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选取1993-2019年UN Comtrade数据库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动态分解.结果 表明: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增,且2015-2019年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中国对东欧国家主要出口果蔬类产品,进口鱼类、油脂类和谷物类产品;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是中国前三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增长效应是前三个阶段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第四阶段变为结构交互效应,而商品效应阻碍了出口增长;东欧国家农产品出口方
【机 构】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选取1993-2019年UN Comtrade数据库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动态分解.结果 表明: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增,且2015-2019年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中国对东欧国家主要出口果蔬类产品,进口鱼类、油脂类和谷物类产品;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是中国前三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增长效应是前三个阶段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第四阶段变为结构交互效应,而商品效应阻碍了出口增长;东欧国家农产品出口方面,整体竞争力优势是第四阶段推动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增长效应和商品效应同样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 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通过建立我国区域产业增长极的评价测度框架,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经济圈的部分省份入手,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行业层面对各城市群的产业增长极进行相关测度与分析.结果 表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仍然具有优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交通运输业打造枢纽经济新业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潜力很大,不同区域产业增长极存在较大异质性.
智能化技术是影响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智能化水平和工业多维度竞争力的基础、门限、中介函数模型,采用2003-2019年中国28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智能化水平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智能化对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智能化推动了技术创新竞争力;智能化对工业竞争力存在着效应递减的现象,但是技术创新能够延缓这种递减效应;政府导向的智能化推动了工业生产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工业规模的扩大,而市场导向的智能化则增强了工业创新竞争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