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百年国际法学发展脉络探究(1900—2015)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18年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法学论文算起,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历程已近百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Web of Science平台中收录的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法学文献为来源,从文献增长规律、核心作者群体、核心期刊分布及关键词分布四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发表的国际法学文献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互联网、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方面,而对农村、医疗、青少年等法律问题关注较少,该领域的研究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和核心期刊群体。
  关键词:中国大陆;国际法学;法学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7.0078
  1918年,美国驻华法院法官罗炳吉(Charles Sumner Lobingier)在国际期刊《HARVARD LAW REVIEW》发表题名为“NAPOLEON AND HIS CODE”的文献,标志着以中国大陆为发文机构的法学文献开始出现在国际知名期刊上[1]。近百年来,中国大陆学者的法学国际研究迅速发展,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发现,截至2015年底,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国际法学学术论文达1 145篇。
  以往对法学文献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祁占勇、陈鹏[2]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绘制了我国1985-2015年教育法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曹明[3]通过对《法学研究》等三大期刊的载文量、发表论文的地区分布、活跃机构、活跃作者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评述了2015年高水平法学研究活动的一些形式特征。这两篇文献都是基于部分国内文献进行的研究。江国华、韩玉亭[4]基于国外heinonline数据库,对2013-2014年域外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地域分布等进行了追踪。因此,国内目前有关法学文献的计量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国内文献或者部分年代的国际文献而开展,并未有国外法学文献的系统计量研究。与已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文献的最早年份1900年开始,利用文献计量学基本方法,借助SPSS、Rostwordpaser软件,从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增长规律、核心作者群体分布、核心期刊分布及关键词分布等方面梳理近百年来中国法学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时间跨度更长,文献覆盖范围更广,因而结果也更具有代表性。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及检索方法
  Web of Science平台的数据最早可以回溯至1900年,我们可以跟踪百余年的法学文献,能够较为完整地探究中国法学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因此,为了能够完整显示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法学上的科研状况,本文研究数据均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笔者将检索起止时间设置为1900年至2015年。为保证所检索文献来源于法学学科,本文将学科领域限定在Web of Science 分类中的“law”领域。为保证所检索文献的发文机构必须包含中国大陆,国别限定在Web of Science 分类中“Peoples R China”,得到研究文献1 145篇。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中国大陆学者所发表的文献,合作者有香港、台湾及其他机构的作者。
  1.2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SPSS、Rostwordpaser软件对近百年来Web of Science平台中收录的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法学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增长规律。基于逻辑斯蒂曲线绘制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的文献增长曲线图,将其划分为萌芽期、波动期和迅速发展期3个阶段。(2)核心著者分布。基于普赖斯定律分析核心作者。(3)核心期刊分布。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分析期刊分布。(4)关键词分布。选择DE关键词字段、ID扩展关键词来统计中国大陆学者国际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中国大陆法学走向世界的发展脉络
  2.1文献增长规律
  世界著名情报学家普赖斯与弗拉杜茨和纳里莫夫等人在六十年代提出了用逻辑斯蒂曲线[5](logistic curve)来描述文献增长过程的思想。逻辑斯蒂曲线即生物学有名的“生长曲线”,其数学表达式为:
  N=K1+ae-bt
  其中,N为文献的积累量,t为以年(或10年)为单位的时间变量,K、a、b皆为大于零的常数。
  在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中,通常都是以文献累积量进行回归分析来模拟逻辑斯蒂曲线。基于1 145篇论文的逐年累积量分布数据(见表1)。本文以年度编号为自变量,以论文逐年累积量为因变量,绘制了论文逐年累积量增长曲线拟合图(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见图1。
