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析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辩证观的理论范畴,本文试对其形成的历史轨迹进行探索,并进一步概括阐述其丰富内涵,从而揭示人的本质.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赋予其以时代内容和中国特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本文考证分析了该思想是邓小平总结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
邓小平新时期的政治发展思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点。他以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两大目标,认为优化政治结构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建立一个适
作为历史评价的两重尺度 ,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在本质上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是人类实践精神的体现 ,因而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意义上看 ,这两重尺度是一
"古今中西"问题是近代知识界争论的主题.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本就有超越时贤之处,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毛泽东在中专就"五四"前后的"古今中西"之争作了科学总
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和理论范畴体系的总体特征是 :实践基础上的严整性和发展性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及以实践为基调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史说明了
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论述。马克思曾指出: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促进技术进步、
台湾选举及其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应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三不”承诺 ,即不支持“台湾独立” ,
培养造就“四有新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 ,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之最为深刻和集中的体现。它能使综合国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增强与提高 ,始
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社会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表现在 :自我意识增强 ;法律观念增强 ;教育意识增强 ;竞争意识争强 ;求实观念增强 ;创新意识增强。但由于传统的沉重负担 ,一些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技术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科技思想,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依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