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楼与民主楼老砖搭建曼妙殿堂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长沙确定了35处“第一批近现代保护建筑”,
  其中重点保护建筑有19处,中南大学的和平楼与民主楼名列其中。
  建筑风格特色
  “民主楼”与“和平楼”是新时代“上海滩”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上海滩”建筑总体风格中西合璧,处处显露着海纳百川的胸怀。
  “民主楼”与“和平楼”楼栋呈工字形,前长后短,中间走廊联接。坐北朝南,砖混结构,瓦铺盖,红色外墙。站楼外望去,南北向的主轴线贯穿整个建筑,工字型建筑构成手法使得从这两座楼的前侧和两侧观察建筑时都是三合院的布局,奇妙的是其中的柱与窗却是按照西方的比例关系规律排列。布局上这两座楼都采用中国古代对称式构图,两侧各七开间。但中间又采用西方的矩形框架来突出重点新城建筑主入口。其屋顶则是完全中式的四坡屋顶形式,再添上数个老虎窗和以镂空格栅进行装饰的通风口,完全满足了现代建筑的采光与通风要求。外墙体上每隔一段便有两皮砖突出,这般错落有致的砌砖方式形成的独有肌理效果在如今的建筑上再难寻觅。
  走进楼内,则现代元素愈加凸显,大厅的石柱是用洋灰(水泥)仿制中国的古典木柱,而扶梯则镶嵌了避滑铁砂,楼梯间的大开窗更是采用一体式设计——手摇开关机械,以方便开关。当时新颖的近现代设计元素就交融于两栋楼中。主体结构以洋灰(水泥)、洋砖(砖头)来搭建的。
  战争中的坚守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清华大学被迫南迁办学,当时选址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建造了两栋教学楼和两栋学生宿舍。并准备用于长沙临时大学。但由于日军轰炸,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四栋楼当时并没有实际使用。如今,其中的两栋教学楼就是今天中南大学校本部“民主楼”和“和平楼”。规划之初,和平楼、民主楼都在其一期工程之列。也许是为了书写方便,亦或是为了对外保密,校方和承建商都将这两座楼称为甲所、乙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和平楼”由长沙的清华校友进行修缮和改造,成立了清华中学。“民主楼”则由湖南大学改建成新生院,用于安排每年的新生入住。历经沧桑,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首批院、系调整。为了改变当时中国冶金工业落后的状况,高等教育部將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合并组建中南矿冶学院,甲所和乙所也移交给中南矿冶学院使用,并重新命名为“民主楼”与“和平楼”,时人也称它们为机电楼(民主楼)、选矿楼(和平楼)。“民主”一词源于辛亥革命,“和平”一词则出自抗日战争时的国共合作,寄予着对国家民主、和平的希望。
  专属回忆
  
  矿冶学院组建之初,全院只有五座大的建筑,分别是和平楼、民主楼、学生一舍、学生二舍以及校医院住院部,其余的都是一些低矮平房。但就是这几栋楼房也饱经战争破坏,破损不堪。时任基建处副处长林学责回忆:“因为办学之初地方不够用,所以当时民主楼后半部分的二楼是整个学校利用率最高的地方,也叫做 ‘六用礼堂’。无论是开大会、上课、吃饭、看电影、运动还是文娱活动都在这个礼堂进行。”
  民主楼与和平楼二楼的小平台承载着一代中南人的回忆。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院长沈德耀就清楚地记得:“那个平台以前热闹非凡,每天都人声鼎沸。排练文娱比赛的节目、小型的晚会、老师们的茶话会……都离不开这个小平台。”时任基建处副处长姚诤更是精心为平台四周搭上洁白的花架,栽培了许多淡紫色的花藤依附于花架上。姚诤说:“那时候民主楼与和平楼是校园里最美的景点之一,朱红色砖楼上攀附着紫红的小花簇,抬首望去便可见勃勃生机。若是恰逢红日初升那更是美得令人难以移步。”
  从清华中学时期伊始,和平楼前就拥有一个精巧的花坛。在这个花坛的正前方,即如今生物楼到停车场的区域,还曾有一个用来放电影的简陋棚屋,它所在之处被当时的师生们称为“风雨操场”。有人说那里之所以叫“风雨操场”,是因为学生们在下雨天时也可以在棚屋里上体育课,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电影院前的操场是露天的,不能挡风挡雨,所以才叫风雨操场。无论如何,每逢周末,风雨操场里总有一幕幕精彩电影上映。“当时看正面的电影需要买票,五分钱一张”,资生院的伍喜庆教授说道。但由于电影幕布是透光的,在和平楼能看到反过来的画面,当年读研究生时伍喜庆很喜欢周末来和平楼做实验,因为从和平楼左手边三楼实验室的窗户望去,便能“免费”看到风雨操场播放的电影。
  现在,民主楼是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办公场所,而和平楼中则是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办公场地。民主楼的六用礼堂早已改为一个图书馆,和平楼的小花坛与风雨操场也难寻其踪,两座楼二楼的平台入口也悄悄垫上了砖块,改成了一扇扇窗户。只剩下实验室里几把标有“1952年置”的老木椅悄悄诉说着属于这两座楼的数载岁月。
  如今,来中南大学读书的同学们必不可少的经历之一便是踏入民主楼、和平楼内,用手心去感受80年前的老砖如何搭建起这么两座曼妙知识殿堂;毕业的中南人大多会选择在这两座姊妹楼前留下一张毕业照。
  责任编辑:陈晓丽
其他文献
