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AHP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危险性划分

来源 :黑龙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频发,致灾因子复杂,缺乏非气象环境致灾危险性评估的现状,通过分析现有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起火点的云地闪密度、云地闪强度、地形、植被、土壤电阻率特征,为雷击火危险性划分中影响因子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GIS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危险性进行了划分.
其他文献
本文统计了2016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空管预报室接收到的低空风切变航空器空中报告,并结合机场风廓线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芬兰维萨拉公司(Vaisala Oyj)的自动观测系统数据综合诊断分析飞机遭遇风切变时的天气特征,发现其多为急流型、冷锋型和对流云型,并以冬末至夏初期间11-15时报告居多,位置上多为跑道到五边,并由此分析探讨利用机场目前气象设备对不同类型隐形低空风切变的可预报性分析,发现以目前设备配置,每种类型均可预报,但时限上有所区别.
为提高综采工作面煤岩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通过剪枝操作和添加残差网络结构改进U-NET++算法,利用labelme软件打标签煤岩样本数据,以及添加噪声等操作扩充数据集,将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识别煤岩图像样本,仿真测试改进算法的运算时间和边缘特征分割的准确率.结果表明,R2 U-NET++在煤岩图像分割时间缩短0.002 s/张,分割结果准确度提升了2%,煤岩图像分割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为了揭示哈尔滨机场初雷特征和天气形势,更好地服务于航空飞行安全.通过对哈尔滨机场2001-2020年初雷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初雷发生时空特征和各类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并将导致哈尔滨初雷发生的天气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冷涡型、空中槽和切变线型三种.从而积累初雷预报经验,提高初雷预报预警能力,降低初雷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等,采用中国气象局对东北雨季监测的业务规定,利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雨季开始早晚的气候特征及同期大气环流特征和前期外强迫信号.结果表明,58 a来黑龙江省雨季开始最早在6月1日,最晚在8月28日,1976年是空汛.1961-2018年黑龙江省雨季开始平均日期是7月3日.雨季开始时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雨季开始日期在19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20年6-8月全球模式预报、中尺度模式预报、客观订正预报等在黑龙江省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以期为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使用和经验订正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以下结论:降水预报,中尺度模式定量降水误差相对较大.各家模式预报晴雨准确率得分均较高,但均存在降水预报范围偏大的问题,分级检验结果表明省气象台客观订正预报在小雨、暴雨量级上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式,有较好的预报参考价值.气温预报,0-72 h逐3 h整点气温,省气象台客观订正BREM预报表现优于ec、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在
2020年6月8-9日,黑龙江省多地出现历史罕见的超强大风天气.本文基于极大风速实测数据,分析了此次灾害性大风的天气实况,简述其造成的灾情及社会经济影响,并探讨分析天气成因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全省有6个站(安达、青冈、望奎、鸡西、鸡东、牡丹江)瞬时风力达到10-12级,多地受灾.此次过程是由锋面气旋产生的系统性大风与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雷暴大风相叠加生成的极端大风天气.通过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过程梳理发现,省、市、县三级台站积极配合、反应迅速、加强实况监测和联防,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较好作用.气象预报预警应
多酚氧化酶(PPO)会诱导酶促褐变,影响果蔬品质.为进一步阐释低温等离子体对PPO的作用机制,进而控制褐变,文中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PO活力和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达120和180 s时,几乎检测不到PPO的酶活力;DBD等离子体处理破坏了PPO的二级结构,α-螺旋占比从39.92%下降到9.47%,而β-折叠占比从15.32%上升到44.30%(处理180 s时).荧光发射光谱显示,经处理后PPO的荧光强度从未处理的512.9下降到330.6,最大吸
非特异性过氧合酶(Unspecific Peroxygenase,UPO)因在催化有机底物时具有独特的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纹缘盔孢伞(Galerina marginata)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假定的非特异性过氧合酶基因(以下简称GmaUPO),通过全基因合成技术获得了GmaUPO的基因序列,并构建了GmaUPO诱导型表达的毕赤酵母X-33基因工程菌.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达到6 U/L,重组GmaUPO分子质量约为40 ku,其最适反应条件为35℃、p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FY-2F卫星云图,分析了2017年8月3日黑龙江中西部大暴雨天气成因及干侵入作用.结果表明:本次暴雨主要是由华北上空的低槽以及地面低压东移至黑龙江地区加强发展产生的,海上台风“奥鹿”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偏东、偏南气流为本次暴雨过程供应了充足的水汽;中高纬度的高空急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通过等熵面的物理量场分析,追踪到本次暴雨干侵入的源头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对流层顶附近,随中高纬度西风气流入侵到低压后部.干侵入促使高位涡下传引起中低层
针对井下监控成像模糊,行人检测准确率低及检测算法在小型设备中运行速度慢的问题,将ECA注意力机制引入到YOLOv4-tiny网络的CSPdarknet53-tiny尾部,通过改进轻量型网络YOLOv4-tiny,以及不降维的局部跨信道交互策略和自适应选择一维卷积核大小的方法,提高网络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改进YOLOv4-tiny网络训练速度快于YOLOv3网络,准确率比YOLOv4-tiny和SSD300网络分别提高了2.69%和4.25%.