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咳一例治验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吴××,女,46岁。1981年4月26日初诊。据家属介绍,上半身皮肤及毛发不能与他人接触,触之即咳。即使隔着棉衣触其上肢或者偷偷地摸一下头发尖,也必诱发剧烈咳嗽,病程一年余。剧咳时面色绯红,涕泪俱出,眼球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甚者咯出鲜血数口,无痰涎。咳嗽时间长者一小时,短则十分钟。胸片报告:“两肺未见实质性病变,心膈正常,双侧肺纹理增加”。血沉:12毫米/小时,查痰,未见癌细胞,三大常规正常。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过不少中药、西药,均罔效。邀余往诊时,患者卧床不起,因恐诱发阵咳,不敢与人接触;不敢走路;不敢发急;不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指班级内部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不同层面。班级文化建设即班级文化的构想、营造和创新。本研究以沈阳市珠江五校溪湖校区为例探讨个性化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旨在目标、实施与管理上通过自身丰富独特的模式与方法培养小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期刊
<正> 咳证虽多,无非肺病,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素问·咳论》),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了咳嗽一症与五脏六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后世医家在此理论基础上经过长期临证实践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和治疗方药,对中医咳证学说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素问·咳论》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
期刊
<正> 咳、痰、喘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分清它们的性质对指导中医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辨咳咳也称咳嗽,《内经素问·咳论》虽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但“肺气不能宣通”仍然是咳嗽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可以从发病时间、咳嗽程度、特点、诱因、伴随的主要症状和脉(指纹)、舌等方面来分辨咳嗽的性质。
期刊
<正>本文通过游戏化的跳跃课时设计(表1),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为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奠定基础。一、聚力生活化,创设教学融合路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实际情境,通过将体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能在此过程中体会乐趣。以生活场景中的跳跃练习为例,教师可以将单跳双落与躲避水坑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生活场景与知识应用间搭建桥梁;
期刊
<正> 徐某,男,9岁,1978年5月2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高热6天。伴咳嗽心烦,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某医院拟诊为肺部感染,曾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四坏素等消炎退热药,病情未减。就诊时发热以午后为甚,夜间烦燥不安,口渴引饮,咳嗽少痰,胃纳不振,大便溏烂,小便短黄。体温39.4℃,脉搏150次/分,呼吸36次/分,急性重病容,神疲乏力。心率与脉搏一致,律整,未闻到杂音,两肺可闻及少量湿性罗
期刊
<正> 咳嗽为一临床常见症状,是人体受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所致。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范围较广,历来医家各抒己见,立论繁多,往往使后学者莫衷一是。
期刊
建立一种检测浓香型白酒中 4 种重要风味物质氧稳定同位素(δ18O)的方法。用气相色谱仪将浓香型白酒样品中各风味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分离,采用裂解转化装置GC Isolink将各风味物质转化为CO,最后利用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检测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物质的δ18O。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的测定浓香型白酒中 4 种重要风味物质(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和己酸)的氧稳定同位素比值,风味物质分离度佳、稳定性好
期刊
<正>“数据的简单汇总”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全过程,初步体会数据的价值,形成数据意识呢?我们在教学本节课的前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和实践,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一、课前思考1.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小学生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期刊
通过比较传统光纤光栅和弱光栅的工作原理、复用方案、复用效率、复用规模、制作工艺、应用方向等,认为由于弱光栅具有传统光纤光栅所不具备的优势,故而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传感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弱光栅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建立"弱光栅专利数据库",进行多参数统计分析,得到弱光栅相关专利技术分布、弱光栅相关专利技术体系、主要申请人专利布局体系、主要申请人所对应的发明人弱光栅论文体系等结论。
期刊
<正> 笔者临床运用银翘汤治疗急慢性咽喉炎、麻疹后期、支气管肺炎、鼻衄、咳血、乙脑后期等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根据我们临床应用本方的一点肤浅体会,略谈于后。银翘汤由银花15克连翘10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3克麦冬12克细生地12克六药组成。若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宜加薄荷、牛蒡子疏风解表;若咽痛甚,宜加桔梗、板兰根解毒利咽;若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宜加杏仁、前胡宣肺利气;若咳血鼻衄量多,血色鲜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