“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夕的未来探讨中跟我说,他们感受到来自同伴那里的压力,需要为创造性的生活或思想生活辩护。好像自己已经走火入魔了似的:疯了般地抛弃确定无疑的东西,疯了般地认为思想生活可行,疯了般地想象你有尝试的权利。”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  这是一个传统地面向人文科学的专
水果是生命体,当然也会得病,花草树木,乃至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这些摘下来的植物器官也都会得病  前几天,一个俄罗斯姑娘问我:“听说中国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很严重,俄罗斯的香蕉大多来自于中国,都不能再买了,这是真的吗?”虽然已经有专家对香蕉能传染肺炎这一说法进行了辟谣,但这种问题显示了人们缺乏对植物病原的认知。水果有传染病吗  水果是生命体,当然也会得病,花草树木,乃至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这些摘下来的植
摘 要:以2006年-2015年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期刊的hc指数和hd指数分别进行统计,然后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档案管理》的现实与潜在影响力进行了描述,并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档案管理》10年来影响力平稳发展,呈逐年攀升态势,各年度期刊论文平均质量高,论文价值和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释放期约为五年左右;hc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测度稳定性好,hd指数对期刊的网
广泛调研,建模分析张家口崇礼旅游业发展;  深入场馆,编写《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场内赛事志愿者布点方案(试制稿)》;  亲近雪场,无人机拍摄美景制作教学视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15级党支部(以下简称本石工15级党支部),  与崇礼旅游局办公室党支部开展红色“1 1”共建活动,助力“三亿人民上冰雪”。  耖啻犏愚(萘倘)啻犏惋镲曷15颞莼,2016掖6昱圜亍,牦镝
女儿最喜欢的礼物  是折纸,她总是央求我  折花朵,折飞机,折纸鹤  折糖果一样绚丽的星星。可是  我的折纸,总是充满歉意  我折的花朵,总是线条复杂  花瓣里堆满生活的皱褶  总有一些琐碎的灰尘藏在深处  我折的飞机和纸鹤,又总携带  犹豫和迟疑,飞得笨拙艰难  至于星星,它们本就是  夜色里的孩子,我总是一不小心  就把夜晚的疲憊,也折了进去  再认识一次霜  当我再一次,用深秋的笔  写下霜
西藏啊,西藏  纯真的西藏,我曾在你的怀中奔跑  帶着惊奇像初生的白羊  羊儿一定是蓝天和云朵的孩子  依着春天的雨丝滴落在青藏高原上  纯真的西藏,我曾在你的怀中奔跑  带着喜悦像藏羚羊般健壮  清风中的格桑花瞬间从我身边飘过  那纯洁的花朵一定是女神姐妹的衣裳  神圣的西藏,我曾在你的怀中盘旋  带着景仰掠过草原像雏鹰舒展翅膀  天边的冈底斯山,在风卷雾漫中尽情地起伏  云绕的冈仁波齐峰,在冰
那么多白鹭。我是羞于表达的一只  惨淡无光的白,却不甘心埋没  在声线上做文章,强硬的发声总被温柔  冒领  在羽翼上下功夫,无非是把白染成灰,灰  染成黑  再多的色彩,都属于春天  撼不动一片庄园一棵树一朵簇拥色彩的  花枝  把风霜的黑描写成神的恩赐  躲避一场雨水和夜露,将这尘世的黑据  为已有  不洗去,便真的只属于我了,包括黑夜的  黑和风霜的黑  握紧它,就握紧了不同众人的命运  被
姜馨贺,2003年5月生于深圳, 在《诗刊》《南方都市报》等报刊发表过诗歌。荣获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奖、第一朗读者最佳新人奖等。   相册  翻开第一页  是爷爷和奶奶  再翻就是  年轻的爸爸和  学生一样的妈妈  再翻  就出現了我  再翻  爷爷不见了  墓地  早晨  骑三轮车  出村子  路过  一片墓地  妹妹突然大喊  你好  墓地  窗边  我和爸爸、妹妹  点了三份快餐  妹
一只蝈蝈大声叫起来  它随一个老人把整个夏天都带进了大巴车  空调失去作用  手拿蟈蝈笼的老人  既不在车上,也不在夏天  而是回到童年  几个五六岁的男孩  快活地跳,打斗,动作幅度大得惊人  也许,男孩是来拯救世界的  车身及乘客感受到了什么  一个轻易就笑得前仰后合的人  突然屏住呼吸  等一个爱迟到的人  打太极的人想把烦恼推出体外  一群这样的人正把烦恼推来推去  直到消失  跳交谊舞的
一首《虞美人》,唱出了李煜的多少哀思愁绪,多少深悲剧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首句一问,问出了万千情事,千般哀怨、万种思情尽在其中,而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更是充分地表达了李煜从国君降为囚徒后的深重浓烈的愁情。由此看来,这“问”的艺术在古典诗词中确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首先开头设“问”,制造悬念,引人深思。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一词,首句“何人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