,较强的视觉吸引力;(5)设立指示牌。
  空间使用上:(1)动静结合,步行道路空间和校园广场、校园“绿心”等结合,满足学生多样性空间需求;(2)边缘空间的利用,基础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完备。
  参考文献:
  [1] 孙桦君.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延边大学,2018.
  [2] 陈乃光.基于行为模式分析的开放空间评价与研究[D].武汉大学,2017.
  [3] 汪洋.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研究[D].东北大学,2016.
  [4] 文晓斐.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作者简介:普亚玲(1997—),女,彝族,云南玉溪人,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其他文献
摘要:报纸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就有着辉煌的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对报刊的发展也是具有强大的制约。本文参考了研究者们对报业发展的讲述,认为报刊乃至媒体收到社会政治制度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报业;发展历程;政治因素  报纸在世界上的每个地方的兴起时间各不相同,一但最开始大都是因为政治才出现。在全球国际化的影响下,报纸的发展多多少少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每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不
期刊
摘要: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文化实践意义的记忆活动,媒体在传统节日中播出的纪念类电视节目,借视听符号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本文从框架理论和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央视清明节目《相聚中国节·春天的思念》为例,剖析节目建构框架并生产文化记忆的过程,从而达到培育文化自信、实现身份认同的目的。  关键词:框架理论;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文化记忆;媒介重构  中图分类号:G206.3  《相聚中国节》系列节目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历史概述和内涵界定,以人文价值的体现为背景,分析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先锋姿态、交互性和作品中传递出的对人类自身价值审思。探讨新媒体艺术在科技和艺术完美整合的同时,如何释放特有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创造独特审美共鸣,以及为艺术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科技;人性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艺术,从诞生开始便面临着一场博弈。科技的进步是
期刊
摘要:报刊是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体,在新闻事业最初发展的三百年间,报刊独领风骚,支撑着世界新闻业的发展与繁荣,使新闻业成为崭新的社会事业。报纸是一定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下的文化产品,报纸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报纸生存状态。成报纸乃至媒体生存环境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对报纸乃至媒体的兴衰存亡产生影响。  关键词:报刊;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一、政治因素  报业
期刊
摘要: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来说,记者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以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为背景,广播电视若想要保持良好的市场地位,就必须以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作为切入点,强化其编辑意识及编辑能力,以促使新闻质量以及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均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广播电视新闻受众的提升,以有效保持其市场地位。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提高途径  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若想要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对现代化建设工作进
期刊
摘要:从目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分析,如果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那么就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几点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新闻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新闻的真实是非常具体的。它要求记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等都必须真实。但是现在社会中出现了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的失实新闻。有的因为专业原因导致新闻失实,比如:采访人物不全,违反采编流程,文学杜撰和想象;有的因为社会原因导致新闻失实,比如:因为利益关系,因为舆论,因为炒作夸张。本篇论文介绍了新闻失实的现象,找到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关键
期刊
摘要:近年来,IP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深受观众的欢迎,同时部分作品也赢得了各方高度好评。IP改编成为现在多数影视剧本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化呈现有很多话题和困难。一部优秀的改编作品不论是演员选择、服装造型、思想等方面都不容小觑。  关键词:“原著粉”效应;演员选择;服装造型;思想  一、“原著粉”效应,吸引观众  随着《古剑奇谭》《幻城》《青云志》等电视剧的热播,IP 文学快速向影视转化。
期刊
今年上半年,女性题材电视剧热映,称霸“大小屏幕”,相关话题成为受众街头巷议的重点,而无论是《安家》《三十而已》还是该题材收官之作《白色月光》,编剧们似乎不遗余力的在虚高中年女性的“生活”成本,并最终通过将男性人物结局刻画的相对悲情,换取现实受众短暂的安全感。几部热播剧在表现手法上近乎相同的背后,呈现出文化产品相关从业人员对于社会痛点的缺失,也反映出业界在该领域中面临瓶颈的表达受限。  一、剧情安排
期刊
摘要:数字化故事讲述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在国外日益盛行,并且显示出很大的优势。文章对数字化故事讲述运用到影视后期课程设计的意义进行了探索,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课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数字化故事讲述;影视后期;课程设计  讲故事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分享经验和传播知识的一种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故事讲述便应运而生。数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