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建设是和谐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创建和谐高校中,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只有确立“效益、人本、开放、竞争、特色、法治、学术”的理念,才能营造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简单从高校图书馆“人文理念”方面探讨如何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文理念 高校图书馆 和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254-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元素,理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和谐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必须要以“人文理念”的办馆理念来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环境,要让浓郁的和谐高校图书馆环境感染每一位高校人的思想行为,长此以往,不但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厚实的文化底蕴得以积淀,而且可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每一位高校人心灵归依的平台!
1 和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积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的和谐构建已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校图书馆是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建设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教育和文化阵地,在创建和谐高校建设过程中,应当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整个高校建设的和谐发展。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和谐高校发展目标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体,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创建和谐高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调动高校学生的读书、科研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创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这是由高校图书馆在创建和谐高校中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
2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具体途径
2.1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在高校和谐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和谐构建对高校的和谐建设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的基地、是科技交流与文化传承的殿堂,它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创建和谐高校的重要载体。所以高校图书馆对创建和谐高校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2.2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做到“人文理念”为先
所谓“人文”即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现代高校图书馆要以“人文理念”作为办馆理念,让“人文理念”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这是高校图书馆和谐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坚持服务上“以师生为本”,管理上“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本”,这才是建设高校和谐图书馆师生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共同追求的目标。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尊重师生和自己内部的工作人员,要从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特点或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先进的办馆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的思想基础,从传统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根据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满足高校师生求知创新的需要。以服务为基准,以高校师生为本源,满足高校师生阅读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校师生阅读需求为中心,尽力解决高校师生在利用高校图书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高校师生急需的文献信息服务,引导、营造高校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人文理念”的办馆方式,真正做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2.3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服务方式的人文性
高校图书馆必须真正的从以往的传统服务方式中走出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使高校图书馆服务逐渐转变成人文性和人文化的服务方式,它的服务同时要体现出一种关爱、交流、传播和文化。高校图书馆更要主动而全面的为高校教科研提供服务。把读者作为服务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的制定都要考虑到读者的要求,大力推广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让高校图书馆真正的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转变,逐步完善整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2.4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架设
所谓“人文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要想为高校图书馆架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就需要我们充分重视高校图书馆外形的社会影响力;为高校图书馆营造回归自然的关外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科学合理的设计美观属实的馆内总体设置;为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使高校图书馆能够给读者提供人文关怀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馆舍主体建筑风格体现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周边的树木花草、假山池水,乃至图书馆的噪音范围和光线亮度等。室内放置一些名家墨宝、花卉盆景、常青植物,既能与室外环境相互辉映,又能使师生舒缓心境,从而营造出一种充满墨香、充满生机、充满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藏书体系、阅览构件、环境装饰、服务水平等,这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处处体现着高校的人性化服务,展示着高校文化。以“人文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激发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标自觉、努力的工作,以最大的热情贡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建设,需要“人文理念”的推广,也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之间更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构架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营造和谐高校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打造高校图书馆未来核心竞争的优势,形成和谐高校图书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阵地,坚持人文理念,倡导人文关怀,提供人文性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使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为和谐社会更好的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洁珠.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4):14-16.
[2] 李颖.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浅探[J].现代情报,2003(1):121-122.
[3] 李彩霞.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刍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2):131-132.
关键词:人文理念 高校图书馆 和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254-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元素,理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和谐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必须要以“人文理念”的办馆理念来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环境,要让浓郁的和谐高校图书馆环境感染每一位高校人的思想行为,长此以往,不但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厚实的文化底蕴得以积淀,而且可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每一位高校人心灵归依的平台!
1 和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积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的和谐构建已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校图书馆是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建设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教育和文化阵地,在创建和谐高校建设过程中,应当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整个高校建设的和谐发展。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和谐高校发展目标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体,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创建和谐高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调动高校学生的读书、科研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创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这是由高校图书馆在创建和谐高校中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
2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具体途径
2.1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在高校和谐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和谐构建对高校的和谐建设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的基地、是科技交流与文化传承的殿堂,它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创建和谐高校的重要载体。所以高校图书馆对创建和谐高校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2.2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做到“人文理念”为先
所谓“人文”即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现代高校图书馆要以“人文理念”作为办馆理念,让“人文理念”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这是高校图书馆和谐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坚持服务上“以师生为本”,管理上“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本”,这才是建设高校和谐图书馆师生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共同追求的目标。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尊重师生和自己内部的工作人员,要从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特点或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先进的办馆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的思想基础,从传统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根据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满足高校师生求知创新的需要。以服务为基准,以高校师生为本源,满足高校师生阅读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校师生阅读需求为中心,尽力解决高校师生在利用高校图书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高校师生急需的文献信息服务,引导、营造高校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人文理念”的办馆方式,真正做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2.3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服务方式的人文性
高校图书馆必须真正的从以往的传统服务方式中走出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使高校图书馆服务逐渐转变成人文性和人文化的服务方式,它的服务同时要体现出一种关爱、交流、传播和文化。高校图书馆更要主动而全面的为高校教科研提供服务。把读者作为服务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的制定都要考虑到读者的要求,大力推广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让高校图书馆真正的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转变,逐步完善整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2.4 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架设
所谓“人文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要想为高校图书馆架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就需要我们充分重视高校图书馆外形的社会影响力;为高校图书馆营造回归自然的关外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科学合理的设计美观属实的馆内总体设置;为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使高校图书馆能够给读者提供人文关怀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馆舍主体建筑风格体现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周边的树木花草、假山池水,乃至图书馆的噪音范围和光线亮度等。室内放置一些名家墨宝、花卉盆景、常青植物,既能与室外环境相互辉映,又能使师生舒缓心境,从而营造出一种充满墨香、充满生机、充满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藏书体系、阅览构件、环境装饰、服务水平等,这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处处体现着高校的人性化服务,展示着高校文化。以“人文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激发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目标自觉、努力的工作,以最大的热情贡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和谐建设,需要“人文理念”的推广,也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之间更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构架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营造和谐高校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打造高校图书馆未来核心竞争的优势,形成和谐高校图书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阵地,坚持人文理念,倡导人文关怀,提供人文性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使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为和谐社会更好的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洁珠.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4):14-16.
[2] 李颖.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浅探[J].现代情报,2003(1):121-122.
[3] 李彩霞.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刍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