  指数模型的R2值大于二次方程模型的R2值,模型拟合曲线拟合优度达93.2%,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在观测期内,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研究文献增长符合普赖斯的指数增长规律。结合普赖斯定律及文献增长趋势图,我们可以将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研究文献划分为萌芽期、波动期和迅速发展期3个阶段。
  图1论文逐年累积量增长曲线拟合图
  2.1.1萌芽期(1918-1983年)
  通过分析发现,实际上最早以“Peoples R China”作为发文机构,被SCI/SSCI中收录的法学期刊论文最早始于1918年。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占总发文量的1.75%,因此,中国大陆的国际法学研究才刚刚萌芽。这一时期发表文献的作者有一部分是在中国工作的国外学者,即发文机构为中国,但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者如Charles Sumner Lobingier(美国驻华法院法官罗炳吉)、Harold S. Quigley(清华学堂的魁格雷)、Ching-yueh Yen严景耀(燕京大学)、Chung Chihmin锺志敏(金陵大学)等。 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Political Science、Criminology & Penology、International Relations、Economics和Law四個学科领域。   2.1.2波动期(1984-2003年)
  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研究文献为119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0.4%,年均发文5.95篇。由图2可以看出,1984-2003年间,中国大学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发文量时起时伏,1987年到达这一阶段的发文顶峰,之后又迅速下降。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的波动期[7]。
  图2波动期(1984-2003年)论文年代分布图
  这一时期,发表国际法学2篇及以上文献的机构为中国社科院(10篇)、香港城市大学(8篇)、复旦大学(5篇)、香港理工大学(5篇)、香港大学(5篇)、香港中文大学(4篇)、中国医科大学(2篇)、杭州商业学院(2篇)、杭州大学(2篇)和人民大学(2篇)。
  除了law学科外,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Political Science(35篇)、Economics(16篇)、International Relations(16篇)、International Relations(12篇)、Social Issues(7篇)、Sociology(7篇)和Medicine、Legal/ Pathology(6篇)等学科。
  2.1.3迅速发展期(2004-2015年)
  2004至2015年12年间,中国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研究文献为1 006篇,约占总发文量的87.86%,年均发文83.83篇。2004至2015年间,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数量呈迅速增长趋势,2010年,发文数量从2009年的63篇猛增至111篇。
  这一时期,排名前10的机构分别是香港大学(197篇)、香港中文大学(95篇)、香港城市大学(84篇)、武汉大学(71篇)、中国政法大学(47篇)、上海交通大学(42篇)、中国人民大学(38篇)、清华大学(36篇)、澳门大学(34篇)和北京大学(26篇)。
  排名前10的期刊分别是HONG KONG LAW JOURNAL(187篇)、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28篇)、ASIA PACIFIC LAW REVIEW(55篇)、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53篇)、COMPUTER LAW SECURITY REVIEW(48篇)、JOURNAL OF WORLD TRADE(45篇)、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30篇)、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22篇)、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THE USA(22篇)、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2篇)。 除了law学科外,这一时期发文量前10的学科分别为INTERNATIONAL RELATIONS(289篇)、ECONOMICS(82篇)、BUSINESS(26篇)、POLITICAL SCIENCE(23篇)、ENVIRONMENTAL STUDIES(21篇)、HEALTH POLICY SERVICES(20篇)、CRIMINOLOGY PENOLOGY(19篇)、SOCIOLOGY(11篇)、FAMILY STUDIES(9篇)和PSYCHIATRY(8篇)。
  2.2核心著者分布
  核心著者是指在某领域发文较多、影响力较大的著者群体,其研究对于确定卓越学者,选拔和评价科研人才,追踪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8]。普赖斯理论将发文超过N篇的著者定义为核心著者,其计算公式为:N=0.749(Nmax)1/2。Nmax为发文最多的著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
  按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发文量最多的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易显河(Yee, Sienho)教授。共发文34篇。依据上述公式,得出核心著者的论文数为12.7篇,即发文12篇或12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著者,共4人。这4位核心作者共发文 84篇,人均发文21 篇。根据洛特卡定律,对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共涉及800人,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高达 661 人,占作者总数的 82.63%,远高于洛特卡定律中成熟领域的 60%;这说明中国大陆国际法学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3期刊群体分布
  1 145篇文献发表在116种期刊上,每种期刊平均发文9.87篇。根据文献计量学布拉德福定律[9],本文将检索到的1 145篇文献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含有论文381篇,三个区域的期刊数量分别为 3、12、387 种,不符合布拉德福定律1∶a∶a2关系。因此,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法学期刊并未形成核心群体。
