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等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00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幸福感平均分为7856分,性别t=0481,p=0249>005,专业t=-1122,p=0072>005,年级F= 4198,p=0007<001,生源t=0075,p=0336>005,独生与否t=0579,p=0345>005,日均运动时间F=5149,p=0007<001。结论: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高的水平,在性别、专业、生源、独生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睡眠质量变量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20-02收稿日期:2016-04-12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2015yb03)。
  作者简介:田媛(1986—),女,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来自朋友的温馨的问候是幸福,来自亲人的温暖的惦念是幸福,来自同学甜甜的称呼也是幸福。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程中,以大学生为对象展开研究的较少。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幸福更应受到广泛关注。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选取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在校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89%,男生23人(1292%),女生155人(8708 %)。
  2研究工具
  (1)自编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被试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级、生源等相关因素。
  (2)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在信效度上均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主要用于评价被测试者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本量表共33题,本次调查采用前18 题施测,共有六个维度,维度1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包含第6题;维度2是对健康的担心,包含第10、第15题;维度3是精力,包含第9、第11、第14、第17题;维度4是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包含第1、第4、第12、第18题;维度5是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包含第3、 第7、第13题;维度6是松弛与焦虑,包含第2、第5、第8、第16题。在所有题目中必须采用反向计分方法的题目是第1、第3、第6、第7、第9、第11、第13、第15、第16题。
  3研究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被试,统一的指导语,测试时间在10~15分钟内,当场回收。
  4数据处理
  SPSS170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
  二、研究结果
  1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被试的总体主观幸福感M=7856,SD= 884,基本呈正态分布,可看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高的水平。
  2不同性别被试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数据显示,性别维度上,总分和各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精力因子上,女生(M=688)高于男生(M=683),差异不显著(p=0949>005);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女生(M=1765)高于男生(M=1709),差异不显著(p=0544>005);对健康的担心、满足和兴趣、心境、情绪行为控制四个因子上,均是男生(M=361、1822、2135、1230)高于女生(M=337、1799、2048、1208),但差异不显著(p=0247、0263、0264、0584>005)。
  3不同生源地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幸福感总分上,城镇籍学生(M=7864)高于农村籍学生(M=7853),差异不显著(p=0336>005);在精力、心境两个因子上城镇籍学生(M=653、2054)低于农村籍学生(M=702、2060),差异不显著(p=0436、0385>005);在对健康的担心、满足和兴趣、情绪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这四个因子上,城镇学生(M=347、1820、1224、1765)高于农村学生(M=336、1793、1205、1754),在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差异显著(p=0031<005),其他因子上也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4不同专业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幸福感总分上,理科生(M=7959)高于文科生(M=7802),差异不显著(p=0072>005);在對健康的担心、精力因子上文科生(M=342、700)平均得分高于理科生(M=336、662),差异不显著(p=0061、0656>005);在满足和兴趣、心境、情绪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这四个因子上,文科生(M=1781、2037、1206、1737)低于理科生(M=1841、2102、1220、1798),在满足和兴趣这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5<005),其他因子上也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5不同年级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总体幸福感得分上,大一(M=8122)>大三(M=7864)>大四(M=7857)>大二年级(M=7575),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7<001);在对健康的担心因子上,大三(M=364)>大四(M=359)>大一(M=353)>大二(M=308),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6<001)。
  精力因子上,大一(M=744)>大二(M=682)>大三(M=664)>大四(M=614),且差异显著(p=001);满足和兴趣因子上,大一(M=1870)>大三(M=1864)>大四(M=1821)>大二(M=1705), 且差异显著(p=005);心境因子上,大四(M=2112)>大一(M=2094)>大三(M=2045)>大二(M=1988),差异不显著(p=016>005)。   情绪行为控制上,大一(M=1281)>大三(M=1245)>大四(M=1183)>大二(M=1149),存在显著差异(p=000<001);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大一(M=1780)>大四(M=1767)>大二(M=1743)>大三(M=1682),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052>005)。总之,心境、松弛与紧张因子在不同年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其余四个因子上差异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6不同睡眠质量的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在总体幸福感上,睡眠很好(M=8275)>睡眠好(M=7778)>睡眠不好(M=7300)>睡眠一般(M=6667),且差异显著(p=000<001),表现为睡眠质量很好和较好的被试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睡眠质量一般和较差的。总之,在对健康的担心、满足与兴趣、心境、情绪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因子在睡眠质量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000、000、001、003),精力这个因子在睡眠质量维度上也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48>005)。
  三、分析与讨论
  1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高的水平
