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_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核心部分,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音乐趣味教学,顾名思义是通过音乐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目标和理想、音乐学习自信心和音乐情绪情感几个方面,让学生个体能够持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具备音乐审美,音乐实践和音乐能力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完成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是要把审美的能力培养起来。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到极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亲身感受音乐、参与音乐、欣赏音乐,使之爱学,想学,会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 趣味教学 方法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就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而大多数的小学生天性好动,对什么都有好奇心,但也容易很快就失去兴趣,对音乐课也是如此,再加上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发育,很难在一节课里保持注意力。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保持下去,就成了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考虑解决的问题了。
  一、器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了探索音乐天地的乐趣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器乐教学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音乐教学活动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器乐教学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低,他们往往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接受得快,学得好。简单的乐器训练可以使学生产生亲自去敲击和摆弄这些乐器的愿望,很自然地寻找声音的特征,从乐曲旋律中悟到各种节奏规律,给孩子们带来了探索音乐天地的乐趣。器乐教学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例如:为低年级儿童歌曲《两只小象》伴奏,可选择碰钟、沙锤、串铃等。碰钟每一小节一次敲击出清脆悦耳的长音,使人联想到美丽的大自然景象;沙锤的“沙沙”声犹如小象在河边戏水玩耍;串铃的声响描绘出了小象调皮地用长鼻子问好。学生边唱边敲,两只小象顽皮活泼的形象栩栩如生。
  中高年级由于年龄稍大,动手动脑能力稍强。可选用一些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比如口琴、竖笛等。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培养和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二、利用游戏入趣
  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地制定教学计划,除了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使学生与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融为一体,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音乐表现力。如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二课的《跳绳》
   2/4 x x x|x x x|x x x x|x x x|
   小绳细,小绳长,小绳两头拴铃档,
   x x x x|x x x|x x x x|x x x||
   走起路来叮当响,跳起舞来响叮当。
  教师把节奏和词从歌曲中提出来,让学生跟着节奏念词,还可以加入跳绳的游戏,让学生边跳边学,在把音乐的“骨架”掌握住的同时,还能把歌词记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律动激趣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识别音的高低时,我弹奏一段旋律,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示旋律的高低,旋律高时,学生双手在头顶左右摆动,双脚做跑跳步动作;旋律低时,学生双手在身体下方摆动,双脚踏步。在认识1-i八个唱名后,我又根据唱名的音高,设计了一些比较形象趣味的动作,帮助幼儿了解音阶中的高低,练习音准:“do”双手放膝上,“re”双手放腹部,“mi”双手叉腰上,“fa”双手放胸前,“So1”双手放双肩,“la”双手摸耳垂,“si”双手放头上。“do”双手上举,学生们边唱边演,兴趣十足。
  四、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可以移情入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如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肖树滋教授认为: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能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因此,多媒体进课堂,无疑是实现音乐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音像同步的氛围中,将学生引入小船荡漾、水波涟涟的意境中。学生听着音乐,唱着歌曲,欣赏着生动的影像,一下子就被融入了声、形、境、情相互烘托的立体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五、教者声情并茂中 “知趣”
  音乐教师声情、体态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建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融入语言、仪表、举手投足间艺术课教师所特有的美,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创造一个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舒畅的学习环境,从而能情绪饱满地、不知疲倦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否有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乐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情绪,也就难以建立欢快的情绪气氛。再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集中精炼,不讲废话,富有启发性。如在音乐欣赏时,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形象,通过教师精确的言语表达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在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用自己清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努力做到以“情”入课,用语言的艺术魅力塑造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教师演奏的姿势、动作也要优美而得体,教师的范唱姿态要放松,呼吸要正确,演唱中的每一小节都应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師应特别注重声情、体态的美,深入到歌曲、乐曲的意境中去,做到声情并茂的同时达到与体态完美的统一,从乐曲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声情、体态的美,即使一曲终了也还要有一段“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燕.略论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J].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1, (2).
  [2]卞爱美.艺术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J].六安师专学报,2000.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4]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一道坎,一道较难跨越的坎。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关键词:中学 作文教学 方法 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一道坎,一道较难跨越的坎。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不展,叫苦不迭,瞎编瞎套瞎
【摘要】文学的灵魂是诗歌,读懂中国文学,先要读懂诗歌。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借助新的教学方式与观念,用个体领悟来读出自己的诗歌,用个体感知来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成为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诗歌教学 个体感悟 情感参与     中国文学的源头就是诗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是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上,从《诗经》、《楚
目的:了解4项针灸相关技术在辽宁省两示范县(本溪县、庄河市)对医生技术培训的效果和推广的效果;分析影响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方法:共有362份问卷进入了结果分析,并对其样本进行培训以及技术应用的问卷调查和对患者治疗登记表部分内容的调查。结果:362份对技术推广者的问卷中,关于培训的技术适用度、对教师、教材、组织管理工作几项的满意度均大于90%,对适宜技术掌握程度与机构级别、专业技术资格均成显著正相关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理解作为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型,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坚持“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实际”的命题原则,坚持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   贵州县城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地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