  发文前10的期刊中,Q1和Q2区间期刊各有一种,分别是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发文24篇)、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发文128篇)其他八本均为Q3、Q4区间期刊。其中,Q4區间期刊达五种。由此可见,在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的过程中,参与发文的期刊排名较为靠后。
  2.4研究主题分布
  文中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常用统计关键词的方式来分析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选择DE关键词字段来统计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主题分布,没有提供关键词的利用ID扩展关键词字段来补充。将DE、ID字段关键词保存为txt格式,利用武汉大学沈阳博士开发的ROST WordParser汉语分词工具来进行词频统计。
  通过分词处理、停用词处理、合并关键词等步骤,得到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ROST WordParser软件提供了一些停用词(如的、和、了、在、与等),笔者还根据实际编写了英文停用词表(如the、THE、The、OF、of、And、and等)[10]。在合并关键词阶段,笔者将同义词、同一单词的大小写格式、同一单词的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等不同形式等整合为一个关键词。如Internet、Network、cyber均指互联网,如STATE、United、UNITED-STATES、AMERICAN均为美国,整合一个关键词即可。   按照关键词所属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国际法学文献分成四大类,分别是某主题法律、特定法律问题、某地域法律及法律相关问题。通过四个分类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归纳出中国大陆学者法律研究的热点问题。
  (1)某主题法律问题。在探讨某主题或某领域的法律问题中,中国大陆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法律问题(频次144,包含trade、WTO、market、industry、finance/financial、firms、business、income、tax等)、互联网法律问题(频次127,包含internet/network/cyber/online、information/IT、media、mobile)、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出现频次35,包含climate/pollution/environmental/carbon/PDPO/natural)、知识产权(出现频次30,包含property/intellectual/TRIPS/piracy)、海洋相關法律问题(出现频次30,包含sea/maritime/vessel/fisheries)、个人私有法律问题(出现频次15,包含private、privacy)。关键词频次低于10的分别是健康法律问题(health)、政治法律问题(politics)、农村法律问题(rural)、遗产法律问题(genetic、heritage)、历史法律问题(history、historic)、青少年法律问题(juvenile)、父母法律问题(patents)等。
  (2)特定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法院court(频次14)、法官justice(频次12)、国际公约convention(频次10)、刑法criminal(频次6)、国际法international-law(频次4)等方面。频次低于4的关键词还包括犯罪crime、政权regime、自由贸易协定FTA、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刑罚惩罚penalty、民事侵权行为tort、侵权infringement、威胁恐吓threats、再犯累犯recidivism等。
  (3)某地域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Asia-Pacific(频次30)、香港Hong Kong(频次25)、国际international(频次24)、美国(频次15,包含UNITED-STATES、AMERICAN、American、united states、states)、欧盟European(频次7)、中国大陆的(频次7,包含continental、DOMESTIC、REPUBLIC-OF-CHINA等)、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频次5)、北极的Arctic(频次3)、多哈Doha(频次3)、马格里布MAGHRIBI(频次3)、日本JAPAN(频次2)。
  (4)法律相关问题。这部分主要研究的是法律技术、法律治理、法律合作、法律竞争、法律保护、法律权益、法律实施、法律争议等相关问题。其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分别是technology(频次29)、communications(频次27)、disupute(频次24)、regulation(频次22)、governance(频次19)、agreement(频次19)、corporate/cooperation(频次13)、competition(频次11)、resolution(频次11) 和protection(频次10)。
  3结语
  1900-2015年近百年来我国大陆学者在Web of Science平台收录的期刊中发表的国际法学文献共计1 145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近百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国际法学文献,经历了萌芽期、波动期和迅速发展期3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迅速增长期,且将持续增长;在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并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作者群体较为分散;中国大陆学者国际法学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内容有待深化与扩展。
  参考文献
  [1]韩永青.百余年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文献计量分析(1900-2015)——基于Web of science的数据调研[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1):72-73.
