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以西沙群岛七连屿(16°55?N~17°00?N,112°12?E~112°21?E)为代表的典型小尺度范围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2018—2019年南海七连屿鱼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对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比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40.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在历史上较为合理,但2018—2019年科属多样性显著降低,建议对其及时予以保护.
其他文献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存在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且具有集群特征.本研究从虾群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角度对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昼夜垂直移动习性及虾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为研究絮团浓度对革胡子鲇零换水养殖效果的影响,在不额外添加有机碳源(只利用饲料中的碳)的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养殖系统中,设置了平均絮团质量浓度为561.18 mg/L
寒冬时节,在长春市九台区各个村镇的温室大棚里,一朵朵大樱桃花竞相开放、一盆盆特色花卉娇艳欲滴、一排排果树根深叶茂……冬季设施农业在这里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
期刊
南佛沟村地处于长安东南方向,隶属于杨庄乡。这里树木苍翠,水清石齐,蓝天绕碧水,农户耕种忙,其间孕育着800人的自然村庄。在这风景怡人、民风纯朴的乡村,我们寻访一位新农村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KK7)是JNK(c-Jun N-terminal kinase)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对各种胞外刺激的反应.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社会保障源于公民的生存、发展以及人格尊严实现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体现。与人权的保障和实现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各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亦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义务。社会保障的权利属性具有公平性、法定性、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和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失地农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维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可以保护弱势群体,保障社会公平;可以维护失地农民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以及与之相关
合理选择增殖放流种类是实施增殖放流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增殖放流效果的前提条件.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增殖放流种类甄选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数量与生物量累
以施氏鲟(Acipense r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达氏鳇(Huso dauricus)为研究材料,分别从线粒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物种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在线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基因表达研究的常用方法,筛选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是保证该物种基因表达qRT-PCR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基础.本研究选取了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过量投喂产生的残饵和大量代谢废物在水中积累,并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态氮在水体中富集,对鱼类的抗氧化系统、呼吸及神经系统均存在较大的危害.本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