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和汤水菜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地人去洛阳旅游,心心念念着水席,可要是有个本地朋友,他却会拉你吃烧烤。在这座以牡丹闻名的历史名城,大嚼烟熏火燎的烧烤,非但没有不搭调,反而是那般雅俗交融,真实可爱。
  洛阳人爱吃烧烤也许是基因使然,因为我们祖先最早品尝的熟食就是烤肉,而华夏文明的主脉便是河洛文化,它的中心就在洛阳。
  花开满城
  外地人在牡丹花期来洛阳旅游,连连感叹:“太奢华了!洛阳景点的厕所旁都种了牡丹!”
  牡丹是洛阳最为显著的标志,路灯上有牡丹图案的装饰,街道上有牡丹爱心亭,老城区有牡丹香糕卖,博物馆里有牡丹画展,白马寺的倒坐观音像周围供奉着牡丹,住宅的竹门帘上也能看见牡丹,真是花开满城。
  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洛阳的牡丹花期,老洛阳会告诉你,最好的花开在4月10号左右,如果来晚了也不打紧,别往市里的牡丹园去,往洛阳南面的白云山、鸡冠洞去,那里海拔高、温度低,牡丹开得慢。
  牡丹花期本在春季,为了春节能观赏牡丹,从唐朝开始,洛阳人就掌握了温室催花技术,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提到:“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土窑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这种反季节开放的牡丹被称为“催花牡丹”,光一个“催”字,就充满着无限绮丽的色彩,大有古人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的意境。
  有游客在洛阳买了种子回去种,却怎么也发不了芽,偶有发芽者,也是长出来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原因无他,洛阳水土好。
  传说中,牡丹来到洛阳与武则天不无关系,相传某年冬天,登基为帝的武则天来到上苑赏雪,见到百花凋零,心中不悦,于是写诗一首:“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命宫女将诗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接到武皇命令的百花莫敢不从,连夜开放,唯有牡丹不惧强权,抗旨不遵。武则天一怒之下,下令将牡丹放火焚烧,并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荒凉的邙山。不料,洛阳比长安的水土更适应牡丹生长,已成焦木的牡丹竟开出了艳丽的花朵。
  事实上,武则天贬牡丹只不过是传说而已,这位女皇尤好牡丹。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并序》中就提到,武则天位于山西的家乡就种有许多牡丹,她感慨皇家花园里没有如此雍容华贵的花朵,就命人将家乡的牡丹移植到长安。她在洛阳建立武周神都后,又将长安的一些牡丹带到洛阳来,这才使洛阳成为今日的牡丹花都。
  一步一古迹
  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会告诉你,第一中医院北院的侧门曾是武则天的梳妆台,当年动土建院时,挖出不少唐朝的砖雕瓦砾。谁家的二小子在河渠里游泳,无意间摸到个大石头,捞起来一看竟然是来自龙门石窟的佛像头。天子驾六博物馆那块儿本是要开发房地产的,挖地基时惊现古迹,政府马上下令停工,建起了周王城广场……不夸张地说,历史书上的名人,一大半都能和洛阳扯上关系。
  身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几乎一步一古迹,城北邙山上更是古墓扎堆,于是吸引了大批的盗墓贼,他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将地下泥土带出的半圆柱形铁铲,只要一铲下去,就能从土质中了解有无古代墓葬。这种独特的凹形铲在明中期流传于民间,大江南北的盗墓贼几乎人手一把,他们将这得心应手的好工具命名为“洛阳铲”,从中可见早期洛阳文物的命运。
  文物充满神秘感,一些洛阳人按捺不住想要问个究竟。过去的龙门石窟无栏杆护住雕像,有的年轻人不光爬过卢舍那大佛的头顶,还钻过古阳洞佛像后面的地底洞穴,几个小伙子打着手电走了四十多分钟,远方还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才吓得回来了。
  汤汤水水一桌菜
  除去烧烤外,汤是洛阳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
  洛阳人早上喝稀饭,中午吃面条,晚上吃甜汤,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汤水,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地理气候密不可分,四面环山的洛阳降水少,干燥寒冷。食物里的汤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给菜肴保温,有名的洛阳水席中的热菜全都带有汤水。
  形形色色的汤成为洛阳街头四处可见的风味小吃,胡辣汤、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吃货们会一再叮嘱外来客,喝肉汤一定要赶在早晨,那可是洁白如奶的香浓头道汤,到了晚上,汤水就寡淡了许多。所以有句话叫:“七点钟喝汤(原味),八点钟喝油(加水多了,靠油出味),九点钟喝水。”很多老洛阳人往往东方未明就在汤馆前守候,为的就是能喝上头道汤。这些铁杆粉丝,被称为“汤客”。