  [2]祁占勇,陈鹏.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79-90,121.
  [3]曹明. 2015年高水平法学研究的一些形式特点——基于三大期刊法学论文统计的分析[J].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6,(1):16-33.
  [4]江国华,韩玉亭. 域外行政法学研究追踪(2013-2014)——基于Heinonline数据库的分析[J]. 行政法学研究,2016,(2):122-135.
  [5]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王景文. 我国开放存取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16-21.
  [8]王景文,马红亚,高玉洁,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外阅读疗法研究力量分布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62-68.
  [9]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5-109.
  [10]韩永青,黄科舫.基于聚类技术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8):11-15.
  作者简介:韩永青(1985-),女,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170607责任编辑:孙炜)
其他文献
摘要:第三届“知网杯”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从组织的规范化、参与的广泛性、各馆的重视程度等各方面,与往年相比都有明显改进和提升,得到各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响应。参赛作品水平较高,内容有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探索和运用,也有在对常规工作深耕细作基础上翻出新意的上佳之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高校图书馆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案例可以看到图书馆人坚持职业操守、致力于文化传承、积极传播正向价值观的追求和情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地位一直深处于时代漩涡之中,最能反映地区历史的当属活跃在当时政治舞台中心的人物。《民国察哈尔行政长官传略》一书收录人物全面,运用文献丰富、研究方法多样、评价人物客观公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虽在收录范围、体例存在一定不足,但因其独特的视角,在察哈尔问题研究方面仍不失为一部力作。  关键词:《民国察哈尔行政长官传略》;察哈尔;人物传
期刊
摘要: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普遍加强了宣传推广工作的力度,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少主动性、宣传途径单一、受众面小等。以广州图书馆为例,提出公共图书馆应不断丰富宣传内容,通过宣传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以提升宣传推广效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宣传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
期刊
1 引言  “真人图书馆”诞生于21世纪初,来源于一群丹麦年轻人美好的愿望,即召集有特殊经历的人到场与读者见面,分享自身经历。“真人图书馆”通过“出借”各种不同职业、兴趣、经历和观念的真人“图书”,让其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与读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让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相互分享交流,获得和阅读纸质书不一样的感受。  真人图书馆以对话的方式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为读者搭建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通过真人书“
期刊
摘要:首先介绍了科普阅读的内涵,然后调查了无锡市图书馆未成年人科普图书阅读现状,从科普阅读推广活动方式、科普阅读推广人员培育、科普图书行业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科普阅读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对科普阅读工作的重视,也是实现未成年人科普阅读推广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科普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通过电视频道向读者提供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是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以东莞图书馆为例,介绍东莞电视图书馆开展情况和用户的阅读需求,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电视图书馆服务时,在服务内容、合作模式、发展战略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阅读;电视图书馆;电视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7.0067  新媒体
期刊
摘要:品牌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图书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建设为例,阐述了云南省图书馆打造普洱茶文化特色品牌的背景和意义、品牌定位和价值,论述了“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品牌的建设实践和服务推广,在推动图书馆品牌建设及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特色图书馆;品牌建设;品牌推广;普洱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要:酒店与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形式,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一种新思路。在对酒店与图书馆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两者跨界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总结跨界融合发展启示:哲学思维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是创新的途径、跨界融合实现多元受益、跨界融合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理念创新是创新的关键因素等。  关键词:酒店;图书馆;跨界融合;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89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在国外已经得到有效开展,对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更好迎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来提升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效能,以广州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健康信息服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为进一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科技图苑》的发展,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的作用,2017年6月26日在张家口市召开了“期刊工作创新之路——2017年《河北科技图苑》编委会工作会议”。 会议的举办得到了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高校图工委”)和河北省各高校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来自全省高校图书馆的20多位编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编辑部全体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办好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