  民办高校学生总体幸福感平均分为7856 分,相关研究可得出这一数值在已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处于中等略高的位置,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在经济发展不太发达的中原地区,生活压力小,节奏相对慢,社会性焦虑也相对少一些。
  2不同性别的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研究表明,总体幸福感平均分上,男7939分>女7844分,p>005,差异不显著。关于此问题,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有所不同,仍需进一步验证,造成不同结果可能有调查对象取样和采用调查工具多方面的因素。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原因分析:一是样本中男女人数不均衡;二是就业前景上,社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男生也会优于女生;三是民办学校学费较高,经济压力相对较大,女生对经济方面敏感性较强,降低了其对积极情绪的体验。而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女性独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日益减少,幸福感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不同生源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
  研究表明,城镇学生幸福感平均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精力和心境因子上农村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其他因子上均是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差异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城镇的学生与农村学生现在处于同一个大学的生活环境,在面对外界刺激时,城镇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能力一般要高于农村学生,且在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等生活的其他方面相互对比的过程中,更增加了前者的优越感。
  4不同专业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理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均分略高于文科生,但差异不显著,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因子上文科生平均得分高于理科生,差异不显著,其他因子上均是文科生低于理科生。原因可能是:①本研究是在经济发展不太发达的中原地区开展,文科生较感性,理科生偏理性,遇事可通过理性思考处理问题,更容易体验幸福感。②就业前景上,理科专业技术性较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中原地区,理科生相比文科生更好就业;鉴于又属民办高校,应聘时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偏见,易出现焦虑自卑的消极情绪,所以不同专业的差异不显著。
  5不同年级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
  研究显示,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上,大一>大三>大四>大二,且差异显著,心境、松弛与紧张因子在年级上差异不明显,其他因子在年级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对健康的担心上,大三、大四高于大一、大二;在精力因子上,大一、大二高于大三、大四。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积极情绪体验较多,久了会由于生活上不适应出现各种问题,大二会处于过渡期,加上大三、大四要面临升学、就业等压力,幸福感就会降低。
  6不同睡眠质量的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
  研究发现,在幸福感平均得分上,表现为睡眠质量很好和较好的被试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睡眠质量一般和较差的被试,差异显著。睡眠质量越好,精神面貌就会越好,就会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中芳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上)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
  [2]郑莉君,韩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
  [3]梁长岁,包乌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關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08
  [5]商春艳上海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一切的最大动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会忽略这一点,变成单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自己还是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以语文教学为例,深入论述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定的
摘 要:目前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是各初中学校的学困生组成,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卫校;药理学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为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基础 [1] 。药物具有两重性,合理
在介绍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分析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共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意识,去开发、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综合实
摘 要:为了切实深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利用每周周二晨会开设校本课程,增强了我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系统的生态道德科学知识教育。同时师生通过实践、探究,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校本课程。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校本教材;实践性;探究性;实效性  生态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个人、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比较匮乏,要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这一途径实现。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可以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融入体育课堂中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到应急避险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在灾害面前的应变能力,懂得自救互救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指导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建设出一个有规模的土地复垦风险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土壤复垦的风险来自于许多方面,它的风险结构也十分复杂。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要依照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问题不仅仅只是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也是涉及包括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家庭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提高土地功效、发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