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尊重差异播种希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应该是具有弹性的,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智慧潜能.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尝试着在班级里采用异步分层教学法,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者中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
  
   一、学生分层
  
   针对学生的差异,要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在数学学习方面差一点,只说明他的数学逻辑智能略显不足,其他某个方面肯定占优势.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十分注意讲究方法.
   对学生的分层不能简单地以分数来分,也不宜在刚接手新班时就分,应在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如作业速度、上课纪律)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这一层一般占大部分;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二、目标分层
  
   目标是行动之母,方向大于努力.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提出成功的驱动力有三部分:一是认识内驱力,即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内驱力;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即个人通过自己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的提高来赢得相应的地位和自尊心的内驱力;三是附属内驱力,即以获得长者或集体的赞许为目的的内驱力.所以,要激发学生这三方面的内驱力必须让他们明确自己所选的学习目标,允许学习的目标有弹性,既要对学困生给予关怀和帮助,又要对优秀生“开小灶”,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发展潜能受到尊重和开发.
   在同一班级内采用相同的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A层学生达到)、中层目标(B层学生达到)、发展目标(C层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制定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A 组学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实际能力入手,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使 B,C 组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课堂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复式班的动静搭配.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尽量让他们独立探索学习,在他们有所惑时稍加点拨,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B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B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成功是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最佳心理体验,是人们学习知识的最大诱因,在教学中,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遇.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困生想出的办法步骤会繁琐一点,而优秀生想出的办法会简便一点.这时,我们不能一味只强调优秀生想出的办法好,学困生想出的办法不好,而是应该肯定各种正确的想法,强调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去解题.这样一来,学困生会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想出的办法是靠自己的实力去完成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想出来的方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点燃了他们身上进步的火花.而优秀生也绝不甘落后于人,他们一定会想出更多解题方法去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练习分层
  
   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数学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做法是: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时间完成最基本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知,也有机会适当拓展;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而不至于“无事可干”,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承认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在测试和考核中有所反映,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评的脱节,导致学生积极性遭受挫伤.评价分层要注意:对低层次学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高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评价方式提高其竞争意识.评价分层重在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与问题,而不宜以排名次为手段.
   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教师不要吝啬表扬,怕他们翘尾巴.学生只有在表扬和鼓励中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尤其要对那些取得同样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更应积极给予他们成功的评价.
   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尽管孩子们有着先天差异,但在爱和尊重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们就会燃起自信之火,扬起进取之帆,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其他文献
晋豫焦化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10月。位于山西省古县城北8公里“涧河工业园区”,占地40万平方米,这里焦煤资源丰富,电力、水资源充沛,309国道临厂而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近年
1947年生于山西文水县。1975年、1981年分别进修于山西大学、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中外名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山西分会理事、
城镇化和反贫困是新疆目前经济生活中的两件大事,新疆目前贫困问题仍较突出。新疆城镇及农村反贫困的实践证明,城镇化与反贫田具有一致性,应通过考虑运用法制化的调整机制,完善新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本文就如何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以尝试题启发创新意识    创新是在强烈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产生的,没有创新的意识,何来创新的成绩?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二级班学生高等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基本可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得分情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年的思想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等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分析和研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各种概念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出现断层,必然增加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选准一些与新知识联系紧密并为其服务的旧知识进行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铺垫处理得不好
前言随着我国公路里程不断高速的增长、车辆的增多,收费环境却越来越恶化,通行车辆与收费人员发生矛盾甚至发生打斗事件时常发生,像强行冲关逃费、拒缴年费等现象更是愈演愈烈,令
(通讯员:汕头市科技局郑昊)由汕头市西北航空用品有限公司承担的"波音737-700/-800型飞机刹车副制造技术和材料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近期通过了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经现场考察和严密
参政党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