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甲喋呤对破裂型与非破裂型宫外孕保守治疗效果临床对照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基蝶呤对破裂型与非破裂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破裂型宫外孕患者与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各50例,并同时给予两种类型宫外孕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基蝶呤的保守治疗方法。使用2检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对两种类型患者分别给予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后,其中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37例,其有效率为74%,该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而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47例,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94%,该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甲喋呤对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低。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阴道超声;氨甲喋呤;宫外孕;保守治疗
  
  
  作为临床上妇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宫外孕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以初孕或未婚的患者多见[1]。由于这类患者对于生育功能保留有着迫切愿望,使得需要极大提高疾病保守治疗的有效率,同时降低其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发生[2]。为了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同时降低化疗药物使用的毒副作用,从而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以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破裂型宫外孕患者与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各50例,并同时给予两种类型宫外孕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基蝶呤的保守治疗手段。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破裂型组)与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非破裂型组)各50例,其中破裂型组患者年龄在20岁-4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8.1 ± 2.2)岁,患者停经天数30天到61天不等,平均停经天数为(46.2 ± 4.5)天;非破裂型组患者年龄在21岁-4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7.8 ± 1.9)岁,患者停经天数在32天至60天范围内,平均停经天数为(45.9 ± 3.1)天。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天数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都属正常。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使用阴道超声仪的型号为HT-5500型,其探讨频率为5 MHz至7 MHz范围。患者术前适度喝水使膀胱充盈,在穿刺过程中取仰卧位姿势,使用碳酸利多卡因对患者病变一侧进行局部麻醉。在阴道探头套好安全套并将穿刺架安置好后,放入阴道内,在阴道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通过腹壁肌膜的各层直接刺入到包块或孕囊内,接着将针芯拔出并将囊内的液体抽出。然后向妊娠囊内注入溶有50 mg氨甲喋呤的2 ml生理盐水,最后退出针头。阴道内纱布可以留置2小时后取出。
  1.2.2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使用 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2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 < 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在对两种类型患者分别给予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后,其中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37例,其有效率为74%,该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人数有5人,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而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47例,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94%,该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人数有1人,其百分率为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1破裂型宫外孕和非破裂型宫外孕保守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例) 有效人数
  (例) 有效率 毒副反应人数
  (例) 毒副反应
  发生率
  破裂型组 50 37 74% 5 10%
  非破裂型组 50 47 94% 1 2%
  P值 <0.05 <0.05
  3.讨论
  目前对于宫外孕的保守治疗常用的有5-氟尿嘧啶、前列腺素、氨甲喋呤以及10%氯化钾等药物,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氨甲喋呤,该药物于1982年被文献首次报道应用于宫外孕的治疗[3]。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氨甲喋呤对非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毒副作用也比较低,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大兵.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12例分析[J].江苏医药,2002,28(11):829-830.
  [2]侯智文,李文伦,赵明霞.腔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5):901-903.
  [3]李雪萍,缪玉辉,陆倩.B超引导局部给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的评价[J].使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1(5):71-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析儿童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诊断应用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来我院呼吸内科接诊200例气管支气管患儿,探析患者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上的CT表现,以上异物均通过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抽取而证实。结果:异物位置:右主支气管异物110例,60例左主支气管异物,30例气管异物。CT诊断的表现:异物自身;支气管阻塞;纵隔“双边”;胸部有“双边”。结论:儿
期刊
摘要:目的:整体分析不同剂量的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服用大剂量(100mg/d)的美托洛尔,B组患者服用小剂量(<100mg /d)的美托洛尔,仔细观测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剂量的美托洛尔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剂量的美托洛尔在治疗高血压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115眼,对照组88例120眼,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托吡卡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视力、炎症状况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毒副作用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改善葡萄膜炎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前臂及腕部软组织功能重建中段反向逆行肱桡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特点,为设计逆行肱桡肌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13-03/2014-06在邵阳医专人体形态中心通过解剖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男12,女8)①标本在经过红色乳胶灌注后,分别测量肱桡肌的肌腱肌腹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②解剖并测量桡侧附属动脉、桡返动脉以及桡动脉发向肱桡肌营养肱桡肌的血管分支。观测上述3组血管的起止、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4月我院住院患者6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00例,对照组300例,两组病例均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更佳,实验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的例数分别为20例、9例、1例,感染率为10.0%,对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和探讨医院2012~2014年分离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 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00 株CNS,并对药敏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临床标本共分离出CNS 200 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63.2%。结论CNS已经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仰卧位,用17G 椎间盘微型切除器经患者右(左)前方40度,向足侧倾斜5-10度穿刺病变椎间盘,对椎间盘髓核切除少许,退出切除刀,经套管注入60μg/ml O3 5~10ml进行残余髓核氧化消融治疗,将套管退到盘外颈前筋膜,再注入浓度为 30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35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皮肤消毒不彻底、营养不良症状、术中温度过低、切口接触、敷料的更换频率过少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加强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围手术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几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方法,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的82例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8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之中,1例死亡,81例患者成功救治,其中2例心肺复苏成功,7例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结论:掌握熟悉院前急救的一般程序及严重多发伤的特征,同时增强创伤黄金时间抢救,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分离技术逐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膜分离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现代的工业之中,可以对一些原材料实现再次利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消除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针对中药制造工业技术的创新平台进行研究,将膜分离技术应用其中,针对中药制药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实现药物原材料的分离技术提供建议。  关键词:膜分离;中药制药;工艺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药在世界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