  洛阳人最爱的街头早餐,莫过于一碗胡辣汤配豆腐脑的“两掺”,豆腥气被胡辣汤盖住,辛辣味被豆腐脑中和,营养又不上火,口感绵软微辣,喝下去酣畅淋漓的出上一头大汗。喝胡辣汤的摊位,往往又小又不卫生,却仍挡不住食客们坚定不移的脚步,开着宝马来喝的人有,没有座位蹲着喝的人也有,一碗好汤就是万年不倒的金字招牌。
  对于老洛阳来说,童年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不翻汤”的小贩,“不翻”在洛阳话中指不翻即熟的薄饼,寒风凛冽的冬日,这碗漂有绿豆面薄饼的热汤酸辣爽口,能温暖整个身心。
其他文献
编辑 陈思佳  在喜欢上村长之前,男生对我来说,一向如衣物。  比如为了忘掉前男友,我买了一件50元的T恤;为了不再喜欢一个有女友的人,我买了一件80元的衬衣。我的情伤总是通过购物快感得以遗忘,只有这样,我无处安放的爱才能转化成老死不相往来的恨意。  在村长之前,我最喜欢的一个男友,也就是给我买了一块表。  村长真名叫李村,人如其名,身上总是透着一股淳朴的山野气息。村长的气质与长相注定了他在女性中
期刊
在圣彼得堡的日子已是一年前的事了。今天翻开从圣彼得堡带回的契诃夫俄文版《樱桃园》,一枚夹在书中的干树叶滑落出来。这是一片在圣彼得堡土生土长的叶子。秋天的圣彼得堡,满城尽带黄金叶,那种成片成片的金黄金黄,空中地下,激烈地将整个城市渲染得极为灿烂。这片叶子,便是在圣彼得堡金黄色的秋天中,被我从金黄厚地毯中拾起,夹在了书中做书签的。秋天,便是我在圣彼得堡记忆的开始。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最优秀的大学
期刊
第一次见到玛丽莎是在西班牙语言文学系研究生负责人的办公室里。当时还不是开学季,巴塞罗那大学长长的走廊里没有一个人影儿,只有我孤单地坐在已经斑驳的木质长椅上,惴惴不安地揣测即将面临的研究生生活。  办公室厚重的枣红色木门“吱呀”地欠了条缝隙,从里面闪出一个瘦瘦高高的人影。一位身着黑色套装的中年女人立在我面前,她上下打量我一番,干巴巴地说:“你就是Diana吧,你可以进来了。”  我紧随着她穿过木门,
期刊
坐出租车,电台里传来祝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对彼此更好一点,大家都会越来越好。”而司机嗤之以鼻:“大家可以一起变差,但不可能一起变好。这个社会,只要你越来越好,我就一定越来越差。”  我知道他不爽,但没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不爽。后来借一个面试的机会,我把它当成了一道问答题抛给了求职者。  我记得那个男孩的答案,他说:这个问题蛮简单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得到了这个机会,别人就失去了这个机会。你能好
期刊
一边恋爱,一边又很烦他,你有没有?  没什么原则问题,也不是不够相爱,可他就是有些“怪”毛病,让人很扫兴!譬如:大男子主义,让你做他和他哥们儿的“保姆”;超级自我,女友迟到一分钟都要爆炸;宇宙第一忙人,见他一面比预约总统还难……你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和思维,甚至怀疑他不是地球人!  亲爱的,别崩溃。如果你们的感情并没有出问题,只要针对他的不同“怪”点,耍点小心机,就能将他顺利带回地球。  他是爱面子的
期刊
编辑 琳子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采访拍摄过很多人。有次和同事去一个古色古香的咖啡店拍片,据说这咖啡店是旧军阀千金小姐住过的院子,露台上可以俯瞰胡同的青砖黛瓦。老板是个同龄的姑娘,说话做事异常利索沉稳。我和同事感慨,你看人家,工作环境不用说了,对比自己的逼仄格子间,真是天壤之别。  要走的时候有个温和的老头进来,带了一捧花,用报纸装着,然后熟稔地插到花瓶里,我们都以为他是个打杂的大爷,然后听到了他和
期刊
旅行,低头看路,抬头看人。景色总在远方。  在火车上,和陌生人围坐一桌,偶尔聊天。在广场上看小丑表演,相视而笑,忘记相机。  我们都在路上,见识更宽阔的世界,寻找更从容的自己。人在途中,对时间和美的感受往往格外强烈。短暂和永恒,形影相随。  相遇是那么短暂,而思念是那么悠长。  曾经在德国波恩的跳蚤市场里翻拣过旧唱片和旧书。那里常常可以淘到心仪的书的老版本。明信片也是值得把玩的对象,摊主们拿着自己
期刊
对于女生们来说,那些只在夜市现身的各色小吃,才是鲜香美味,让人垂涎欲滴。可是,怕夜市摊卫生不过关?没关系,只需简单步骤,自己也能做出美味的夜市小吃,味道不打折,健康又加分!  麻辣小龙虾  麻辣小龙虾,几乎是所有女生的心头好。色泽红亮、滋味香辣,哪怕不爱吃辣的人也难以抵挡它的诱惑。和闺蜜一边剥着虾壳,一边叹菠萝啤,当然少不了的是新鲜出炉的八卦——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女生美食工坊:  小龙虾刷洗干
期刊
■编辑 琳子  不是每个被抛弃的女人最后都能成为韩剧里的复仇女神,也有可能是日剧里那个被嫌弃的松子。  以上的话,是我对女友逗逗的忠告,作为一个未婚姑娘,爱上一个已婚渣男并屡屡为他自杀这种事情,作为朋友我真的很想揍她,没错,是揍我的朋友逗逗,而不是渣男,事实上,男人之所以渣,是因为他们遇到的女人太纵容他了。  关于逗逗和渣男的情史,只能用“狗血”来形容。但凡情商正常的姑娘,绝不会在男人说“对不起,
期刊
几个发小,为了儿时的梦想,在闹市路段开了一间让时间和喧嚣止步的小店——Lifebox House(生活盒子)。当你推门进去,店内的仿古气息便夹带着咖啡的香味扑面而来。玄关处放着三四个打开的盒子,分年度地陈列着店里客人写下的明信片。  转过吧台,是一段细窄的木楼梯。a来到二楼,你会发现在占了整面墙的壁柜上摆着几十个原木盒子,每个盒子上都挂了一把密码锁。如果愿意,客人们可以认领自己的盒子,在里面存放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