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阅读之花 绽放阅读精彩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阅读教学就是一朵奇葩,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借助媒体、玩味字词、抓住空白、挖掘背景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激发思维碰撞,增进情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教学活动更有效,让阅读教学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灿烂、芬芳。
  【关键词】阅读教学 借助媒体 玩味字词 抓住空白 挖掘背景
  一、借助媒体,读有成效
  儿童是通过感官来学习的。恰当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是教师在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时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把握运用的“度”和运用的“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钱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前,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琴声的词语:婉转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她在课前静静地反复倾听曲子,把能反映这样的琴声剪辑下来。课上,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琴声的词语,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学生第一遍读起来平淡无奇。然而,在理解词语时,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去修饰,而是让学生带着心静静地聆听,一个个音符跳跃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婉转连绵、升腾跌宕……”几种不同的音律,再经教师轻轻点拨,了无痕迹地化解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带上了理解,再读词语时,轻轻松松就能读出词语中包涵的味道。精巧地借助有质感的音乐,能让学生理解有乐感的词语,读出词语中的音律美。
  二、玩味字词,读出深刻
  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有人就会认为是死扣字眼,过度地斟酌字句。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存在着自己的规律。往往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如果牢牢地抓住了,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是咬文嚼字的妙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品词析句的过程只是停留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读出你的感受。”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因而也无法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合理的切入点,并寻找有效的咀嚼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语言文字,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葛老师在执教《夹竹桃》,让学生体会夹竹桃的韧性时,抓住了“悄悄地”和“一声不响”两个词语反复地揣摩、体会。为什么要在这两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词语上咬文嚼字呢?学生深入地思考解决了难题:“悄悄”是声音很轻,不想让人知道。“一声不响”是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更体会出夹竹桃的不张扬。进而老师这样总结道:两个词相似但有细微差别,这样的词连用非但不重复,更强调夹竹桃不张扬的个性,这是季先生质朴的语言中蕴藏的智慧。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玩味字词,学生的阅读感悟才更深刻,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三、抓住留白,读启想象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灵气,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美的享受,而文章中的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使文章的解读更丰满,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创造性。
  在《二泉映月》中,钱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阿炳的一生很苦难,抓住了“卖艺度日”一词,进而联想“度日如年”,在凄苦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在北风呼啸的冬天,他整天……;在烈日炎炎的午后,他整天……;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他整天……一连串的联想,让生活在穷困潦倒中的阿炳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学生喷发出无限的想象潜能,与文本深入对话,与作者深情对话,从而读出自我,读出深刻,读出个性。少着墨,多留白,会让阅读的课堂意趣横生,让“留白”的艺术栖息在语文课堂,让想象的气息回味在语文课堂。
  四、挖掘背景,读产共鸣
  现在的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笔,或者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引入原著,或者挖掘作者的写作背景,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与他产生共鸣。
  《如梦令》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早年时期的一首词,词中一个“兴尽晚回舟”体现了词人生活的幸福美满。课上,沈丽娜老师抓住“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个场景,让学生品读词中的欢悦,从而体会词人生活的无忧。教学至此,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出示了《武陵春》一词,让学生对比读,读出词人不同的心境。同样是泛舟,《武陵春》中处处道出了词人无尽的哀愁。问题浮现于学生心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而不着痕迹地引出词人的人生历程。让学生体会到:品读一首词,也是在品味人生经历。
  *本文系全国“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和谐课堂的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已经是普遍学校的课堂应用,受到越来越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为处于课改深水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益处  1.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文质兼美,尤其是
【摘要】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和谐课堂,它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它又是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命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  【关键词】初中政治 和谐课堂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迫切需要生态性的氛围:需要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建立的动态平衡体系,使师生双方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开
【摘要】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 孩子们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们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关键词】识谱教学 音乐课堂 知识技能 激发兴趣  概述: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
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我爸居然说我身体素质不行,还给我报了个游泳兴趣班,让我每周都去锻炼身体。我知道这也算是我爸关心我的一种方式,可他似乎忘了,我可是個妥妥的旱鸭子!  游泳第一天,我数次呛水,差点淹死在游泳池中……游泳第二天,我突然小腿抽筋,还好教练救了我……游泳第三天,我勉强学会“狗刨”,但仍然只敢在浅水池里行动……我屡次向老爸反映,再这么下去,他的宝贝儿子可就要“早登极乐”了。但每次抗议,老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教学 优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
期刊
记叙文是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手法,融写人、记事、描景于一体的文章。如何才能构建记叙文的有效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本”,即学生、生活、文本出发,运用发展性评价层级表,展开探索和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石  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未来活动作准备。认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中要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学,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观察,激发求知的欲望.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