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逐步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在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中生物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本文简要探讨了初中生物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兴趣可以使人头脑聪明,逐步对所学的知识喜欢,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会因为兴趣而获得良好的学习而化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生物兴趣的培养,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动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师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熟练掌握教育技巧,谈吐幽默风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获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学生才会因为热爱一个老师喜欢这门学科,并且能够努力地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事物感性的好奇心依旧还在,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是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拓展,联系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生物现象,使学生能够明白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的快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例如:笔者在讲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节时,提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同时,让学生各自做好准备,第二天课堂上要以表演的形式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第二天课堂上,找出6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上台表演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种子、根、茎、叶、花、果实六种器官的扮演者根据预习的内容,上台积极地表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使一些学生获得了锻炼,还增强了学生集体参与的欲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生物“热点”问题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直观的感觉和感知非常关键。初中生物教学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的画面及声音,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直观信息。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更有利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耳目一新,增强课堂学习的感染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生物中的微生物》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简短的视频,将学生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中的各种微生物,具体化和情景化地展示给学生,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生物,形态各异,数量繁多,不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的探索欲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抓住生物信息热点,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求知欲望。目前,与生物有关联的社会热点比较多,如前几年流行的禽流感,问题奶粉,艾滋病毒,以及与生物相关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热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热点问题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说出有关生物“热点”就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生物“热点”问题开展生物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生物实验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适当的时机,抓住知识重点,使学生能够围绕某个问题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笔者在讲授“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如果遇到雾霾天气,出门在外就会感到气味很难闻,许多人习惯用手捂上鼻子,感觉憋的难受就用口呼吸”。然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觉得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口呼吸好?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为了验证事实,笔者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做实验。最后,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以身体健康为出发点,让学生依据人体解剖学,进行深度思考,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之后,正确的答案自然就会得出。另外,在教学“植物蒸腾作用”有关概念时,笔者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植物为何要浇水,教过水的植物会发生蒸腾作用吗?这样浇水会不会很浪费?记者引出讨论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时每个组推出代表在班上宣读讨论结果,讨论结束之后,笔者给出点评。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许多生物学的奥秘比较感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实验是学生最高兴的事。因为实验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索神奇的生物世界。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物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满足对生物的求知欲,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是,课本中的实验教学内容,有些很难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用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四、 结语
  总之,学习兴趣的提升,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很大的帮助,兴趣培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1).
  [2]李启坚.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3]唐树红.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生物教学初探[J].凯里学院学报,2008(03).
  [4]吴霞,刘继成.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8).
  作者簡介:林惠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文章探讨了《MARPOL》公约附则VI出台的背景,对船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及其改善这些有害排放物的措施进行了简述,从原理和具体操作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有害排放物,特别是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的公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海上安全,第二类是有关防止海上污染,第三类是关于责任和赔偿(主要是由污染引起损害的责任和赔偿),此外,还有一些公约是关于便利海
摘 要:在初中阶段开展地理这门学科,不仅是让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的地理环境,专业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内容,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许多问题。文章基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读图能力;培养方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通过看图能够理解许多没有用文字表达
摘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所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而想要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为此从已经逐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生做起,逐步扩大宣传范围和深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该文从航运发展战略的角度剖析了国际航运市场的宏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少数海运大国继续垄断国际航运市场;方便旗船队日趋扩大;海运国际化的趋势将继续发展;国际航运市场的重心将
S-92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行业参与国际合作研制的面向21世纪的中型民用直升机,通过合作,中国的直升机技术标准得以革新、质量意识得以增强、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研究人员也熟悉了
摘 要:对多年的高考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学生在地理图表方面的得分率偏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成绩。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中忽略了地理图表复习的重要性,致使学生地理基础能力差,影响高考成绩。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地理图表学习情况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了对地理图表复习教学的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复习内容。文中在对重视地理图表复习的背景进行分析之后,阐述地理
摘 要: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在德育课堂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元素,让学生们更好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性大大提高,整个教学面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如何搭建合理的小组,怎么制定团队规则,如何营造轻松的小组环境和进行适当的评价。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德育  在新课程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小组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为基本理论依据,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变革中进行实践探究。虽然还存在信息干扰、重形式不重内容等不足,但无论课前、课上还是课后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有效教学和拓展教育时空界限等方面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实践探究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