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l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文字不能转化作感受,不能由抽象的文字转化作想像的内在感受。这是由学生的感受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自然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力就不能唤起内心世界的冲动。所以对美的内在感受里是需要培养的,要使它变得敏锐起来,对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所包罗的丰富表象,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一、借助文本,培养多向的审美感受力
  语文课要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都是久传不衰的名人佳作,有鲜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感人的情节,生动的语言。教师如能披文入情,剖析精激,则不仅传授了语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美的敏感。这就是语文审美教学的切入点。
  (一)渲染审美氛围
  教师首先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激发学生鲜明浓烈的情感,学生与教师一道,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和课文形象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体验细腻的情感,一起分享审美的愉悦。如我在教《春》导入时,对春天美景动情的描述,历代描绘春的佳句的朗读,使教室春意融融,学生仿佛淋浴在春光之中。我讲《背影》在讲台上艰难地演示文章攀爬月台之情景,令学生热泪盈。这种情景,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的共鸣之中,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鉴赏。
  (二)从外在形式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有平仄、对偶、押韵等,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教学中根据诗歌基调,进行配乐朗读。对诗歌的配乐朗读恰恰能唤起学生更加强烈的情感,诗歌的音韵、节奏、和音乐的节奏和谐统一,带给学生的美感是无限的。
  (三)通过生理和心理感官,发觉感受力的深度
  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感觉是“是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教学可以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美陶冶和锻炼学生的心灵。
  二、借助审美想像,激活表象感受力
  作为审美趣味构成要素之一的想像力,在审美过程中,想像力是一种意识超越能力,是创造主体与世界自由的关照关系。审美想像力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的能力。这里的“景物”“实”是物质世界,“情思”“虚”是精神世界。审美想像力以实为本源,又改造和超越了它。
  (一)赋予表象以生命情趣
  语文学科是最富形象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这些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让文本的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让它们栩栩如生的活动在学生头脑里,这才是语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形象性。在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各种文学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自我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要变成个体心中充满生命的形象,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唤起他们的生命冲动。艺术形象在各种艺术形式和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象形态,审美主体――学生在体验中将自己的审美情感投射到这些形象上,体现出移情的特征,方可欣赏到形象之美。
  (二)赋予表象以特定的情境
  在审美过程中,想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浮现出来的,若用意志力死命的想,恐怕不能展开自由的想像。想像也需要一定的心境,有时我们可以在对诗歌意象的想像中加入音乐或是画面,甚至可以动情的吟诵,以利于审美想像的展开。
  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像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 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像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对于想像的培养,是为了通过课文中这些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他们和这些美好的艺术形象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审美感受,对美的、善的、真的形象给予认同,对丑的、假的能做出自己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
  综上所述,审美趣味的培养是通过对审美感受力、审美情感力的培养而实现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密切关系。在实际运用中相互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样,才能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期刊
时间及时间管理的重要性rn有这样一个问题:时间上最长又最短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时间.人的生命就是由时间组成,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更重要的是对于时间的运用.鲁迅先生说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实践锻炼规章制度,明确实践培养目标,到行业一线挂职锻炼,有计划培训,实行滚动式培养,建立综合激励考评机制等,大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薪酬激励是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工作的主要动力,而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持续
辅导员体制是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兼具班主任和生活教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高校辅导员既可以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具有青春活力的研究生担任.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的辅导
随着职工对文化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新情况不断出现。本文通过两个文化“一个概述、六个差异和四种联系”导出职工文化的“六个优势、两个责任和五个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房屋建筑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危。所以有效的实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发展上开始论述,并且提出了包括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质保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材料质量和施工最优化等措施。  前言  首先我们不仅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还要依靠各个专业人员本身的职业素养和施工的水平,这在很
高职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联系实际进行思想,并提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